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2024-01-27 09:34:23)
标签:

旅行

自驾

塞维利亚

王宫

主教座堂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D282911.611.7:塞维利亚城市漫步,走过市政厅、都市阳伞、西印度群岛综合档案馆、希斯帕丽斯喷泉、塞维利亚大学、瓜达尔基维尔河、黄金塔、斗牛场,参观塞维利亚王宫、主教座堂。

 

回到了西班牙,来到了更靠近北非的西班牙南部,这里有过多民族多宗教的轮换交替。

作为曾经统治过伊比利亚半岛的阿拉伯人,在古老的谚语说,没去过塞维利亚,就算不得见多识广。有着两千多年建城史的塞维利亚,曾先后经历了六种文明的统治,在一次次的更替中得到一次次重生,积淀下内容丰富的古老城区。

 

城市漫步

来到塞维利亚,最重要的看点是王宫和主教座堂。从住处前往这两处建筑群,在城市漫步中发现,散发着多重魅力的塞维利亚,有着极高的观感度。

也许是多种文明的浸染,路旁建筑的形态各具风采,就连探出楼顶的塔楼,也以多样化的形象设计引人注目。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常常会在不经意间,一座精工细雕的门楼出现在身旁,然后就赢得了我们的仰视、端详并由衷地赞叹一番。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犹如“骑楼”般的建筑,沿街的长廊为行人遮阳避雨,其廊柱的变化和拱顶的彩绘,华丽中不失典雅。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城市景观

这座广场的特别之处,是因为有座据称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质建筑——都市阳伞,独特的外观让它成为塞维利亚的地标之一。这座全部由木料搭建、充满现代审美感的建筑,如同挤挤挨挨长成一丛的巨型蘑菇拔地而起,又好像几把撑开的巨伞紧密相连遮蔽了天空。

总之,这座建成于2011年的城市景观建筑,以其长150米宽70米高24米的体量出现在我们的眼前,着实让我们震惊了一回。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都市阳伞并非地面一层,在它的底层,有发掘出的古罗马遗迹,而乘坐电梯登顶,或沿着步道登高至景观台,则可以一览塞维利亚全景,真是别有洞天。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从都市阳伞往南,在圣弗朗西斯科广场的西侧,有一栋满墙皆是浮雕的二层建筑,是建于十六世纪的市政厅。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市政厅墙面上的门框、窗框和立柱处,都有文艺复兴风格的图案花纹装饰。几百年的风雨之后,这些石雕依然完好无损,既有石材本身的坚固,应该也没遭遇过“文化”的革命。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主教座堂和王宫之间,是一座被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西印度群岛综合档案馆。在这座面积庞大的档案馆里,收藏了十五世纪到十九世纪的约八千万页资料,全是西班牙在美洲殖民地的档案。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这座综合档案馆外面,停着几十辆专供游客乘车游览的马车。在西班牙人征服南美的过程中,就是这样的高头大马,让从未见过如此动物的印加人大为生畏,就像坦克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那样。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时过境迁,如今的西班牙人,只能驱赶着大洋马,载着游客一览过去的荣耀(建筑)。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从档案馆继续往南,一个有五个路口的广场让我们停下脚步,广场中心是希斯帕丽斯喷泉。在雕塑群中,围成一圈的喷泉在空中喷射出一条条优美的弧线。

塞维利亚在古时曾经被称为“希斯帕丽斯”,那这座街心喷泉,也许是塞维利亚的形象代言。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前往被称为“最美”广场之一的西班牙广场的途中,经过了楼房顶上站立了很多人物的圣特尔莫宫。圣特尔莫宫是一座历史建筑,现在是安达卢西亚自治区的政府所在。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到了西班牙广场边,很失望的面对封闭的围栏,因为维修广场停摆了,让我们遗憾地错失了一次既令人震撼又无比惊喜的机会。

