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周最新报道:冷漠杀死江豚

(2012-02-04 17:21:30)
标签:

长江江豚

国宝

濒危物种

南周

绿色

杂谈

分类: 拯救长江江豚

                                 南周最新报道:冷漠杀死江豚

 

         博主注:《南方周末》2月2日“绿色”版刊登记者汪韬发安徽铜陵的报道“冷漠杀死江豚”,本博客特做摘录。

 

南周最新报道:冷漠杀死江豚
               武汉,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豚馆一名研究人员在和江豚玩耍。长江生态恶化,江豚

           不可避免将成为圈养的动物。 (中科院水生所 王小强/图)

 

“你不曾给我们带来什么危害,更不曾向我们索取过什么,却因为我们的原因正在逐步走向灭绝。”

这段话摘自《寄给江豚的一封信》,作者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绿源环保协会在洞庭湖畔做了三年的江豚认知度调查,却只在野外看到过一次江豚。

2007年白鳍豚被宣告功能性灭绝后,江豚成为长江中唯一的哺乳动物。目前,长江流域江豚仅存一千余头,且以每年6%以上的速度急剧下降,专家预测15年后江豚将可能灭绝。

2011年夏天,一百多名大学生参与了世界自然基金会资助的“寻找江豚最后的避难所”湿地使者行动,在长江中下游和鄱阳湖、洞庭湖边的11个城市96个社区开展了调研和宣传。然而,渔民们对于这群不速之客很诧异:为什么要保护江豚?

 

意外的淡漠

 

“河神”的地位在下降。201217日-10日,在江西鄱阳湖湿地公园举行的活动总结和颁奖仪式上,3396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一半人不愿意参加江豚救护方面的培训,三分之一的人不愿意成为江豚保护的志愿者。

这种漠然让满怀热情的大学生们心头一凉:“有一个中年妇女,问她什么都不知道。你告诉她江豚需要保护,愿不愿意接受培训。她说,保护这个有什么用?我学这个又不能当饭吃。”安徽大学环保协会的洪秀凤说。

 “一个四十多岁的渔民说自己看到过十来头江豚死亡,因为水污染造成。”江西师范大学蓝天环保社的李敏说,“他说自己没有上报相关部门,‘死都死了,有什么好上报的’。”

比起渔民,江边市民对于江豚的认知更少得令人意外,他们的记忆还停留在白鳍豚上,“一说江豚,就会绕到白鳍豚。”洪秀凤说。他们想拉赞助,扩大宣传,可惜“商家对于保护江豚不是很感兴趣,态度冷淡”。

 

长江留不住“原住民”

 

“要不了十年江豚就没有了。”49岁的王武义在长江边土生土长,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铜陵保护区)的江豚饲养员,这位只读到初中的渔民作出了和专家类似的判断。

 “我们每年都会打捞到几头江豚的尸体,大部分都有机械伤痕,但是尸体一周多才能漂出水面,无法判断是活的还是死后被螺旋桨打伤。”在和老渔民的座谈会上,南京市渔政渔港监管处副处长汤哲斌的解释让河海大学的王琰为之一惊,“有的体表没有伤痕,解剖后发现,有的是肝脏病变,那是受到污染或吃了不洁的鱼。有的肺上有血点,可能是被非法的电捕鱼击晕后呛死。”

随后一位头发花白的渔民与王琰聊起了长江的变化:以前一艘小木船抛网拉上来的鱼比现在两艘大渔船大网拉的多得多。他们经常看到渔政人员解剖江豚尸体,肚子都是空的。“从秦淮河流到长江的水都发臭,漂着垃圾和死鱼。”说话间,他用手指了指江面的垃圾。

 “长江的变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缩影,一个GDP消耗了多少物种啊!”铜陵保护区科研人员陈燃感叹。

2007年、2009年由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主要撰写的《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显示:1954年长江渔业资源捕捞量超过40万吨,2009年只有10万吨。以洄游性鱼类为主的长江下游,1970年代鱼类为230种,2007年仅剩三分之一。

江豚是食物链金字塔顶端的明星,塔基衰退,明星终将黯淡。

“矛盾尖锐,大家都相信无法短期解决,不可能仅仅为了保护江豚而限制整个长江。”王丁说。

 

“升为一级保护也只是走走形式”

 

国家针对江豚的保护措施寥寥无几,只有白鳍豚的遗产。

目前,全国共有3个国家级、2个省级和2个市级豚类自然保护区。在铜陵的长江上游还有50多头江豚被迁地保护着:湖北石首天鹅洲白暨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0多头自然捕食;武汉的中科院水生所豚馆,7头,依靠人工投喂。

当地人都说王武义和江豚的感情最深,可是王武义早就不想在铜陵保护区干了。“单位穷啊,留不住人,之前两个研究人员都去高校当老师了。”陈燃说。他是保护区最年轻的,一直觉得愧对来这里暑期实践的学弟学妹。十多名学生自己在村委会做饭,晚上挤在当地学校的两间教室里,铺张席子就睡,还要忍受蚊虫叮咬。“我和领导建议过,应该给大学生一些资助,至少送点菜送点肉。”

 “资金是永远的话题,和大熊猫没法比。”王丁说,“但更关键的问题是研究队伍的建设,还有保护区的同事素质能力需要大力加强。”据王丁介绍,全国长期专项研究江豚的专家主要是中科院的水生所团队,包括学生也就三十多人,同样远远少于大熊猫的研究人员。

1989年公布的保护动物名录上,江豚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新的名录还未公布,据专家透露,江豚已晋升为一级保护动物,登上白鳍豚原来的席位。

不过,在座谈会上,王琰记得一位中年渔民对汤哲斌处长说:“我不反对将江豚列为一级保护动物,但是我觉得以目前的状况看,这样的做法没有意义。政府不管不顾,升为一级也只是走走形式,这在国内很正常。”

 

欢迎光临“淇淇的天堂——我的博客”,本博客致力于汇集记录最全面、最系统、最详实、最严谨的白鱀豚生命档案,以此追忆我们痛失的“水中国宝”,为拯救长江江豚鼓与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