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都小人物之:卖房高手周小梅

(2007-11-26 15:19:02)
标签:

社会/纪实

分类: 民间记事(江湖小人物的故事)


  周小梅来成都之前在老家德阳打了六种工,最长的15天,帮人卖电话卡,最短的2小时零8分钟,为某保险公司坐宣传台,后来跟着一个老乡到广东去打工,挣的钱还不够来回的路费。
  就在她灰心丧气不知道该干啥的时候,一位七八年没联系过的初中同学来请她喝茶。以她的经验,多年不见而又突然横空跑出来套近乎的老熟人,目的无非只有两个,一个是借钱,一个是搞传销,她自问自己没什么好借好传的,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于是欣然接招,到旌湖边的茶馆里陪老同学说了半天话。
  事情并不像她预料的那样,老同学既没开口借钱,也没向他介绍爽康康之类产品,而是想请她做伴到成都应聘,那位同学的一位仰慕者在成都打工据说整得还可以,想约她一起去发展,那小伙子啥都好,就是长相太锉,老同学有点狗舔油锅进退不得,于是找周小梅做伴,当个电灯泡,也好有个进退的借口。
  周小梅想自己反正没事,有人出车票让自己到成都耍一趟,也没啥不可以。看同学那蔫丝瓜样子也不像敢做贩卖人口业务的,于是就爽快答应陪她来成都看看,不想这一看,就看出了另一番天地。
  那同学的仰慕者在一家房产公司搞营销,把两个长得还算漂亮的女孩招进公司当销售人员,也就是几句话的功夫,当时,成都内环线的房子两千多还要铺天盖地打广告才卖得出去,房地产商的营销细节甚至要武装到销售人员的脸盘上。
  像很多售楼小姐一样,周小梅的售楼工作是从踩盘开始的,所谓踩盘,就是营销人员以顾客的身份到别的楼盘去看行情了解别人的营销手法。这件事本来并不是什么难事,但因为同行竞争的关系,难免有点像间谍,被对方识破之后,恶语相向或再出别的什么损招治你也未可知,对于年轻女孩子来说,还是需要一些胆量和勇气,还要有点表演技巧。
  这三点都是周小梅的强项,而那位结伴而来的老同学则有些发怵,加之对那个追求者的长相实在难以认同,于是先撤漂回去了,周小梅思忖再三,没有跟她回去,她隐约感觉自己的命运正在发生着转变。
  凭着超强的记忆力,她很快能将各种售楼术语活学活用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凭着一张漂亮而又显得真诚的脸,她基本上让大多数由她接待的客户都满意地签了合同。年终,公司开总结会,让她传授经验,她想了半天,只说了这么一句:我卖房时,没有想着自己是卖房的,而是以顾客的立场和眼光,帮他们设想问题和解决方法。
  这句话成为她的部门经理接受媒体采访的中心思想,写进了她当年获得售楼小姐评选的获奖感言中。后来,她和别人重组销售公司,也没忘了把周小梅拉进去,让她也成了项目经理。
  此后,成都一些楼盘的销售活动中,也就有了些周小梅特有的搞怪机趣痕迹。比如,她会在业主担心渗水的楼盘销售中,专门拿出几间屋来关水养上几条鱼,让媒体报道,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她还会将别人销不出去的异型房,改头换面包装成时尚钻石户型。这些行之有效的市场手段,使她在业界也小小的有了点名声,与名声相伴的,是她越来越好的投资眼光——她在自己卖过的所有楼盘中挣到的提成,都变成了该楼盘的一套房子,这些房子的均价,从一千多元到三千多元不等,到现在基本增值3-5倍。
  不久前,周小梅回德阳老家,在路上碰到当年那个同学,她看着周小梅漂亮的奥迪车,无限感慨地说:你的运气真好啊!口齿伶俐的周小梅一时之间竟不知该怎样回答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