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白鱀豚故乡寻访日记(11)

标签:
白鱀豚白鳍豚长江江豚sos国宝野生动物环保日记文化 |
分类: 我的白鱀豚故乡寻访日记 |
SOS:直击保护长江江豚第一线(11)
—— 我的白鱀豚故乡寻访日记
2009年10月14日
周三
从邮局出来,一路打问寻找闻名天下的三江口。查阅资料知道,所谓三江口,历史上曾是荆江、沅江、湘江汇合处,现在其实就是城陵矶面对的洞庭湖入长江之口。旅游指南一般这样介绍三江口:由观景台远眺,长江环其东北,洞庭瞰其西南,江口水面宽畅,水鸟翔集,常有江豚、白鱀豚嬉戏浮流。船至此处,举目可见荆江(长江自湖北枝江至城陵矶段的别称)滚滚西来,湘江浩荡北下,两水相会,莽莽东流,波澜壮阔。因洞庭水清于长江,清浊交汇,泾渭分明,古人称为“江会”。
“淇淇”当年被捕获的地点应该就在三江口,我带着这样的憧憬慕名而来凭吊“淇淇”。
当我从城陵矶港大楼西侧一头扎向三江口的方位后发现,这里已经全部被港口码头所包围、所吞噬,根本找不到江岸。看着前面似乎已无路可行,我便向港口一个大门口的保安问道,保安看了我一眼,很善意地往大门里面一指说:“从这往里走就是三江口。”我有些狐疑地问道:“有没有三江口观景台之类的旅游景点?”保安摇头说没有。尽管有些失望,但今天碰上了热心保安运气确实不错,否则未必让一个前来观景的游客进入港口码头。从大门进入,道路两边不是仓库就是露天堆放的货物,卫生极差,环境很脏,乌烟瘴气的,遍地污水经常下不去脚,莫非所有货物码头都是这样?好在距离不远就到了江岸边,首先映入视线的是两台高高矗立在左右两边的巨大吊车,正在轰鸣着吊装作业。我直接走到岸边,终于看到了洞庭湖水,往北远望,应该就是三江口了,如果不是眼前的吊车、码头阻碍视线,那里肯定是“荆江滚滚西来,湘江浩荡北下,两水相会,莽莽东流,波澜壮阔”的一番景象。我有点不甘心,便又向一位白领穿戴的女同志询问远处是不是三江口?还有没有更好的观景点?她手指着北方告诉我,这就是三江口,没有更好的观景点了。三江口对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来说也许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地名而已,我宁愿相信还有一个三江口旅游观景点,只是港口职工不知道罢了;我不愿相信闻名天下的三江口如今只能站在城陵矶货运码头上窥视!
从码头返回的路上看到了城陵矶客运港,是不是在这里面可以看到期望中的三江口?我径直往里走,没想到脚下的路竟被一列停驶的火车拦腰截断,好像正在装卸货物,一时半会儿不会开走。我望望被火车挡在里面的城陵矶港大楼好生纳闷,怎么火车可以挡道装卸货?这个客运码头不用了,建了新的客运码头?正好后面过来三个小伙子,我便上前询问,他们告诉我说:“城陵矶客运港用还用,但现在已经没有人坐船,太慢了,所以平时没人,只是偶尔有观光船停靠,从这里去游览岳阳楼。”原来如此,飞速发展的经济,飞速变化的社会,已经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1989年我第一次乘江轮从武汉到九江,又到上海,一直非常留恋那种悠闲的感觉,这次还有过从城陵矶港乘坐客轮去武汉,到江面上凭吊“淇淇”的想法哩!
告别城陵矶,心情有点复杂。从岳阳旅游地图看到介绍说,城陵矶是长江八大良港之一,是湖南省唯一的长江港口,港区水域广阔,水深适宜,岸线顺直,码头集中,不淤、不冻、不淹,常年可停泊5000—15000吨船只,素有“湘北门户”之誉。一点不错,今天我所见到的就是这样一个繁忙的城陵矶港,一个每天为当地、为人民、为国家创造巨大财富的“湘北门户”。但这里曾经也是白鱀豚模式标本的诞生地,是“淇淇”降临人间的风水宝地,是“氺中国宝”白鱀豚和长江江豚的家园。有多少人想过,当人类把城陵矶这块风水宝地完全改造建设成为仅仅为人类独占、只为自己创造财富的巨大港口的时候,这里已经不再是“氺中国宝”白鱀豚和长江江豚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