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长江江豚死亡记录(第6号)

标签:
长江江豚国宝死亡记录极危级保护 |
分类: 拯救长江江豚 |
2013长江江豚死亡记录
(第6号)
今天下午3点半,接到湖南岳阳江豚保护协会徐亚平会长发来的短信:“洞庭湖又死一小江豚宝宝,40斤,死因不明,腐烂。哀!”
晚7:50,@江豚徐亚平 上传微博说:“志愿者刘德奇12时洞庭湖发现死亡幼豚;命罗一平李龙出航运回;余急返邀水产渔政赴鹿角:男,1.04米,40斤;皮脱肚裂肠外露。”
感谢徐会长第一时间向我提供江豚死亡信息!
这是我的博客今年记录到的第10头死亡的长江江豚。第10头!
综合江海明珠网、南通网、如皋新闻网等地方媒体报道:7月6日中午12点半,正在长江天生港二号浮附近收废油的船老大范义华忽然看到江面上有个东西在起伏。由于知道江豚是保护动物,范义华叫来同伴将江豚的尸体打捞上来,并很快通知了公安、渔政部门。据随后赶来的渔业局的工作人员查看,这是一条体长1米左右,重量大约六七十斤的成年雄江豚,这条江豚全身没有明显伤口,由于死亡的时间较长,身体已经发臭,尚不能确定死因。根据以往经验,渔政部门分析,有可能是误吞了江面上漂浮的塑料制品,导致消化系统疾病致死。
根据这个线索,我搜索到了今年3月29日江海明珠网的相关报道:
昨天下午,一头江豚在中远启东海工码头岸边搁浅,虽经多方营救,但是这头江豚最终还是宣告不治。
下午四点左右,记者赶到现场时,江水已经退潮,江豚已经被打捞上岸。长航公安启东派出所的民警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参与了营救。
据了解,下午两点一刻左右,在码头上作业的工人发现了这头江豚便立即报警,公安,消防,渔政等执法部门都赶到现场组织营救,可惜的是这头江豚被打捞上岸时已经死亡。记者在启东市渔政执法大队三中队见到了这头江豚。这头江豚体长175厘米,鳍宽75厘米,大约有八九十斤重,鳍和尾鳍及身体表皮有多处破损。
据了解,江豚搁浅的地方位于长江入海口,在这片江面曾多次发现江豚活动的迹象。
南通今年发现的第1头死亡江豚此前还没有记入本博客的记录。需要检讨的是,由于博主搜索信息不细造成了这个遗漏。
加上这个记录,今年上半年本博客共记录死亡江豚8头。
截止今天更新博客,2013长江江豚死亡记录总计10头。虽然与去年同期记录死亡江豚41头相比大为减少,但仍然达到了2位数!
啥道理都不用讲,记录死亡数量连续5年达到2位数,这对种群数量已极速降至1000头的长江江豚意味着什么!
我注意到,当地群众发现死亡江豚都能及时向公安、渔政等部门报告,这种保护意识非常值得称赞!
7月6日发现的死亡江豚当天就在微博上看到了,我没有马上发布死亡记录,是因为还没有看到主流媒体更为详细的相关报道,想等等再发。但很遗憾,这个消息始终仅仅局限在南通当地几家媒体,3月29日发现的死亡江豚更是只有江海明珠网一家报道。我们对长江江豚每年几十起的非正常死亡是不是已经司空见惯,见怪不怪而麻木了?!
长江江豚的每一次死亡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都应该查明死亡原因,有针对性采取保护措施;都应该得到妥善处理。
活着的长江江豚还没有得到最好的保护,起码应该善待不幸死亡的每一头长江江豚吧!
欢迎光临“淇淇的天堂——我的博客”,本博客致力于汇集记录最全面、最系统、最详实、最严谨的白鱀豚生命档案,以此追忆我们痛失的“水中国宝”,为拯救长江江豚,为保护中华白海豚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