失望中回到流经塞维利亚城区的瓜达尔基维尔河边,看看舒缓流淌的清澈河水,心情顿时得以放松。瓜达尔基维尔河边的绿地公园,成为市民们的休闲之处。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沿着河边行走,看见前方停泊着一艘仿古帆船。这艘模样很“西式”的海船,似曾相识的出现在许多影视剧里,船舷两边各有一排黑洞洞的火炮口。

这艘四桅帆船的帆索构成很复杂,那一根根可以升叶可以调节风帆的绳索,在桅杆上、甲板上缠绕堆积,令人体会到当年的“大航海”其实也是科技生产革命。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瓜达尔基维尔河边,还有一座建于十三世纪的塔楼,三层楼建筑,下面两层是十二面体,据说当年作为抵御外敌入侵的瞭望之用。也许是塔楼的石材在阳光的映射下显现出金黄色,也许是当年存放过从南美掠夺的黄金,所以这座塔楼又被称为“黄金塔”。

现在塔内是一座海军博物馆,里面陈列着各种航海仪器、历史船只模型、航海图等,登塔后临风观景,应该有点意思。可是塔楼里空间有限,容纳不下较多的游人,必须在塔外排队等候,等前面的游客离开后,再购票进入。因为有更值得欣赏的景点,加上我们不耐烦排队等候,仅到此一游匆匆而过。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路旁出现了一座很像体育场的建筑,查看谷歌地图后,原来是塞维利亚斗牛场。这座始建于18世纪,历经120年方才完工的斗牛场,又名马埃斯多兰萨斗牛场,可容纳12500名观众,在西班牙是具有代表性的斗牛场之一。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据说,塞维利亚是斗牛的发源地,塞维利亚也将这座斗牛场视为城市自身文化的传承。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这是我们应该进去看的地方。

环绕场地的看台下方,是一圈长廊,长廊里其实是个小型斗牛陈列馆,介绍了塞维利亚斗牛史以及斗牛服饰等相关内容。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看完陈列展馆后,我们从供斗牛进出场的通道走进了斗牛场。黄土覆盖的场地上,留下了一道道凹凸不平的痕迹,这是被激怒的公牛登场时,用它那有力的四蹄所刨出。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纵然要经过长久的训练,虽然身着炫目华丽的服装,就算能吸引众多美女的目光,可是与庞大蛮力的公牛相对峙,用利剑与牛角交锋,还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搏命。

看看那堵可以让斗牛士躲避的厚厚木板墙,在血红色的板壁上,是被尖利牛角所冲撞出来的一道道深深刻痕,令人触目惊心。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在这块直径约有60米的圆形黄土场地上,据介绍每次斗牛要出场六头公牛。那么,自1765年至今,从曾经的贵族专利到如今民间运动,曾有成千上万的公牛在被挑逗冲撞刺杀之后,将鲜血流尽,渗透进了这片黄土中。

 

王宫

有着堡垒般城墙和塔楼的塞维利亚王宫,始建于十二世纪,而现存的大部分建于十四世纪中。在悠长岁月中,这座城堡的王室主人也曾更换过,分别由信仰伊斯兰和天主的皇家先后入住。

1987年就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王宫,每天都在吸引大量游客,因此排上半个小时的长队也不为过份,我们心甘情愿的接受。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购票后排队进入上方绘有戴王冠狮子图案的红色“狮子门”,首先是一片当年的“卫戍”庭院,一堵带有三个拱门显得斑驳的砖砌墙体,显然是整个王宫里最老迈的部分。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也许,建起这道城墙的主人,将其用心放在最首要的安全考量上,至于城墙内的建筑,恐怕他也没想到会变成二手三手的被新主人所改建。穿过这道墙体,迎面就是建于十四世纪的穆德哈尔宫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穆德哈尔宫的南侧,是十六世纪建造的贸易馆,那时的西班牙正在迎来从美洲获得的丰厚贸易成果。这间“上将厅”里,悬挂着塞维利亚历史事件和尊贵人物的大幅油画。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其实,在这片穆德哈尔宫建筑群中,最多的还是带有阿拉伯风格的建筑,也令我们又联想起刚刚离开才十几天的摩洛哥。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也许是室内殿堂般的装饰过于精美,此后的天主教君王们便完好的留下了全套的极其精致的阿拉伯风格装饰。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面积最大的“使节厅”里,有着无与伦比的精美。除了四壁满满的繁复之外,在金色的穹顶中,星星点点的璀璨令人想起浩渺无垠的宇宙。

