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鱀豚绝种六周年 众网友微博寄哀思

标签:
白鱀豚白鳍豚国宝灭绝物种纪念文化 |
分类: 追忆淇淇和白鱀豚 |
白鱀豚绝种六周年 众网友微博寄哀思
2007年8月8日,英国皇家学会出版的生物学刊物《生物学快报》(Biology Letters)发表“2006长江淡水豚类考察”报告,标题为“白鱀豚,世界上第一个灭绝的鲸类?”正式宣布此次考察没有发现白鱀豚,认为白鱀豚在长江中“可能即将灭绝”,“这是50年内第一个全球灭绝的大型脊椎动物,自从公元1500年以来第四个完全消失的哺乳动物分科,同时也是第一个由于人类行为造成物种灭绝的鲸类。”
同日,英国主要媒体都非常罕见的将来自皇家学会发表的这个“2006长江淡水豚类考察”报告放在头版头条的位置。
“白鱀豚被正式宣布灭绝”消息当时在国内引起震惊:白鱀豚,我们的“水中国宝”!怎么会说没就没呢?
时光荏苒。
昨天,2013年8月8日,新浪微博网友lanqiuzhejutao发布微博:
六年前的今天,“长江女神”白鱀豚正式宣告绝种……
严格说,8月8日还没有被确认为宣布白鱀豚灭绝的纪念日,官方的定义仍然是“功能性灭绝”,虽然白鱀豚的灭绝现在不过是何时正式宣布的时间问题。
但过去的6年,白鱀豚“功能性灭绝”的悲剧和警示并没有激起全社会应有的反响,反映出公众对于生态环境警示信号表现出的漠然。有网友曾调侃:
晚报上有句话很让我感到震撼
“白鳍豚灭绝的关注度也许不如一个明星的去世”
当然啦
明星整天在我们眼前转悠
跟我们抬头不见低头见
而白鳍豚远在千里之外
也看不出与我们有任何关系
别说明星了
我觉得白鳍豚连流浪猫流浪狗都不如
那些流浪动物还有很多人包括明星出钱收养
2010 年,《南方周末》记者吕宗恕在为纪念人工饲养白鱀豚30周年采写的报道“白鳍豚悲剧:结束,还是开始”中写道:
在淇淇刚走的那几年,每到祭日,总有人来纪念。后来,慢慢淡忘了。它连作为警示,以拯救姊妹江豚的功能都发挥不了了。
人类根本不在乎这样的记忆。
在社会的冷漠和遗忘面前,8月8日,网友们自发地悼念何其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