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白秋练:蒲松龄的梦中情人

(2014-11-25 20:40:18)
标签:

白鱀豚

白鳍豚

国宝

全纪录

电子版

分类: 追忆淇淇和白鱀豚

悲情国宝:“长江女神”白鱀豚生死全纪录(电子版)20

 

 

 “长江女神”传奇

 

 

白秋练:蒲松龄的梦中情人

 

《白秋练》讲述了一个美貌、清纯、聪慧的白鱀精灵与凡人慕生浪漫的爱情故事,艺术构思绝妙,令人拍案叫绝。

白鱀豚是大自然的杰作,体态优美,气质高雅,富有灵性。蒲松龄以神来之笔,将人性与白鱀豚的生物特性完美地糅合在一起,将美丽的白鱀豚幻化为人间“十五六倾城之姝”的白秋练,真是再贴切不过了。就连白秋练的名字也是匠心独运。白姓,与她的真实身份白鱀豚相暗合。“练”是白绢的意思,古诗有“澄江静如练”佳句,“白秋练”谓水色清澈之白似秋天江水静如练,不仅美的有意境,而且暗示了主人公是生活在水中的白鱀精灵。还有学人联想,白鱀豚是水生哺乳动物,必须时常出水呼吸,秋月下,游于江面,时隐时现,犹如一匹波动的白绢。

 

 20、白秋练:蒲松龄的梦中情人
                       《白秋练》  施福国(1981年)

 

  施福国(19352001)江苏盛泽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擅长油画、水彩画、美术设计

 

《聊斋志异》为人类留下了一座爱的乐园,塑造了千娇百媚的女性形象。研究学者认为,蒲松龄塑造的这些柔婉明媚、恬静高雅,既能吟诗作画又善解人意,还懂风月的女神寄托了作者对知己之情的向往。白秋练就是蒲松龄用“情”之神笔雕塑的一位梦中女神,在她身上极尽艺术化的渲染。她不仅年轻貌美、娴雅端庄,还“颇解文字”,而且爱诗爱到极处,就因偷听到直隶青年慕生“执卷哦诗,音节铿镪”便一见钟情,竟相思成疾,卧病不起。她让慕生为她三吟王建“罗衣叶叶”的诗句,病就全好了,与慕生“娇颤相和”,“灭烛共寝。”当受到势利眼的慕父阻挠不能见面时,白秋练与慕生“以吟声作为相会之约”。当慕生“凝思成疾”时,白秋练在他病床前吟诗三首,慕生马上“遂相狎抱,沉疴若失”。诗的魅力让白秋练自由自在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历经磨难而深情不移,最后与所爱的人由诗缘到情缘。当白秋练因为没了湖水而临死时,又是让丈夫吟诵杜甫《梦李白》诗便“死当不朽”,诗的魅力又成为她生命的不竭之源。

当代评论家、专家学者对蒲松龄赋予白秋练身上的“诗情画意”津津乐道,赞不绝口。何满子先生认为蒲松龄的美学观是诗、爱和生命的水乳交融。学者认为,《白秋练》中的白鱀精灵白秋

练爱好吟诗,颇解风雅,她用优美的诗词点缀她那美好的爱情。她离不了诗,也离不了水,杜诗竟然对她起到“保鲜”作用,湖水竟能让她复活,因为她本来是离水不能活的水族!白秋练这个独具风姿的可爱女性,丰富了我国古代文学人物画廊的艺术形象。

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评论说,《聊斋志异》中许多篇章带有诗化倾向,尤其别出心裁的是《白秋练》,叙写的是爱情的波折,而自始至终以吟诗为情节。白秋练的钟情是与她以诗为生命的诗魂融合在一起的,都是诗意化的,可意会却难以言传的。将诗与爱情扭合在一起,赋予神奇的力量,精灵故事的奇异性也就被诗意化了。

蒲松龄研究的著名学者马慧芳更是对蒲松龄刻画的《白秋练》艺术形象拍案叫绝:

 

诗歌在白秋练身上如饥之餐、病之药,甚至是她的救命仙丹。这位白骥化身的少女离开她的故乡洞庭湖时,必携洞庭湖水每食加少许,如用醯酱。后因湖水未至,秋练遂病,日夜喘急,嘱慕生:我死后勿瘗,于卯、午、酉三时,一吟杜甫梦李白诗,死当不朽。白骥化身的少女离湖水而渴死,得湖水而复生,也许不足为奇,不足为妙,奇就奇在吟诗可不朽,妙就妙在李白杜甫的诗比救命水还要紧。诗就是命,人就是诗,少女白秋练岂取意于“冰轮钭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

 

因为是白鱀精灵,故事中的白秋练聪颖绝顶,胜过凡人。当惟利是图的慕父蛮横阻挠两人的婚姻时,慕生一时没了主意,白秋练却不慌不忙地用自己“知物价”的魔法投其所好,让慕父因“得厚息”而转变了态度,于是,“另赁一舟,为子合卺。”白秋练与有情人终成眷属。

蒲松龄不愧是刻画亦物亦人、亦妖亦人精灵形象的高手,他笔下的白秋练既有人间多情女子的一面,又有白鱀豚生物性的另一面,显得不即不离而又真切可人。自然中的白鱀豚充满神秘色彩,故事中的白秋练和母亲也始终“居人无知。自然中的白鱀豚终生在水中,故事中的白秋练也得水而生,离水而死。当白秋练随丈夫回北方时,特意带上了几坛洞庭湖水,“每食必加少许,如用醯酱焉。”公公每次南行经商,“必为致数坛而归”。有一次,家里的湖水用完了,白秋练“喘息数日,奄然遂毙”。半月后,公公从南方带回来洞庭湖水,慕生急忙将白秋练浸在湖水中,过了一会儿,白秋练渐渐苏醒过来,健康如初。大自然中的白鱀豚每二年产一子,而白秋练“后三四年,举一子”。小说中对白秋练的这些描述与现代生物学家对白鱀豚体态、习性的观察很相似。

