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周新闻人物:李娜——爱她和恨她,理由都一样

(2011-06-11 10:07:07)
标签:

体育

李娜

中国

塑化剂

网球四大满贯

杂谈

分类: 新闻评论
 李娜,1982年生于武汉,6岁开始练习网球,1999年转为职业选手,从网球低级别赛事一路打到四大满贯。
  
  她曾经在2002年退役两年,2004年复出,成为第一个获得wta巡回赛单打冠军的中国人,并闯进2008年北京奥运会四强。重返国家队后,不满举国体制的训练方式,于2008年“单飞”,并于2011年历史性地获得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冠军,成为中国乃至亚洲在网球四大满贯赛事上夺得的第一个单打冠军,同时世界排名追至第4位,追平日本选手伊达公子创造的前亚洲女子网球最高排名。
  
  除了战绩之外,人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李娜的个性,她敢于展示自己胸口上象征爱情的玫瑰文身,她会因输球而气恼地朝着看台怒吼一声“shut up”,她向赛场裁判抱怨:“能不能叫中国的观众别教我怎么打球?”她不避讳打比赛就是为了奖金,因为:“现在单飞了,差旅费、教练费,一样都不能少。比赛挣钱,并不可耻,这和爱国也不矛盾。”她曾公开表示:“对我而言,大满贯赛更重要,奥运会对国家而言更重要。”她在获奖后的获奖感言与多数中国运动员不同,居然是“感谢团队、赞助商、老公”,她宣称最喜欢的感觉是得奖后购物刷卡很爽,但这并不影响她将2010年中网税后全部奖金13.5万美元捐出为孤残儿童建造康健室、运动场……
  
  仅这几小点,足以勾画出一个有血有肉性格直爽个性十足的网球明星的形象。爱她的人,会因她的直爽与个性,而为她真诚喝彩;恨她的人,会因为她的真实太具有颠覆性,而感觉不适应甚至反感。而爱她和恨她的理由,几乎相同。而球迷与公众对她的爱恨,最直观的就是与她的战绩有关。在此之前,她所面临的境遇,姚明和刘翔都体会过。半年来,网络上对李娜的态度,从声讨叫骂她不爱国,到拥戴她为国争光,其情景非常耐人寻味。
  
  李娜的胜利,不足以改变网球作为一个小众运动的现实,也不足以改动人们对球星“胜球为神,败球如鬼”的成败逻辑,在“神”与“鬼”之间,其实还有一种更贴切更真实的状态,那就是“人”———人们应该将她放回人间,平静地看她的个性,正视她真实的优点与缺点,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趣味。
  
  【候选人物】
  
  杜女士(退钱的下岗女工)
  
  理由:杜女士到银行取款时,存折上仅有的3000元钱全部取出后,银行多给了2.7万元现钞。杜女士随即赶到银行退款,银行不仅拒收,反而将杜女士赶出了银行,最后,银行经理说了声“对不起”。
  
  点评:“下岗女工”“多给钱”“银行”……这样一个诸多眼球要素组成的事件,我们却连新闻的六要素都难以获悉。主角是谁?对不起,只知道姓杜。哪家银行?对不起,只知道性别是银行。结局如何?对不起———银行只回复了这三个字。
  
  杨技正(发现塑化剂者)
  
  理由:据媒体报道,她是一位52岁的妈妈,有两个孩子,因此对儿童食品颇为关注,也正是由于这种母爱,才促使她执着追查,最终揪出塑化剂。“技正”是她的工作成分。
  
  点评:“杜女士”不知道名字,我不知道原因;“杨技正”不知道名字,我并不好奇,因为这是出于对她的保护。“杨技正”管了本不在分内的闲事,揪出了本该在30年前现形的塑化剂,“必然”为何总是中了“偶然”的招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