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低分女被录取是一次高明的炒作

(2008-07-15 07:35:10)
标签:

杂谈

分类: 新闻评论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武汉东湖中学高三女生张孟苏,今年高考考了445分(文科),只够上个独立学院。但高考结束后,她在招生咨询会现场的一个不经意助人举动,却被新加坡一所大学看中录取并获得了20万元奖学金。消息一经报道,引起舆论的一片轰动,成为几乎所有报纸的版面头条,评论界更是一片热闹追捧之声,仅从百度上搜索,相关的评论就达数百条之多。人们在感叹女孩子的幸运和传奇之余,都不忘用国外学校不拘一格录取人才这杯酒,来浇国内许多学校"惟考分录人"的块垒,许多论者,刚更是把此新闻,与此前降分清华录取少女作家蒋方舟这一事件进行对比,以此证明国内教育的不高明和值得改进的地方。舆论几乎是一边倒的传来叫好声音。
  但仔细阅读新闻,笔者却有些疑问,仅就新闻的字面上来看,新加坡学校录取湖北女生,更像是一次随机偶发的事件,而不像是一个制度性的考量。也即是说凭着少女帮人拆雨篷的举动,让考官灵光一现地动了灵感,给了这个无论是在分数上还是报名时间上都不合格的女孩子一次机会。这种机遇,既像一个传奇,更像是一次炒作,其后全国所有媒体的反应,客观上证明了这一点。一夜之间,新加坡那所学校的名字,闪遍大江南北所有媒体,而所耗费用,不过是4年共20万元人民币的全额奖学金。搞过新闻和公关的人都应该知道,如果常规宣传,要造出这样的响动,所需的费用肯定是不便宜的。
  近年来,国人越来越重视教育,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是许多望子成龙的家长的惟一考量。而国外的许多大学,瞅准了这一巨大的市场,纷纷对国内的考生示以青眼,不断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和动作,在正面宣传学校的软硬件实施之外,还不贻余力地制造话题和炒点,提高在国内民众特别是国际视点并不开阔的考生及其父母心中的知名度。每年高考后,总会有一些国外或港澳地区大学的新闻传出,从几年前的高额奖学金挖尖子,到前年拒绝内地高考状元,到今年的面试题涉及敏感尖锐问题等。每一次所涉内容和反映的问题,恰是国内教育中存在的想让人说上几句的事情,有许多,都能激起观念性的讨论甚至争吵,成为喧嚣一时的社会热点话题。这些,客观上对打破陈旧的教育观念,推广先进教育理念有一定益处,但其中也未尝没有商业公关和炒作元素,只是这种炒作更加高明更加不露声色而已。
  众所周知,最高妙的话题炒作,就是有针对性地在最热点的部位加上一把火,而当下最热的高考招生中,最关键的部位也许就是素质教育的成果如何落实到决定考生命运的升学录取中去。从这个角度来讲,湖北低分女生被录取,未尝不是一次高明的炒作。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我们的教育,为什么能给别人提供这么多的“炒点”,这对改进中国各大学的招生标准,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