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和马云联手陷害了冯小刚?

(2006-10-27 11:47:22)

谁和马云联手陷害了冯小刚?

 

(设计对白:二十世纪最缺啥?人才啊!小刚!咱啥话也别说了!没条件,创造条件咱也得上啊!)

 

在恶搞《夜宴》的视频里,是陈凯歌陷害了冯小刚,以至于才有了这部只能用“《夜宴》不是一般的烂”来一言以蔽之的跟风之作,但在笔者看来,其始作俑者无疑是华谊兄弟,当然,马云也许是另一个间接参与者,引而申之,此乃中国电影行业的悲哀。

 

何以言之?笔者在此不揣浅薄,试分析一下冯小刚不能承受之重。

 

首先,对于号称国内最大的电影制片商(华谊兄弟在电视剧制作市场尚属于新丁,而音乐市场上的不景气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华谊兄弟影业来说,仅有一个具备票房号召力的御用导演显然是一个不小的尴尬,但这却也是一个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因此,不敢想象王中军兄弟在公司12年庆典上的豪言壮语,究竟从哪里来的底气?

 

尽管王中军兄弟也在不同场合下标榜自己对于年轻导演人才的识人善任,但旗下签约导演路学长去年《租期》尽管勉强进入院线,但票房收益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去年由华谊兄弟投资的另一部电影《短信一月追》(导演:阿甘)在票房市场上同样乏善可陈,而稍有点商业气象的导演陆川由于《可可西里》的崭露头角也已渐露反骨,而且以陆川在国内票房市场上的号召力而言,短期内仍未成气候,这从其拍片进度而言就可见一斑,尽管有关其拍片计划的传闻由来已久,但仍未见任何开机迹象,就可见投资商的信心不足。在此背景下,“电影大腕”王中军兄弟也惟有把所有赌注押在一个硕果仅存的冯小刚身上。

 

其次,对于华谊兄弟影业而言,真正具备票房号召力的导演只有冯小刚一个,而一个冯小刚一年充其量也只能拍摄一部电影,但以历年来冯小刚的票房成绩来说,原有的贺岁片片种和投资规模在在国内票房市场上的表现几乎已经触到天花板,而冯小刚原有影片类型在海外票房市场上一直难有作为,因此,如果延续已有的片种,华谊兄弟一年的营业额就几乎可以盖棺论定了,这显然让这家自封为“国内最大的电影制片商”的名号有些名不符实,当然,这几年华谊兄弟也参与些港产合拍片,如《功夫》、《宝贝计划》等的内地发行,但这些发行收入由于其投资和分成比例的不透明性,究竟能为华谊兄弟每年的财务报表上贡献多少收益尚难以预料。

 

再次,尽管在华谊兄弟影业对外的履历表上,几乎罗列进了近年来除张艺谋影片外的所有票房甚佳的影片,但这仍然掩饰不了一个事实,对于这些生硬地据为己有的高票房影片来说,华谊兄弟影业自有的投资究竟占多少比例,从而又能有多少票房分成,都不足为据,且不论这些影片是否都如媒体上所宣扬的已经收回投资。冯小刚的老师王朔先生日前就揭穿了华谊兄弟影业的“皇帝的新装”,《天下无贼》另一投资方(原华谊兄弟影业大股东)太合传媒的1000万投资迄今尚未收回成本,对此只有两种解释,其一,《天下无贼》迄今尚未盈利(这是冯小刚《夜宴》前票房最高的电影),其二,只有王中军兄弟最清楚了,兹不赘述。

 

因此,截至《夜宴》前华谊兄弟影业的整体票房业绩对于急于再度融资的王中军兄弟来说,显然是一个无法掩饰的短板,但如果实现冯小刚影片票房收益质的飞跃,惟有依赖海外市场,因为冯小刚影片在本土市场的票房上升空间已微乎其微。据有关报道来看,冯小刚执导《夜宴》的确是王中军为冯小刚选定的剧本,也是其他投资商的意愿,冯小刚大有赶鸭子上架的悲壮。

 

