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南欧三国游(十三)前往圣地

标签:
旅行自驾桑蒂利亚纳德尔玛尔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 |
北非南欧三国游(十三)前往圣地
D21,10.30:乌迪亚莱斯堡到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全程580公里,约6.5小时。途经桑蒂利亚纳德尔玛尔镇,游览中世纪风貌古镇。入住德孔波斯特拉城南民宿,采购自炊。
前往
一场大雨中,我们离开乌迪亚莱斯堡后,我们沿着比斯开湾的南岸一线往西,前往西班牙的西部,那里有位于大西洋东海岸附近的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

一路上左侧是连绵群山,山林绿地;右侧是浩瀚大海,蓝色无垠。

在公路南侧的山脉两侧,是通往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的“朝圣之路”。 由于圣雅各(十二门徒之一)的骸骨从耶路撒冷被运回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便引发了天主教信徒们前来朝圣。这条源于法国通往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的步行便道,分为沿着海岸的“北方之路”和位于山峦南侧的“法国之路”。无论是哪一条路,都是始于中世纪,由最虔诚的信徒双脚踏出。

中世纪古镇
在这段“朝圣之路”上,有一个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古镇——桑蒂利亚纳德尔玛尔(又称为“海边的散提亚拿”)。我们将车驶离高速,开往乡野中的这个小镇。
说起桑蒂利亚纳德尔玛尔(Santillana del Mar),因其单词结构,导致桑蒂利亚纳德尔玛尔被调侃为是由三个谎言构成的小镇。因为这里既不神圣( santi ),也不平坦( llana ),更没有海( del mar )。

虽然有了“谎言”的注解,可是眼前的这座小镇保存得很是完好,中世纪的风韵犹存。
雨后的鹅卵石街道,焕发着被经久打磨后的光彩。路旁深褐色的砖石建筑足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一切看上去完美得好像电影中的场景。


据说,这个镇子的建筑要追溯到1575年。而如今这里的居民仍然居住在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古老祖屋中。

桑蒂利亚纳德尔玛尔的古老,也可以从房屋上的石刻徽记中看出。街边的一座座块石砌筑房屋的正立面上,常常看到被精雕细刻的徽章图案,也许是房屋主人的家族标志。





有了这样的古老荣耀徽章,似乎也可以增添如今的商业价值。在这样的屋子里开间商店或者经营旅舍,恐怕会引起格外的敬意。

现在只有居民或有停车场的酒店,才能将车开进镇子里。而我们只能将车停放在古镇入口处的停车场,然后踏着油光锃亮的卵石路步行进入。
不过,这恰恰更加符合我们的口味,在步行的过程中,逐渐深入小镇中心,细品古老小镇的历史韵味。

如同国内的古镇一样,这里的居民中,常见的几乎都是中老年。他们或者操持着房前屋后,或者打理着自家的小小店铺,步履缓慢也成为了标配的动作。


在古镇上,还是有蛮多的小店铺,经营一些当地的土特产,以及适合游客们需求的餐饮和旅游纪念品。

看到了一间木工铺,陈设了一些主人制作的木制家具,虽然不能说精致,可是看上去还是给人一种结实牢靠的感觉。

木工铺的房屋,也是与众不同,那房檐下重重叠叠的木制檐口,也充分的显示出主人的精湛手艺。

这里还培育一种袖珍型的马,只有半人高的身材,也许当做宠物更合适。

在小镇的北端,耸立着圣朱利安娜教堂。这是一座由12纪的罗马风格的修道院改建的教堂。据称修道院原本是围绕着圣朱利安娜的遗骸而建,这位公元3世纪的殉道者的坟墓就在教堂的中央。

近千年前的建筑,被坚硬石块撑起过往的岁月,至今还有许多的细节留存,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到达
继续往西行驶,在高速路的左侧出现了高山。在这一带有被称为“欧洲之巅”的3座石灰石山峰,其高度从海拔2444米到2648米。由此形成的占地647平方公里的欧洲之巅国家公园。
不过,我倒是很有点纳闷,就凭这2千多的高度,就成为了“欧洲之巅”?

不过,横亘在比斯开湾之南的“欧洲之巅”,是比利牛斯山脉往西的延续,这一连串陡峭俊逸的山峰被认为是西班牙境内景色最美、最适合徒步旅行的道(乡)路(村)。

当然了,没有体能的我们,只能坐在飞驰的车里,叹息着不复以往,让行走“朝圣之路”和徒步旅行变成大脑中的想象。
当公路来到了大西洋的附近,我们行驶的方向也开始转向朝南,开往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

在到达圣地亚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前往西班牙每个城市都有的家乐福超市,采购我们在圣地之城的吃食。

第二件事,才是带着后备箱里满满的食材前往位于圣地亚哥城南小区里的民宿。这家民宿不错,大家一致认为是我们进入西班牙后性价比最好的一次住宿(一晚6人的民宿只要730元人民币,是最便宜的一次)。

还有,居然在家乐福买到了二师兄的鼻子,如此富有弹性的软糯胶质之物,让我们顿时有了他乡遇知己的赶脚。

在忙碌一阵之后,在“西化”的环境中,开始痛痛快快的大吃大嚼中式美食。

D22,10.31:游览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
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
由于担心“圣地”的教堂会有很多朝圣人,我们在7:30就出发。在停车场安放车子后,穿过还有路灯照明的长巷,天亮之前来到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前。

天主教的历史记载中,虔诚的教徒们深信,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的圣雅各在耶路撒冷死后,被船运送回来并埋葬在了这里。

