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2022-11-21 19:52:02)
标签:

旅行

自驾

定襄洪福寺

阎家大院

世界遗产五台山寺院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五台山区,群山连绵。作为佛教四大圣地之一,作为文殊菩萨的道场,在这片山区里云集了许多的寺院,据称有108座之多。五台山有五峰耸立,由于其峰顶较为平坦,便称为五台,有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如果将这五个台顶形成为一个环,那么五峰之外称台外,五峰之内称台内,而台内以台怀镇为中心。

由此,那么便可以将这108个寺院也分为台内和台外。据介绍,台外共有55个寺院,而其中的国保级寺院有:秘密寺、岩山寺、三圣寺、公主寺、洪福寺、佛光寺、尊胜寺、南禅寺、广济寺、延庆寺。

按照计划是先将台外的国保寺院走一圈,然后再前往台怀镇,去看看台内的寺院。

 

连续的闭门羹

    可是,在五台山外围绕行的两天里,在佛光寺的失望之后,又遭遇到了延庆寺(国6)和南禅寺(国1)的连续闭门羹。

    究其原因,无非都是疫情,可是为什么一路走来,却是大部分开门而只有少数闭门。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只能在大门之外观望一回,安慰自己——毕竟还是来过了。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洪福寺

    在连续的受阻之后,便将目光投向附近的定襄县,那里也有几处国保。来到了县城东北方向的洪福寺(国5),这是一座建在七米高土台上高堡里的寺院。

       也迎合了着寺院的名字——洪福齐天,没有让我们失望,洪福寺还是开门滴。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在洪福寺里,一座正殿是金代天会十年所建,门楣上悬挂有“毗卢真境”匾额。寺院内其余的就是清代的了。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悬山顶的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檐下有硕大的斗拱,那补间的斜拱甚至更加的庞大。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大殿内的金代彩塑是该寺的典型代表,佛坛上现存九尊彩塑,其制作在我们一路看过来的许多彩塑中也属于佳作。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在这九尊塑像中,以迦叶的形象最为生动。在那皱纹满脸的扭曲表情中,是在讲述人间的磨难,还是在抱怨西天也有不平。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在佛像的背屏上,彩塑了密密麻麻的各种,虽然不乏精细,可是看上去却感觉乱糟糟的一圈。

    在主佛的背屏上方,还又悬挂着一艘宝船和左右的彩凤。另一个背屏上却是悬挂了手持宝器的一佛八胁侍。看上去,这些零碎的悬挂并不和谐,应该是以后的添足。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阎家大院

距离洪福寺10公里,就是当年的“山西王”阎锡山的故居。这座蛮有规模的阎家大院,如今是第七批国保。

富丽堂皇的进院大门上,有“文沱草庐”四字。这里的所谓“文沱”,指的是定襄的“文山毓秀,沱水钟灵”景致。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阎锡山的这座故居,始建于1913年,历24年完工,建筑得很大很豪。整个建筑群坐东向西,原有近30座院落,1000余间房屋。旧居分为高低的上下两院,下院又分为东西花园。走进入口大门楼,对面是高大的二层楼,为宫殿式建筑,地面全由鹅卵石和青砖砌成几何图案。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再往后走,就是二院。这里的正厅是三间大房,据介绍是供阎氏家族议事及会议使用。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下院的右侧,是在高出约二层楼的台地上建起的上院。在这里分别建有若干个独立的庭院,分别为家族里的各家居住。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在这些院落里,有传统的中式建筑,也有改良后的中西合璧式。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在阎家大院里,随处可见雕工细腻的砖雕。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也常见在坚石上的石雕花纹。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在一进大门的院子里,有一口喷水池,有雕花围栏和细高的中心石柱,均为极好的石雕作品。可惜被当年敲砸得破损很多,十分可惜。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预备当晚住在五台县城里,便顺路去看徐向前故居(国6),不开放。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五台县城里的广济寺大雄宝殿(国5),也不得一见。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前往五台