最后,根据上述分析,即便在华谊兄弟影业悍然据为己有的历年冯小刚贺岁片里,华谊兄弟影业自有的投资额度都相对有限,包括之前的《大腕》(主要投资商方为哥伦比亚公司)等,事实上即便是冯小刚影片的投资成本也大都依靠对外融资,仅为影片融资计,华谊兄弟影业也需要制造一个更具诱惑力的噱头和概念,张艺谋、陈凯歌的大片成绩历历在目,而要实现这个目的,唯有求助古装功夫片(这也表明华谊兄弟对于自身开拓其他类型片市场缺乏自信),但冯小刚在海外市场上尚属于无名之辈,尽管其一直津津乐道于《一声叹息》在开罗电影节上的获奖经历,但这多少有些友情加分的因素在内,算不得数的,而且小妮子章子怡在欧美等主流票房市场的票房号召力也无法让人有任何底气,《夜宴》北美发行权至今尚未找到买家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而对于这一将部分票房回收锁定在海外市场的冯小刚作品而言,改编莎翁名剧显然是一个十分讨巧也可谓投机的策略,尽管冯小刚个人也信誓旦旦地说拍功夫片比拍喜剧容易,但很显然,冯小刚自身的修养积淀等等显然还不具备掌控如此题材的实力。

 

冯小刚一个人却要创造一个公司一年的GDP,只有拔苗助长了,按照宏观经济学上的说法,当内需和外贸均无法有效拉动GDP增长时,就惟有依靠积极的财政政策了,也就是投资拉动了,这也许是《夜宴》仓促出笼的内幕吧。

 

唉,《夜宴》如此之烂,不是冯小刚的错,这是整个中国电影业的悲哀,在一个拥有10多亿人口的潜在市场上,却只有三个稍具票房号召力的导演,每年票房仅仅10几亿元人民币,而且又只能走在古装功夫片这一个独木桥上,才能有些票房号召力基础的畸形电影市场上,我们又有何理由埋怨冯小刚这一曾经一度奉献了些快乐的导演呢?

 

乌托邦主义害死人啊!做中国的时代华纳?被这个白日梦蛊惑和毒害的绝不只有王中军兄弟,这个梦,陆兴东做过,王长田做过,但中国传媒娱乐业没有大佬,华谊兄弟自然也不是(对于内地娱乐业的投资价值最为人所知的就是近期有关橙天娱乐获得日本艾回的数千万美元投资,而橙天娱乐恰恰是因为抄了华谊兄弟的后路而迅速崛起的,原华谊兄弟艺人经纪的最大功臣王京花携夏雨等艺人集体空降橙天),但积贫积弱的中国电影业需要模范,于是媒体不顾一切地赋予这家公司太多光环,只是这些光环又有多少能经得起推敲?即便是被华谊兄弟津津乐道的贺岁档期,其最初的奠基者乃是成龙的《红番区》,即便是去年,仍有《神话》继续盘踞在这个被媒体誉为由华谊兄弟和冯小刚联手开创的档期里(日前,在金鸡百花电影节论坛上,王中军已承认《夜宴》不敌《宝贝计划》),而冯小刚迄今执导的所有电影,其出品方都不只华谊兄弟一家。

 

这让我联想到之前有关雅虎搜星计划,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是华谊兄弟影业董事,而冯小刚、张纪中又同属华谊兄弟签约导演,此前有关马云豪掷三千万的广告拍摄计划,恐怕也只是大家合谋的一个噱头,当不得真的。但如果作为华谊兄弟董事的马云是华谊兄弟融资的下一个对象,《夜宴》也许就成为王中军兄弟有意送给马云的第一个“秋波”,那么马云也就无意中成了陷害冯小刚的另一个帮凶。

 

对于华谊兄弟来说,最切实可行的也许是尽快挖掘出第二个“冯小刚”,如果华谊兄弟的运作能力确如媒体所说的话,但显然有些遗憾的是2006年内地电影的最大黑马《疯狂的石头》,并非出自华谊门下。在这一点上,王中军兄弟显然不如卖萝卜的张伟平更胜一筹,从《夜宴》与《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档期、发行和宣传策略上都可见一斑。

 

希望冯小刚的下一步电影《集结号》能够在剧本上下点功夫,能够避免此前黄建新导演的《求求你,表扬我》以及我所敬重的另一个电影人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新片《父辈的旗帜》的缺憾。

 

 

后记:就在我写完上述文章时,又看到另一则新闻,陆川新片《南京!南京》即将开拍,却与华谊兄弟无关,其投资方为中影集团和星美集团,当然,对于其号称2亿的投资权且存而不论,因为对于中影集团总经理韩三平而言,这样的数字是毫不费力就可以忽悠出来的,比如之前号称去年最大投资的《无极》,但我对韩三平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寻枪》的官僚警察,当然,他的另一个角色是一度被传闻破产的世纪英雄的总经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