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海外——从南纬八度开始(5)日惹城区

标签:
出国旅行日惹王宫水宫城堡博物馆 |
重启海外——从南纬八度开始(5)日惹城区
D8:6.19,蓝梦岛乘快艇回到巴厘岛,飞机到日惹。入住普瑞潘格兰酒店。
前往日惹
在蓝梦岛的两天很快就过去了,我们将要离开这个听风看浪玩海的美丽岛屿,返回巴厘,再转飞机去日惹。

在信奉印度教的这里,大街小巷到处矗立着巴厘岛石雕。敬神,是当地人们清晨开门第一要务。

我们依然要蹚着海水上船,印度洋天高云淡,水清沙优,脚下玻璃般透明的海水,美得漫不经心。

快艇驰骋在蓝得干净、纯粹、极致的印度洋上。

40分钟后回到了沙努尔码头,约好的包车立马把我们送到机场。

候机大厅带有印度教色彩的天空之门,意义比较明显。

从巴厘岛到日惹,直线距离不到600公里,一个半小时就到了日惹机场。
从东八区的巴厘岛机场飞到了东七区的日惹国际机场,有了一个钟头的时差。
毕竟是爪哇岛上的大城市,日惹机场现代化的造型,呈现出印尼与时俱进的视觉效果。

入住
日惹,是爪哇岛中南部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因为婆罗浮屠,日惹已成为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值得印尼人骄傲的宗教文化瑰宝。
我们入住了含早餐的普瑞潘格兰酒店(Puri Pangeran Hotel),位于日惹市中心,地点不错,将会让我们的市内活动变得更加方便,更趋完美。

这家酒店也有泳池,似乎泳池是印尼宾馆(酒店)的标配。不过,对于泡过印度洋的我们,此刻对酒店泳池已没太大兴趣。

这家酒店的老板娘,居然是个西安人。看来主人也喜好收集些民间的旧物,各式各样的旧门窗整整齐齐的铺开在一面墙上。

酒店里有一套具有当地风格的屋子,三面墙上的一组砖雕,好似民间的一座豪华门坊,精美无比。

同时惊讶的发现,印尼也有砖雕木雕和石雕,并且其精巧程度并不亚于浙皖一带的三雕。

砖雕

木雕

石雕

安顿好了以后,出门觅食。
附近的饭店很早就打烊了,只好去了远一点的快餐店,别无选择只有鸡饭,因为这里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因此穆斯林餐将会在这几天成为我们在日惹的主食。

在酒店的旁边,还有一间诊所。第一次在出国途中进了诊所,花了30万开了药。

D9:6.20,日惹市区游览,看城堡博物馆、日惹王宫、奏乐表演、水宫。
街巷之中
日惹附近有两大世界文化遗产——婆罗浮屠、普兰巴南,大多数游客冲着这两处而来。我们则不仅要观赏令人叹为观止的宗教遗址,还愿意走街窜巷,看看不容错过的日惹人悠闲日常。
风驰电掣的摩托车是印尼街头最亮眼的风景。

Becak车(即三轮车),在东南亚国家很常见,大街小巷都有它们驶过。我们国内的三轮车通常是驾驶员坐在前方,客人坐在后方,这里恰恰相反,客人坐在了驾驶员前面。
据说这种三轮车发明于欧洲侵略者入侵东南亚时期,客人坐在驾驶员后面视线容易被挡住,所以便把客座改在前面,这样一来美景便能尽收眼底。
而我们觉得,这种车的危险性显而易见,如果不幸来临时,最先受到伤害的一定是坐在前面的客人,因此东南亚把这种车也称为“客先死”。
不过,每一种交通工具都有潜在危险,那就看运气了。
(顺便提一句:印尼的交通规则与我国相反,由于它曾是荷兰的殖民地,这里的大小汽车都是右驾,荷兰规定行车靠左,所以这个交规在印尼沿用至今。)

河道两侧房屋简陋(多为铁皮屋面),而鲜花盛开,当地人生活水(情)平(趣)可见一斑。

干净整洁的街巷,家家门口养着绿植。

墙面的涂鸦,很有现代气息。

街区路口,老人客气的和行人打招呼,商贩们沿街摆开地摊式的旅游小商品,和我们在国内看到的物品极为相似,严重怀疑来自义乌。

年轻人的自嗨很随意,街头、地下通道等,都可以成为他们的舞台,前面再放个小盆,“我认真表演(唱歌)您随意打赏”。


城堡历史
常言道:没有英国殖民就没有今天的印度,同样的道理,没有荷兰殖民就没有今天的印尼。
荷兰殖民时期的古城堡,现在已被改建成为印尼独立运动历史博物馆。里面的建筑似乎与当地建筑有所不同。