根据有关学者的进一步研究,认为是在814年将圣雅各安放进坟墓的。接下来,当时的国王阿方索二世又在这块神圣的墓地上建造了一座教堂,使得朝圣者们可以前来祭拜祈祷,由此便形成了圣地和“朝圣之路”。
如今的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以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模样巍然高耸。教堂的正立面朝向西方,前方是一片蛮大的广场。

在这片开阔的广场上,地面上嵌有刻着世界文化遗产标志的石板,还有一块刻着贝壳图标的石板。

当眼前的这座教堂建立以后,朝圣者们便开始蜂拥而至。到11世纪时,围绕圣地亚哥朝圣之路的朝圣行动,成为了欧洲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也带动了圣地亚哥这座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全长约800公里的“朝圣之路”,沿途有古老的城镇和山乡的风景,走在这条路的人们,有传统的朝圣者,还有很多的徒步旅行者。在漫长的几个世纪中,这条融合了宗教、人文和风光的乡野之路,沿途串起许多古老的地标建筑、酒馆、教堂和纪念碑,并以贝壳作为沿途的醒目标志,用以提醒朝圣者的注意,为孤寂的行者指引方向。

从古至今,无数的徒步者们行走在“朝圣之路”上。他们不畏辛劳不惧寒暑,用双脚践行着心中的向往,在行走数百公里之后,终于到达了心中的“圣地”。
在经历了人类风云变幻,历史和文化的变迁之后,这条“朝圣之路”也早已超越了最初单纯的宗教意义,而贝壳也作为被认同的统一标识,演变成了独特的文化符号,与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志同样存世。

据说,伟大的诗人但丁说过,“哪怕只是看一看圣地亚哥的房屋就已经是朝圣了”。有了这样的语录,也就打消了面对朝(徒)圣(步)者的羞愧。不过,还是赶紧进入大教堂为好,可以在肃穆的环境中体会朝圣的赶脚。

这座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是圣地中最宏伟的建筑。经过几个世纪的构建和完善,从原本的罗马式发展到将高耸的哥特风格和艳丽的巴洛克风格融为一体,形成了如今的所谓第四代教堂。
大教堂的主体,采用了传统的拉丁十字式布局,三条长长的拱形殿堂。正中间的一条是主殿堂,在一排排座椅的前端,是最重要的主祭坛。
大教堂的管风琴,安排得较为别致,在主殿的两排廊柱上探出头来,活像一对对天使的翅膀。

在有关的介绍中,在主祭坛中心拱门的主要雕塑,是坐在宝座上复活的耶稣,四位福音传道者、天使和耶稣受难时的器具环绕在他身边。《启示录》中提到的24位音乐家呈弧形坐在天堂王座的四周。基督脚下是圣雅各,在他之下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
虽然有了介绍,可是要想一一分辨人物,却是一件令人烧脑的事,何况这些洋面孔也并不熟悉。

于是只能赞叹主祭坛的精致,还有环绕了主祭坛大半圈的廊柱,也是人物花卉满满的堆砌,可谓竭尽人工之所能。

在主祭坛之下,有一道贯穿的地下通道。在通道的一侧,是安放圣雅各银棺的房间。由于我们来得早,这条通道里还是空无一人,可以慢慢的走进观看。

安放圣雅各银棺的房间,是不允许进入的,只能透过铁栅栏们的缝隙,去看那在十九世纪打造的银光闪闪的圣雅各银棺,同时缅怀他为了信仰而付出的一切。

在大教堂的正中间,从穹顶上悬挂下来一尊香炉。拉动绳索使这尊香炉大幅度的摆动,此时殿堂里弥漫着香炉里散发出的香气。据说这样可以掩盖住那些风尘仆仆朝圣者们身上的气味。
据介绍,如今大教堂有两座香炉,一座是镀银黄铜的,制造于1851年,收藏保护起来。现在悬挂着的是1971年的银质复制品。

在教堂的两侧,还有若干小房间,各式宗教题材雕塑精致生动。这些无论是石雕还是木雕的创作,肯定是融入了制作者全身心的崇拜。

教堂内的宁静与神秘,让人心生敬畏。在庄重而威严的环境里停留久了,不免过于沉重。还是走出来,换一个角度去欣赏教堂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官体验。

雨水浇湿了大教堂的广场,前方的阴霾天空下,宏伟的建筑直指天庭。伟大诗人但丁还曾说过,“去过或即将前往圣地亚哥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朝圣者”。

按照这位伟大诗人的说法,哪怕我们并不是什么“信徒”,可也算是“朝圣者”了。有了这样的称谓,那就应该在这里多溜达溜达,领略细微之处的珍贵,定格每一个瞬间的美好。
大教堂的南门,有繁复的雕刻。

可是细细的一看,却有不少的残缺,并且不是由于岁月的漫漶,而似乎是被重力敲砸后的结果。
如果是这样,那么问题来了,有谁敢在圣地的教堂上动用斧凿?

这处圣地的悠久,还体现在一座据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店建筑上。这座建于1509年的建筑,据介绍是当年提供给朝圣者的落脚之处。

这最古老的酒店,如今成为了高档的宾馆。可是站在正门上的宗教人物们,俯身看着现代化的客人们进进出出。看来,从古至今的住宿者,都能在十二门徒的看护中,得以最安全的身心慰藉。


也许是我们的到来感动了上天,突然圣地的天空中拉出了一弯彩虹。

这道不期而遇的彩虹,仿佛是最好的约定,让我们更有了“朝圣”成功的喜悦。赶紧走上视野开阔的平台,发现这道弯弯的彩虹,两端源起于教堂之外的民居中。

错落有致的红色屋顶间,升腾而起的七彩之虹,是否寓意着,神圣其实也在平凡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