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豚09纪事(4):“江豚迁地保护”获奖名至实归

(2009-02-13 10:26:45)
标签:

长江江豚

白鱀豚

白鳍豚

国宝

野生动物

环保

杂谈

分类: 拯救长江江豚

江豚09纪事(4):“江豚迁地保护”获奖名至实归

 

江豚09纪事(4):“江豚迁地保护”获奖名至实归

 

      

这是20084月紧急抢救天鹅洲保护区遭受冰冻

   伤害江豚时的经典瞬间,一头受到惊吓的江豚竟罕见地跃出水面。

                                长江日报记者高宝燕摄

 

据荆楚网转载《楚天都市报》消息,由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与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共同完成的“长江江豚迁地保护”项目,最近被评为2008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长江江豚迁地保护”项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核心工作:其一,在湖北石首天鹅洲长江故道建立了首个长江江豚迁地繁殖群体,通过对这一群体近20年的研究和保护,发展了包括种群监测、繁殖和遗传管理、生态环境规划等系列技术。至今,该群体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30余头江豚的有效繁殖种群,是世界上对一种鲸类动物在自然条件下进行迁地保护的唯一成功范例。

其二,在中科院水生所白鳍豚馆建立首个长江江豚人工饲养群体,发展了包括营养调配、水质监控等人工饲养技术,同时结合生殖激素监测和遗传学研究,发展了人工繁殖技术,并使这一群体成功实现了在人工环境下的繁殖,这是世界上淡水鲸类动物在人工环境中的第一次繁殖成功。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科院水生所、南京师范大学等承担国家白鱀豚研究保护科研任务的专家学者提出原地保护、迁地保护和人工繁殖三大措施。但不为人所知的是,由于白鱀豚数量极为稀少,开始阶段根本捕不到白鱀豚。在长江自然环境里,江豚与白鱀豚既是“远亲”,又是“好友”,它们经常在江中一起玩耍嬉戏,江豚许多习性与白鱀豚相近,数量也比白鱀豚多,所以,水生所是从捕捉饲养研究江豚开始进行白鱀豚科学研究,从长江江豚身上取得第一手经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憨憨可爱的长江江豚实际上一直为保护白鱀豚扮演着“无名英雄”的角色,并为此付出了极大的生命代价。谁成想,由于长江生态环境的急剧变化,三大措施未能够挽救“长江女神”白鱀豚,却在“河神”长江江豚身上取得了成效。天鹅洲迁地保护经过30年努力获得成功,铜陵白鱀豚养护场半自然饲养江豚成果也可圈可点,水生所取得人工繁殖3头长江江豚、成活2头的突破性进展。正因为长江江豚迁地保护的成功,中国的淡水豚研究保护事业才没有全军覆灭,长江的生态环境才得以留下生物多样性的最后一支“香火”。这也许是上苍对长江江豚几十年无私奉献的褒奖!

堂主在上篇纪事中坦言,在长江流域大规模开发建设不可逆转的大背景下,天鹅洲保护区迁地保护的成功经验无疑是挽救长江江豚最可行的办法,也是唯一的希望所在。

我为你们祝福!为你们祈祷——憨憨可爱的长江江豚!

 

欢迎光临“淇淇纪念堂——我的博客”,本博客致力于汇集记录最全面、最系统、最详实、最严谨的白鱀豚生命档案,以此追忆我们痛失的“水中国宝”,为拯救长江江豚鼓与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