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上最恐怖的是:饿死都不吃自己做的馒头

(2011-04-16 07:57:14)
标签:

杂谈

分类: 新闻评论
http://epaper.bjnews.com.cn/images/2011-04/16/B03/b03416cb001.gif
  新京报漫画/许英剑

 本周人物·做染色馒头的工人们

 据4月11日央视报道,上海多家超市销售的小麦馒头、玉米面馒头被曝系染色制成,加防腐剂防止发霉,馒头生产日期标注为进超市的日期,过期回收后重新销售,食用过多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这个报道,最震撼之处,就在于细节,而最震撼的细节,就是对工人们的采访。工人们那些与记者毫不见外的“真诚”对话,如给记者解释为什么要修改出厂标签,为什么要用甜味素代替蔗糖,为什么要用染料和防腐剂做玉米馒头等,其表情之正常与自然,其以老板和工厂利益为出发点的“主人翁”思考方式,都让人震撼。

 而最雷霆万钧的是做馒头师傅一句惊人之语:“这样的馒头我不会吃的,打死我都不会吃,饿死我都不会吃!”

 这句话,让我想起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做血旺的,不吃血旺;养鳝鱼的,不吃鳝鱼;做火腿肠的,不吃火腿肠。因为他们都知道,那里面究竟有些什么样的细节?但问题是,这些他们不敢吃的东西,并不妨碍他们继续大批量生产着并投放到市场、送到我们的肚子里去。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不带任何歉意和愧疚的。

 当然,他们的亲人和朋友,也许并不会受到这种食品的伤害,但悲催的是,每个人都不可能认识完天下所有做食品的人,那么,他们不在自己生产的黑心馒头上中招,并不代表他们不会被瘦肉精火腿肠或别的恶劣食品伤到。

 在看黑心馒头节目的整个过程中,我眼前一直闪着鲁迅先生的《药》里那些既可怜又可憎的小人物。你说他们是多坏的恶人,还谈不上,他们像所有打工者一样,每天在既脏又累的环境中加班加点辛勤劳动着,为自己和家人的生计,不问是非和对错,拼命努力工作着,但他们这种努力,为我们的生活,制造着的,却是“毒品”。

 是他们不懂这件事情的对错吗?非也,“打死都不吃”,就是最直接的证明。但明知这事的危害性,为什么却还是要这么干呢?

 我想无非有包括以为查不到的侥幸心理,和大家都在干的从众心理,以及我又不是老板,不负主要责任的自我安慰心理,恐怕都有一些。最重要的,是关于生计的解释——反正我是打工挣钱谋生,我是为了生存而不得已为之的,这是很多人都会拿来安慰并最终原谅自己的说词,就连帮助纳粹杀害自己同胞的刽子手们,也会用这招。

 在疯狂的商业利益和功利主义引导下,许多人早已是“生不向往天堂,死不恐惧地狱”了,这些完全失去底线的人,不要说让他们主动举报无良的老板,自觉停止干坏事,就是让他们区别什么是好事,什么是坏事的能力也丧失了。他们惟一残留的,就只有些动物的自我保护本能——“打死我也不能吃”了。

 对这些人,简单的义愤与口诛笔伐,意义都不大。对他们,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有关信仰与敬畏和道德的教育,晓之以义;制订更细更具操作性的奖惩法规,许之以数倍于生计的举报收益的“利”或示之以做恶必被处罚的“害”,引导他们,走回到正确的路上来。

 这在当下通胀压力增大,商家急于降低成本,制假冲动可能增长的大势之下,尤为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