这座被称为“半个橙子”大厅,有个华美的穹顶,组合在一起,丝毫不违和。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这座穆德哈尔宫建筑中,最为典雅的是“少女园”。上下二层的围廊中,纤细的廊柱支撑起圆弧镶齿状的拱形。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王宫建筑群里,除了“贸易馆”之外,还有西班牙特色的殿堂。满墙的瓷板画,有极其重口味的浓墨重彩色调,彩石的地面拼成几何图案,令人赏心悦目。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而在另一间大厅里,则是满墙挂着的壁毯。仿油画风格的巨幅画作,将西班牙的国土、地理、山川、风貌以及历史典故,全部用羊毛彩线精工细作,融入经纬织入壁毯。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塞维利亚王宫的南面,是一方阔大的园林。步道将大花园分隔成为一个个的小花园,有池塘、喷泉和亭台楼阁。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走上大花园东侧的二层观景长廊,便可以看见北纬37°线上的绿色园林景观。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纯纯粹粹的异国混搭风光啊!

 

主教座堂

当十三世纪的基督教徒们又一次夺回了塞维利亚之后,便决定要在原清真寺的基础上建成一座“让后人感到疯狂的教堂”。在无数的精心劳作后,耗费了百年时光的塞维利亚主教座堂完工了,成了如今世界上规模最宏大的古老教堂之一。

当我们走进这座需要仰视的教堂时,决定应该先围绕着走上一周,先看看这主教座堂的外形。教堂的北庭院门,是顶部为大半个圆形的拱门,走进去就是一方栽种了绿树的庭院。看见路标得知,这座漂亮的圆门是参观主教堂后的出口。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而庭院里的教堂北门,称为“免罪之门”。由两种颜色石材构建的塔楼立面上,布满了精细的雕刻,以及精致的花纹。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从北门往东,就可以看见那座古典形态的摩天楼,在那高高的顶端上,有一尊青铜风向标,一个古罗马装束的妇女,左手握一盾牌,右手持棕榈树叶。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走到教堂的正东方,高达104米的希拉尔达塔便完美的耸立在眼前。在早晨暖色的光照中,焕发出金黄色的尊贵。

不过,眼前的这座希拉尔达塔却是当年的清真寺的宣礼塔。这座十二世纪建成的高塔上,由砖石砌出的阿拉伯风格精致图纹(马蹄形窗户、网形纹饰墙壁)。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教堂主体的南门,宏伟高大,更有几乎全部覆盖的雕塑与花式构造。

在金属大门的多层拱形造型上,从下到上雕凿出一排排站立的圣徒们。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再看看教堂楼宇的顶部,又有无数尖锐的柱头排列。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主教座堂的入口处,是“王子之门”。在门内的教堂里,有哥伦布的墓。而门外的小场地上,摆放着与希拉尔达塔顶端一样的青铜风向标雕塑。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又是长长的购票队伍,在购票后可以先看到教堂的收藏品,包括了众多名家的绘画作品。

