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拯救你,长江江豚?

标签:
白鱀豚白鳍豚长江江豚长江考察国宝野生动物环保文化 |
分类: 拯救长江江豚 |
谁能拯救你,长江江豚?
——王丁博士新作《远逝的长江女神》读后感之三
上个世纪,白鱀豚尚在,长江上的生态考察,“水中国宝” 当然都是主角。有白鱀豚“丑表妹”昵称的长江江豚向来甘当配角,从无怨言。但进入新世纪,长江里再也见不到白鱀豚的踪影,长江江豚悄然“晋升”为实际上的主角,这在考察活动的全称上就有微妙的表现。1997年农业部组织的那次考察全称是“长江白鱀豚和江豚同步观察行动”,而这次考察活动的全称则改为“2006长江淡水豚考察”。“淡水豚”包括白鱀豚和长江江豚,虽然考察的第一任务还是寻找白鱀豚,但整个38天的考察行程,呈现在多国科学家眼前、使他们还不虚此行的“主角”只有长江江豚。在王丁和王克雄两位博士《远逝的长江女神——搜寻最后的白鱀豚》一书中,38篇日记多数都有发现观察长江江豚的记述。印象最深的是11月22日在华阳——怀宁的日记:
昨晚到今早一直下着雨,雨滴打在甲板上“啪啪”作响。就在大家洗漱的时候,船尾有人喊:“江豚!”原来是“中国渔政42003”上正在刷牙的马道义轮机长发现了两头江豚。迈克尔(参加考察的美国研究生——笔者注)第一个拿着相机奔向船尾,一边跑一边喊同室的约翰,约翰也迅速跑回房间拎起他的摄像机赶到船尾。约翰是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昨天晚上才上船,这是他第一次到长江考察,所以一听到发现了江豚就非常兴奋,捧着摄像机录个不停。这时其他队员也都围了过来,10多台相机对着江豚一阵狂拍,快门的“咔!咔!”声不绝于耳。两头江豚也像是来迎接我们的,在离考察船五六米的地方连续出水,呼吸声格外清脆,像是在跟我们打招呼,还不时地露出胸鳍和尾鳍做出些搞怪的动作,充分暴露出它们的调皮本性。
……
两头江豚在考察船附近嬉戏了大约10分钟,便慢慢地朝下游方向游走,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随着江豚的渐渐离去,大伙们也都渐渐地散去。约翰一边往回走一边回放着刚才拍摄的录像,嘴里不停地说着:“太棒了!太棒了!”
这样的快乐场景会让每一个在长江上航行的人在惊喜中一饱眼福。
世界河流众多,唯有中国的长江拥有2种淡水豚。现在,白鱀豚不幸消失了,我们无言以对。但只要还有江豚在,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就还有鲜活的生命!
然而,参加考察的各国科学家们看到更多的不是长江江豚的自由欢乐,而是它们目前越来越恶劣的生存环境,是长江江豚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现状:
11月7日,在洪湖新螺白鱀豚国家级保护区,王丁等专家感慨万千:这里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还能经常发现白鱀豚,那个时候人们几乎不怎么关心江豚。那个时候江豚太多了,当时记录到的江豚群体经常能够达到60头以上。这个数字现在看来是无法想象的,因为现在江豚群体一般都为两三头,极少能够见到十多头的大群,看到数十头的大群更是幻想了。短短十年之间,已经物是“豚”非了。
11月13日,在湖北石首:除了“科考1号”驾驶人员看到1头江豚外,两艘船上的队员全天均没有任何发现。大家忧心忡忡,因为我们的考察船每天的考察路程都在100千米左右,一天没有任何发现就表明动物的分布在这一江段几乎是空白的,这意味着动物的栖息地已经呈现破碎化的趋势。从生态学上讲,动物呈现这样的分布,意味着一个大的种群被分割成了许多小种群,而小种群是物种走向不稳定和灭绝的必经之路。大家都为这一江段的动物担心,10年后这里是否还会有江豚分布?
11月23日,“中国渔政42003”缓缓地靠近安庆码头,忽然发现两头江豚:看它们出水的动作像是在抓鱼吃。大伙都很奇怪为何一路下来都没有发现江豚,却在码头边发现两头江豚。看着两头黑色的精灵在码头边寻寻觅觅的样子,真的很替它们担心,这里停靠的船只很多,它们只能在船与船之间穿梭,稍不留意就会被船只撞上。
“2006长江淡水豚考察”结束后发布的结果令人心痛和焦急:长江干流分布江豚仅700~900头,加上鄱阳湖和洞庭湖两个湖区的江豚分布数量,估计整个长江江豚种群约有1200~1400头,只相当于1991年种群数量的一半,呈明显的锐减趋势!
考察结果和专家的呼声得到回应。农业部很快便在武汉召集有关人员开会,专门研究长江淡水豚保护问题。农业部官员在会上承诺,2007年一定要将长江江豚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拯救长江江豚似乎有了新的希望!
但在本书作者的结语中,我却读到这样一件事:王丁博士正在武汉参加这个会议时接到报告,洞庭湖有3头江豚被困在一个浅水湖汊已经5天,情况非常危险。他立即邀请与会的农业部渔政指挥中心和湖北湖南两省渔政部门领导以及天鹅洲保护区负责人一起紧急商议救护对策,建议立即请天鹅洲保护区组织捕捞这3头处于险境的江豚,然后作为补充个体放到天鹅洲保护区。本来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但因为执行起来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关系,最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王丁情绪异常激动,用嘶哑的声音说:“几十年后,当我们这些在座的人两腿一伸的时候,我们的后人会怎样评价我们的工作啊?他们会说,长江中那些美丽的动物就是葬送在我们这些人的手中啊!刚才还在强调江豚保护,一旦碰到实际问题,就又沉默了。我们这些学者心急如焚,却无力回天啊!”
万幸的是,那3头江豚最终等到涨水返回了洞庭湖。但这个事情经过却让我心中刚刚燃起的希望又凉了半截。拯救江豚,最终要靠强有力的政府行为统筹各方面力量。但长江的管理被形容为“九龙治水”,政出多门,相互掣肘,相互扯皮。白鱀豚的绝迹,“九龙治水”的体制延误时机也是原因之一。现在,行政扯皮一如既往,2008年都快过去了,也没有听到长江江豚被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消息。
可爱的长江江豚,真不知道谁能拯救你?
欢迎光临“淇淇纪念堂”,本博客致力于汇集记录最全面、最系统、最详实、最严谨的白鱀豚生命档案,以此追忆我们痛失的“水中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