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丁博士最新警告:江豚或在15年内灭绝!
(2010-08-17 22:33:06)
标签:
长江江豚白鱀豚白鳍豚国宝灭绝警告文化 |
分类: 拯救长江江豚 |
王丁博士最新警告:江豚或在15年内灭绝!
博主强烈推荐:8月15日,《新京报》刊登记者李健亚专访中科院水生所副所长、鲸类学科组学科带头人王丁博士的报道“长江动物保护专家:江豚或在15年左右灭绝”。这是中国最权威的淡水豚专家对长江江豚保护问题最新公开发表的观点和资讯。
“江豚或在15年左右灭绝”!王丁博士并非危言耸听。1990年代中期,专家们通过计算机模型,预测白鱀豚将在25年—100年内灭绝。而事实上,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状况远远超过预测,导致仅仅只过了13年白鱀豚便被宣布功能性灭绝。目前,长江江豚面临的生存威胁与15年前白鱀豚的境况极为相似,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主要特征就是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豚类个体非正常死亡(本博客记录长江江豚年度生死簿)。一个种群数量只有1000多头的物种,哪里经得住每年5%的死亡率?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15年不是一个绝对的预测,但确是有科学研究数据支持的预测。王丁博士是向全社会发出最新的警告!
《新京报》该篇报道相关内容如下:
关于江豚
重蹈白鱀豚覆辙
新京报:惟一人工饲养成功的雄性白鱀豚淇淇去世后,你的研究重心就放在了江豚身上。4年前,你就曾提到过江豚正在重演白鱀豚的衰退史。现在江豚的情况怎样了?
王丁:2006年科考是比较全面的评估。当时,我们统计的是江豚的数量在长江干流不到1200头,加上两个湖的,不到1800头。4年来水生所没有再进行全面的考察,所以具体数据方面不能给出。不过,江豚下降的趋势是必然的,大致每一年的下降幅度在5%。据此推算,现在江豚的数量应该不到1500头。
新京报: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现在江豚数量的减少?
王丁:造成江豚数量减少的原因与造成白鱀豚功能性灭绝的原因相同,主要就是人类活动。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江面上挤满了挖沙船。这些挖沙船对生态环境破坏特别严重,对白鱀豚、江豚的影响非常大;水质污染和水利工程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江豚的生存环境。此外,沿江非法悬挂渔网、长江机动船螺旋桨、野蛮的无差别捕鱼方法都使得江豚被诱捕、杀死。随着电捕鱼规模的扩大和冬季炸鱼的盛行,江豚被电死和炸死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迷魂阵(湖里圩堤边相对平浅的湖面上,沿线设置着一道道网阵,竹杆牵拉着一张张大网,向湖内延伸,圈出一大块水域)也属于非法渔具,江豚经常会误入迷魂阵而死。
新京报:水利工程如何影响江豚的生存环境呢?
王丁:水利工程主要是对鱼类资源的影响,使得作为江豚食物的鱼类大量减少,食物供应便成了一个很让人担忧的事情。
新京报:湖北石首天鹅洲白鱀豚保护区是专门为白鱀豚建立的栖息地。后来只有江豚进驻。现在那里有多少江豚?这种保护方式有效吗?
王丁:“迁地保护”是在“就地保护”措施失败的情况下的补救办法,是国际公认保护濒危动物的最佳手段。现在天鹅洲保护区的江豚共有30头,并进行了繁殖,每年一般会产下三、四头小江豚。
这是完全自然状态下的有效保护。现在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正在努力建更多的自然保护区。比如我们正在推进与三峡大坝总公司的合作,在三峡大坝的水库中建立一个保护区,还计划在湖北省洪湖市长江新螺段国家级白鱀豚保护区开展一个江豚易地保护计划。
新京报:但是在2008年,天鹅洲保护区内的江豚也遭遇了损失。
王丁:这是极端气候造成的。2008年初,天鹅洲保护区的大部分湖面冰冻了两天以上,在往年这是没有的。这次极端气候使5头江豚几乎窒息,其中包括3头怀孕的雌性江豚。
欢迎光临“淇淇的天堂——我的博客”,本博客致力于汇集记录最全面、最系统、最详实、最严谨的白鱀豚生命档案,以此追忆我们痛失的“水中国宝”,为拯救长江江豚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