不过,更加令人震撼的,还是步入了教堂的大殿之后。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尽管仰望的不是星空,可是那穷尽人工的穹顶,还是会令人放飞想象力,天知道如此巧妙构建、布局雕凿要经过怎样的谋划施工。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如此精美的穹顶雕刻,相对于满墙的人物来说,可算是粗加工与精加工之间的差别了。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何况还有更加易于雕凿的木材,将一根根能发出音响的管风琴包裹装饰。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主祭坛背后的宏大场景,将基督的生平用36幅人物场景,以圆雕的形式予以再现。由于这面背景墙上使用了大量的黄金,所以主祭坛也被称为“黄金祭坛”。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塞维利亚教堂的殿堂,要使用“奢华”来描述。就算是大山里的石块,也要精挑细选出华贵的色泽;就算是并不昂贵的银子,也要打造成为凸凹有型花纹布满的灯盏。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地面的石材,需要打磨得光滑。可是墙壁、立柱和顶棚上的石材,则决不允许平坦平淡,必须凸出花纹线条,必须凹出曲面造型。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在教堂内殿朝南的“王子之门”内,便是哥伦布之墓。一尊造型复杂精美被称为“四王抬棺”的塑像,极其醒目的位于中央。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这位伟大的探险家航海家,他发现的美洲,给当时的世界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当然也给西班牙带来了曾经的世界霸权以及无数的财富。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对于这样的一位人物,将他的遗骨隆重的迁入教堂,将他的金属棺由代表着西班牙四个古老王国的人物形象来肩抗(分别是卡斯蒂利亚、阿拉贡、纳瓦拉、莱昂四个公国)。于是,哥伦布的墓就成为了一尊精致雕塑的立体纪念碑。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在主教座堂观瞻的最后一个项目,就是登上104米高的希拉尔达塔。作为曾是清真寺的礼拜塔,现在为教堂的钟楼,它的别具一格在于没有常见的一级级台阶往上,而只是平缓的斜坡,转过一个接一个的直角弯即可向上盘旋,这是我们第一次以如此轻松的步伐登上这座百米高塔。

据介绍,在塔楼里设计建筑成这样的缓坡,是为了便于当年的国王(或守城卫兵)骑着高头大马登上塔楼。

这座有着34层高的塔楼,需要转过136个直角弯,因为塔楼四面都有窗口,可以不时停下脚步,看看窗外的不同风景,完全不会转得晕头转向,也不会有任何不适(除非自身有毛病)。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当来到了希拉尔达塔的顶层,四面敞亮,头顶上悬挂着大钟。如果恰好处于鸣钟时刻,那浑厚绵长的震荡音频,能让你在记忆中长久的品味余音。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街巷生活

在塞维利亚,固然有世界级的王宫与教堂,可是也有街头巷尾的平民生活。在游览各种景观的同时,也该记录一下百姓生活的寻常点滴,作为对旅行过程的补充。所谓在不同的远方感受不同的风情,听不一样的故事、体验不同的生活,正是此意吧。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在塞维利亚的两天CityWalk中,我们每天足足走出二万多步,初识塞维利亚风情,同时也要目不暇接的看人来人往。

每一个擦肩而过的行人,都有可能成为关注的对象。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作为西班牙的南方城市,太阳会更加眷顾它,同时也添加了几分慵懒的氛围,和煦的阳光照耀下,人们开始慢悠悠的生活。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无论是几人坐下聊天,还是孤独的站着发呆,都拥有旁若无人的情怀。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与所有的城市一样,这里的老年人步履蹒跚,这里的年轻人成为广告追逐的对象。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大幅广而告之,内容五花八门,从衣食住行,到精选竞----选,一张张面孔在注视着经过者。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经过一条小巷,突然看见了一家餐厅,有很多人聚在门口。感觉这应该就是塞维利亚的“网红”了。

在西班牙很文明的“从众”了一回,发现这家主打居然是“西班牙油条”,又叫“吉事果”,咸口的“油条”,蘸上甜口的热巧克力酱以后,整个一食品混搭风,入口感觉很特别。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挤进不大的餐厅,里面是座无虚席,满满的食客,都站着用餐。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一位老人,居然带上了一瓶酒,就着“西班牙油条”下酒,和那年在苏北调研,当地人就着包子下酒,真是异曲同工如出一辙。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很不幸,欢乐终止在我们停车的位置上。停了两天的车不见了,换来的是一张黄色的三角形纸贴,原来车停在了不该停车的位置上。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八)见多识广的塞维利亚

很庆幸,为了换回我们的车子,经过一番寻找,付出了144€的罚款。拿钱买教训,也给我们上了一堂异乡他国凡事要谨慎的交费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