白鱀精灵与世俗凡人的这个爱情故事充满奇特的虚构和瑰丽的想象力,而又那么合情合理。当白秋练的母亲为了保护女儿受到洞庭龙王惩罚的危机时刻,白秋练为了解救母亲,不得不向丈夫说出自己白鱀精灵的真实身份。她交给丈夫“鱼腹绫一方”,让他快去向真君求助。道士看到白秋练的“鱼腹绫”说“此白骥翼也”,所谓“白骥翼”其实就是长江中白鱀豚的两个鳍肢,在故事里变幻成了白秋练用来传递消息、求助真君的一方“鱼腹绫”。这个细节真是绝妙之极母亲得救了,但白秋练仍嘱咐丈夫千万不能把自己的真实身份告诉公公婆婆。白秋练也想像凡人一样过着相夫教子的平淡生活,但在经历了一次断水危机后,她“自是每思南旋”。过了几年,公公去世了,恩爱的丈夫遂了妻子心愿,一家人从北方搬到了江南,白鱀精灵最终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洞庭湖,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这个结尾更是神来之笔,意味深长!

蒲松龄以精巧的笔法,只用了两千六百多字,就把这个白鱀豚化身的白秋练与人间书生慕生真诚相爱的故事讲的情节曲折有致,情意缠绵而格调高洁,即荒诞、浪漫,又真实优美,令人过目难忘。

 
20、白秋练:蒲松龄的梦中情人
                        《白秋练》许小峰(1984年)

       

      【许小峰,山东淄博人。现为济南画院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教授。专长工笔花鸟、人物画】

 

著名学者马慧芳认为,蒲松龄为什么能写出这么多爱情小说?除了天才作家的想象才能和创造才能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和作者的梦中情人有关。现实生活中,蒲松龄确曾有一个梦中情人,对她有着柏拉图式的爱,潜隐却强烈而执著,这份情感在数十年间影响到蒲松龄的思维,直接影响到包括《白秋练》、《连城》、《宦娘》、《绿衣女》、《连琐》、《林四娘》、《狐谐》等多篇《聊斋志异》名作的诞生。

著名学者袁世硕对蒲松龄和白秋练的艺术形象作了更深入的研究,他在一次访谈中谈到:

 

虽然《聊斋》写的是狐鬼故事,其中很多却是以蒲松龄自己的经历为原型的。比如说,《聊斋》里面有一个很美的故事——《白秋练》,讲一个书生和一个白鱀豚精的故事。维系他们感情的方式是吟诗,一个人吟诗另一个人就能够得到精神上的享受。而且吟诗还可以治疗两个人的相思病,只要听到对方吟诗,病就马上好了。这不是一般的才子佳人吟诗传情,而是把吟诗作为了爱情的纽带。这是奇事,也是美丽的想象。蒲松龄怎么会有这种奇想呢?我们从蒲松龄的生活中发现了一名女性——顾青霞,是他做官的朋友的小妾,她读过书、会吟诗。蒲松龄有好几首写给她的诗:《为青霞选唐诗百首》,是讲为了让顾青霞吟诗,而替她选了一百首唐诗;《听顾青霞吟诗》,写听她念诗,“曼声发娇吟,入耳沁心脾。如披三月柳,斗酒听黄鹂。”讲述他自己听顾青霞声音时的那种感受。顾青霞死后他还写了挽诗来悼念。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出,顾青霞这个女子曾经进入到蒲松龄的心灵。或许也有别的因素,比如她在封建大家族里受到的歧视待遇,也可能引发蒲松龄对她的同情。但她肯定是进入过蒲松龄的心灵。也许,《白秋练》就是基于这种感情而写作的。

 

袁世硕先生在另一篇文章中还写道:细读《白秋练》篇,白鱀豚精白秋练与书生慕蟾宫以吟唐人诗为爱情的纽带、医疗相思病的药石,结尾是以吟杜甫的《梦李白二首》维持白秋练的生命,便感悟到这篇白鱀豚精的爱情故事,隐喻的就是蒲松龄与梦中情人的那段感情,最后一节寄托着对早逝的梦中情人的哀思。

 20、白秋练:蒲松龄的梦中情人

 

蒲松龄造像    范曾

 

                【范曾,江苏南通人,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   

       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南开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

      导师,北京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导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

 

这两位著名学者对蒲松龄的研究可谓不谋而合。在白秋练这个年轻貌美、娴雅端庄而视诗如命的白鱀精灵身上,其实寄托着伟大作家梦中情人的影子。怪不得白秋练被评介为《聊斋志异》中最完美的女性形象!

 

“白秋练”在《中国神话人物辞典》被注解为“鱼仙”,在几乎所有《聊斋志异》注释本以及影视片中都被说成是“鱼精”,显然都是错误的,是以讹传讹。“白秋练”是白鱀豚精灵,是“白鱀女神”。

 

(待续)

 

欢迎光临“淇淇的天堂——我的博客”,本博客致力于汇集记录最全面、最系统、最详实、最严谨的白鱀豚生命档案,以此追忆我们痛失的“水中国宝”,为拯救长江江豚,为保护中华白海豚鼓与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