这个城堡里,留存了当年的荷兰人营房建筑,也留下了几百年前的前膛炮。

馆区的广场上立着几座人像,再现了当年的荷兰人与爪哇人形象。

现在这里成了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群结队的学生前来参观。

王宫排场
日惹王宫,为日惹苏丹的王宫,由日惹苏丹国首任国王于1756年设计并建造,已有260多年历史,其建筑风格集爪哇、欧式为一体。
王宫分为南、北两院。北院不对外开放,因居住着十世苏丹及王族一家,生活场景和办公区域具有私密性,不宜公之于众。
(印尼是联邦制国家,印尼独立以后,日惹依旧由苏丹管制,因此现在王族仍居住宫中。)
南院对外开放,游客们购票后方可进入可供参观的“日惹王宫”。

爪哇传统文化中的守护神雕像,憨态可掬,充满喜感。

四面通透的亭台跟国内亭台有些相似,觉得是为了通风凉快,亭台后面的房屋里则是一间办公场所。

这间屋子里藏着各国瓷器,门口拦着不让进,这位老者在看守。

西洋化的茶具,上面还有皇族的影像,显得古朴高贵。

在几间展厅里,展出了当地的民间工艺,包括印尼皮影的实物。看上去除了刻画的内容有所不同外,其工艺和结构倒是与中国的皮影很相似。

整个王宫规模不大,没有金碧辉煌的装饰。
听说第二天日本天皇要来这里,工作人员不急不忙在布置场地,荷枪实弹的T警四处巡查,好在并没有清场,让我们也能从容不迫地转完王宫。

腰配短剑的这位,并非普通老百姓,而是在宫里服务了三年以上的侍卫。
据介绍,短剑插在前面是对人的警告,短剑插在身后是对客人的尊敬。
在我们的请求后,他拔出了短剑让我们观看,蛇形弯曲的剑身发着寒光。

穆斯林女孩也是蛮可爱的,热情地和我们招手致意。

皇家音乐
王宫里加美兰宫廷音乐表演照常进行,游客观众围坐在舞台周围,静心聆听。

这些民间乐器既没见过更说不上名称,总觉得很像是加上了盖子的铜锅。


演奏者有年迈的,举手之间总是沉稳有加;
年轻人在传承,但“一心二用”,一边敲奏一边看手机。

演唱者似乎年轻人居多,发出的歌声很有诵经的味道。

水宫
从王宫出来以后去了水宫(又称为“水上城堡”)。水宫距离日惹王宫不远,由泳池和宫殿组成的皇家花园,据说是古时国王喜爱的娱乐场所。

水宫和王宫一样秉持了朴实无华的风格,花园式的庭院,精细的雕刻,为水宫增添了富贵之气。

两面高墙围着两个水池,这是水宫的核心区域,以前国王和爱妃们就在这里游泳戏水。

登上门楼,眼前的水上城堡,比起以前所见过的地面城堡小了很多,但不失精致。据说以前水宫范围很大,现在仅剩不大的一片,我们用了不太多时间就逛完了。

这个雕刻非常赞,很有异域风情。

不大的水宫里还有密室和暗道,这种类似伊斯兰清真寺屋顶的暗道造型很独特。

虽然水宫的建筑很有特点,但整体维护水平不算高,有的地方看起来很破旧。

王宫和水宫的门票是腕带式的,验票很方便。

福灵庙
街上居然见到了汉字题写的寺庙,自然要进去看看。

这是一座“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寺庙。
庙堂前的狮子,造型细腻,体态轻盈,装扮得很是全面印尼化。

庙堂内和所有寺庙一样,香火正旺,但一个人都没见到。

福灵庙的旁边有一片教堂群,沿街一字排开,有天主堂和基督教堂。


顶着火辣辣的太阳逛街挺累,赶紧找到当地特色美食“Gudeg”,吃饭喝凉茶。
以为可以点一桌大餐慰劳男同胞缺油少肉的胃,其实还是快餐模式,以鸡肉&牛肉为主,配以豆腐、鸡蛋和不知名的蘸料,奇怪的口味竟然是甜口带点辣,对于不挑剔的我们也是无所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