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帝国的酒色》之“好一个翰林学士”(2.2)

(2008-07-02 20:42:23)
标签:

翰林学士

帝国的酒色

金鸡赦免

李煜

南唐

文化

《帝国的酒色》之“好一个翰林学士”(2.2)

(宋徽宗《鹧鸪图》)

 

“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

 

公元960年,北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逼周禅位,建立大宋王朝,史称北宋。次年,南唐中宗李璟病逝,时年廿五岁的李煜嗣位于金陵,甫一继位,李煜就向宋太祖剖白心迹:南唐绝不敢冒犯北宋的虎威。

 

此时的李煜就像是一个怀抱金砖走在大街上的娃娃,尽管他继承的南唐已经是江河日下,但向来富庶的江南大地,仍然是大宋王朝虎视眈眈的“天下粮仓”,而且随着南汉覆灭,宋军屯兵上游汉阳,曾经的长江“天险”也因而名存实亡了。

 

“后主恂恂大雅,美秀多文,乡使国事无虞,中怀兢业,抑亦守邦之主也。”[1]李煜或许守成有余,但眼见国势日削,他早已无力,也无心回天。此时,酒和诗就是他逃避现实的“桃花源”,一如当年遭遇太子的猜忌和威逼时一样,“煜常怏怏以国蹙为忧,日与群臣酣宴,愁思悲歌不已。”[2]

 

诚然,让一个空负才华,但懦弱、幻想,而又毫无准备的李煜,去主持一个“日蹙百里”、形如垒卵的残破帝国,这无异于一场豪华、凄艳、残忍的春梦,国破家亡、“仓皇辞庙”就是唯一的结局和宿命。

 

委曲求全的李煜小心翼翼地供奉着北宋王朝,但还是因为一次“金鸡赦免”的小插曲,大大触怒赵匡胤。《五国故事》记载,“(李)煜袭位,因登楼,建金鸡以肆赦。太祖闻之怒,问进奏使陆昭符,昭符素辩给,是日对曰,‘此非金鸡,乃怪鸟耳。太祖大笑,因不问。”

 

“金鸡赦免”,乃天子仪制,南唐早已除去帝号,李煜此举,自然被视为僭越行为,赵匡胤焉能不怒,由此,也可以想见作为“南唐国主”的李煜是多么地战战兢兢、卑躬屈膝、委曲求全。当然,“金鸡赦免”决不是北宋南伐的绝对理由,就如同后来李煜改称“江南国主”,仍不能挽回南唐覆亡的命运。

 

“玉斝澄醪,金盘绣糕。……怆家艰之如毁,萦离绪之郁陶。……空苍苍兮风凄凄,心踯躅兮泪涟洏。无一欢之可作,有万绪以缠悲。”[3]自觉亡国在即、大限将至,敏感、孱弱的李煜哀念不已!

 

宋兵压境,国势危殆,李煜也想过“挽狂澜于既倒”:宋军南征,他派徐铉出使,徐铉博学善辩,但也和李煜一样天真,他在宋廷上扬言,“李煜无罪,陛下师出无名。”枭雄赵匡胤将徐铉冷处理多日,挫折其锐气后,方予召见,彼时,徐铉仍然顾自辩白,“煜以小事大,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文人的虚浮之词,到底难敌宋太祖赤裸裸的锋芒,“尔谓父子者,为两家可乎?”[4]

 

面对赵匡胤统一天下的雄心和实力,李煜纵然卑微以事,然大势已去,南唐终要毁灭于一旦,即便李煜也曾信誓旦旦,“他日王师见讨,孤当躬擐戎服,亲督士卒,背城一战,以存社稷;如其不获,乃聚室自焚,终不做他国之鬼。”[5]

 

雄视天下的赵匡胤一语道破李煜“豪言壮语”背后的空虚,“此措大儿语耳,徒有其口,必无其志,渠能如是,孙皓、叔宝不为降卤矣。”[6]攻破金陵的宋将曹彬也看穿了李煜缺乏自杀的勇气,“独木板尚不能进,畏死甚也。既许其生赴中国,焉能取死?”[7]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8]与东吴如出一辙,宋兵伐灭南汉,屯兵汉阳,沿江而下,水陆并进,南京门户洞开,长江无险可据。公元975年,时年39岁的李煜“肉袒而降”,与东吴的孙皓一样做了亡国之君。

 

宋太宗开宝八年(975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夜半,金陵城破,南唐灭亡。次年正月,李煜着白衣纱帽,被宋军押解北上,行至渡口,回望故都,不禁泪如泉涌,并口占七律: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9]





[1] 《十国春秋·后主本纪》。

[2] 《五代史》。

[3] 《却登高文》(李煜)。

[4]《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欧阳修)。

[5] 《十国春秋·后主本纪》。

[6] 《江南野史》。

[7] 《谈渊》(王陶)。

[8]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9]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李煜)。

 

摘自《帝国的酒色》

作者:王正伦

出版:青岛出版社

定价:26.00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