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鬼日记(每天一个造假秘密十一)
(2008-09-26 10:23:54)
标签:
杂谈 |
分类: 冒牌经典(讽刺搞笑杂文) |
第十一回、岩蜂糖
从报纸上看到,由于城里“打假”工作开展得太厉害,制假贩假的人们开始大规模转移到对假货防范和打击力度相对较小一些的乡下。新闻媒体把这种现象称为“假货下乡”,认为是“打假斗争新动向”,但俺却不这么看,因为早在十多年前,俺就这么动了。
俺虽然懂不起“农村包围城市”之类的大道理,但俺知道,在农村有着强大的假冒伪劣销售市场。许多地方的农民的生活只界于温饱线上,根本不会太在意产品的质量如何,只要能冒泡的,都算好洗衣粉,只要能把脑壳搞晕的,都算好酒。他们不像城里人,他们考量物资的取舍,价格因素永远摆在质量因素前面。这对于我们这些假冒伪劣工作者无疑是一个福音,因此,每当我们想起那广袤的田野的时候,都忍不住有些兴奋。
当然,俺当初俺干“假货下乡”买卖的时候,假冒伪劣其实并没有像现在这么繁荣猖獗,不要说集团化、正规化、规模化。其实连一样像样的道具都没有,卖的东西也很搞笑——岩蜂糖。这东西,相当于樊哈儿落难时卖的犀牛屎,一般都是江湖救急的紧急招数,但俺却将它发扬光大了。
什么是岩蜂糖呢?各位看官一定在大街上看到过,通常是由一个蛮像山里来的汉子,面前摆着一堆金黄色起着各种蜂窝眼甚至长着一些青苔的东西,质地坚硬,味道纯甜,卖者通常是称这是山间异珍,乃高山之颠的野岩蜂采花酿的蜜,在山之中吸取天地之灵气,聚敛成此物。因山上遍长药草,此蜜中含有多种救治人命的药物精华,上医脑壳下医脚,除了雷打死的人医不活之外,几乎没有病不能医。经他这么一宣传,再加人群一两个托儿一怂恿,一个乡镇卖几十斤岩蜂糖是没问题的。农民兄弟医疗条件太差,总希望能买到“一专多能”的神药。
其实,那岩蜂糖无非是黄糖加白糖加小苏打熬制而成并且倒进有青苔的花盆中制炼而成的,除了治嘴馋之外,几乎就不能医别的任何病。
从报纸上看到,由于城里“打假”工作开展得太厉害,制假贩假的人们开始大规模转移到对假货防范和打击力度相对较小一些的乡下。新闻媒体把这种现象称为“假货下乡”,认为是“打假斗争新动向”,但俺却不这么看,因为早在十多年前,俺就这么动了。
俺虽然懂不起“农村包围城市”之类的大道理,但俺知道,在农村有着强大的假冒伪劣销售市场。许多地方的农民的生活只界于温饱线上,根本不会太在意产品的质量如何,只要能冒泡的,都算好洗衣粉,只要能把脑壳搞晕的,都算好酒。他们不像城里人,他们考量物资的取舍,价格因素永远摆在质量因素前面。这对于我们这些假冒伪劣工作者无疑是一个福音,因此,每当我们想起那广袤的田野的时候,都忍不住有些兴奋。
当然,俺当初俺干“假货下乡”买卖的时候,假冒伪劣其实并没有像现在这么繁荣猖獗,不要说集团化、正规化、规模化。其实连一样像样的道具都没有,卖的东西也很搞笑——岩蜂糖。这东西,相当于樊哈儿落难时卖的犀牛屎,一般都是江湖救急的紧急招数,但俺却将它发扬光大了。
什么是岩蜂糖呢?各位看官一定在大街上看到过,通常是由一个蛮像山里来的汉子,面前摆着一堆金黄色起着各种蜂窝眼甚至长着一些青苔的东西,质地坚硬,味道纯甜,卖者通常是称这是山间异珍,乃高山之颠的野岩蜂采花酿的蜜,在山之中吸取天地之灵气,聚敛成此物。因山上遍长药草,此蜜中含有多种救治人命的药物精华,上医脑壳下医脚,除了雷打死的人医不活之外,几乎没有病不能医。经他这么一宣传,再加人群一两个托儿一怂恿,一个乡镇卖几十斤岩蜂糖是没问题的。农民兄弟医疗条件太差,总希望能买到“一专多能”的神药。
其实,那岩蜂糖无非是黄糖加白糖加小苏打熬制而成并且倒进有青苔的花盆中制炼而成的,除了治嘴馋之外,几乎就不能医别的任何病。
前一篇:李鬼日记(每天一个造假秘密九)
后一篇:李鬼日记(每天一个造假秘密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