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有一次在乡下走亲戚,主人端上一道当地特色菜品“(火巴)泥鳅”,我们一看,哪有啥泥鳅嘛,明明就是一个洗脸盆那么大的锅,里面顶天立地地炖了一块豆腐在里面,根本看不到泥鳅的影子。
对我们的疑惑,主人笑而不语,只是不断用筷子指点着大锅说:来来来,吃菜吃菜,你们想问的,等一会自然就明白了!
大家于是开始夹豆腐,这时,奇迹出现了,在看似完好的豆腐里,居然镶嵌着一条又一条的泥鳅,它们的肉质洁白,与豆腐组合在一起,无论味形,都有一种天衣无缝的好处。
主人这才给大家解释说:这些泥鳅其实是自己钻进豆腐里去的。制作的小决窍,就是将装着豆腐和淘干净身子的泥鳅装进大锅子里,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泥鳅感觉到逐渐发热的水,于是本能地往冰冷的豆腐里钻,直至彻头彻尾钻进豆腐中,不可逆转地被煮(火巴)炖烂成为一道菜。
不知什么原因,我突然觉得,在现实社会中,我们这些以按揭方式买房的房奴们,就有点像这些钻进豆腐的(火巴)泥鳅,特别是在一轮又一轮的加息消息传来的时候,这种印象尤其强烈。
“魔鬼词典”中解释“按揭”这个词时,是这么说的:“就是把你按住,然后揭你的皮!”多数采用按揭形式购房者认为,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购房者们的某种心理焦虑,这些焦虑包括对国家未来房贷政策,自身还贷能力等,又以贷款利率的涨跌,对他们切身利益构成实实在在的影响。每一次贷款利率的涨跌,对别人来说只是个无关痛痒的数字,而对他们来说,则是真金白银的收益或付出。
尽管每一次加息,经济学家们都会站出来喊两嗓子:对贷款买房者的影响不大。诚如他们所言,比之于每月付出的按揭款总额来说,每一次加息增加的不过是几十元钱,相当于往骆驼身上增加一小口袋货物,这本来不是个问题,但问题就在于,这样一小口袋一小口袋地往上垒,何时才是个尽头。就常识而言,骆驼的承重力是有尽头的,而货物是没有尽头的,也许某一天,增加一根稻草,就会使它轰然倒下去。
在一次又一次看似微小的加热过程中,泥鳅由最初身处冰冷的水转而进入微热的水,进而在温热的水中感到焦虑并开始钻豆腐,并最终变成美味的(火巴)泥鳅,尸骨无存。从某种程度上讲,已经办了按揭手续的房奴们,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这样的泥鳅,虽然有关方面在存贷加息上调的幅度上有一些差异,从某种程度上考虑了这方面的因素,但这只不过是让泥鳅变热的时间变得更长一点而已。
在有关部门祭出调控按揭贷款利率和首付金额等法宝来控制房子的需求量以达到控制房价的大背景下,锅已经架好,豆腐也已备好甚至火已点燃。房奴们成为(火巴)泥鳅,已成为一种宿命。
注:(火巴)为两字拼成一字,四川话,软,烂的意思。
后一篇:立于不败的三封效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