    一早就离开五台县城,前往五台山的核心地段,去看那里的世界文化遗产——还是寺院。毕竟是早晨的光线,起伏丘陵间的乡村田地林木,格外的鲜亮碧翠。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进入五台山景区,有三个入口。一般从南大门进入,也可从北面的繁峙进山,而我们选择了从西大门进山。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这段进山路,是要翻越大山的。原本想去繁峙琉璃塔(国8)看看,可是不允许自驾车驶入,而只能搭乘朝西台的车。

沿着山路继续深入,不久就看见了远处山谷间的台怀镇,那里就是所谓的台内寺院的集中处。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在五台108中,仅在台怀镇上,就有显通寺、塔院寺、五爷庙、罗睺寺、圆照寺、广宗寺、广仁寺、菩萨顶、慈福寺、三泉寺、三塔寺、寿宁寺。这些寺院,散落在镇子周边的山头上,密集在镇子的内外。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世界遗产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当然就包括了五台山内外的寺院,据介绍有10座寺院属于世界遗产名录:佛光寺、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碧山寺、金阁寺、南山寺、龙泉寺、普济寺。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这些名气很大的寺院,散落在五台山的内外,不过还是以台怀镇一带为最多。那代表了寺院的标志性建筑如白塔和菩萨顶,就处于台怀镇的极其显眼位置上。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我们既没有时间也没有更大的兴趣去一座座的拜访这些著名的寺院,便从中选择了也是国保的几处寺院前往。

 

罗睺寺

罗睺寺被认为是五台山的十大黄庙之一与五大禅寺之一,属于藏传佛教,尤为藏区的信众所崇拜。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罗睺寺(国7)里的建筑,虽然主体皆为汉地宫殿样式,但是有很多的藏式元素。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据介绍,罗睺寺始建于唐代。在那时,罗睺寺是大华严寺(今显通寺)的十二院之一,名为善住阁院。到了明弘治五年时,寺院重建。而现在的罗睺寺为清乾隆五十七年大规模修缮后的留存。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进入寺院后,第一座大殿就是文殊殿,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大殿门楣上悬八正门匾额。据说佛教中的八正为:一正见、二正思维、三正语、四正业、五正命、六正精进、七正念、八正定。在殿前面有几通石碑,还包括了一座用藏文镌刻的。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拥有庑殿顶的建筑,是罗睺寺的大雄宝殿,面阔三间,殿内挂有乾隆帝所赐的两块金匾。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现在的罗睺寺里,除了古老的留存之外,还增添了一些更加浓墨重彩金碧辉煌的附属建筑,充分显示出新时代的有钱。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显通寺

    出了罗睺寺,往西就是显通寺(国2)的牌坊。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来到显通寺,首先看见的,就是大门外的“幽冥钟楼”。这钟楼的下层为石券门洞,供人进出。上层为木构建筑,十字歇山顶,二层三檐。在二层中间的阁内梁上,吊着一口大铜钟,据说重达9999.5斤,称为幽冥钟。钟上刻一部万字佛经。

在钟楼正面的石券门洞额上有震悟大千,意思是幽冥钟的钟声可唤醒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迷茫人生。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显通寺的主体建筑的中轴线为南北向,可是却只能从西门进出,院子里还有头戴斗笠的僧人来回走动巡查。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我们来到的这显通寺,是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据说显通寺为全山寺院之首,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公元69年),初名大孚灵鹫寺。北魏孝文帝时扩建,唐代重修,并更名大华严寺。明初重建,朱太祖赐额 大显通寺

如今的显通寺建筑均为明清时期的建筑,在中轴线上有殿堂七座,分别为观音殿、文殊殿、大雄宝殿、无量殿、千钵殿、铜殿和藏经阁。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通体洁白的无量殿,在寺院内是格外的显眼。这座纯砖构建筑分上下两层,为重檐歇山顶,外檐有砖刻仿木斗栱。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无量殿的内部,由砖券而成的明七间暗三间,内部三个连续拱并列,左右山墙成为拱脚,各拱之间开有小拱门联系。内有平藻井悬空,形似花盖宝顶,殿内中间供有无量佛。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在寺院的后部,有拔地而起的几层平台,上建有金色铜殿和两侧的白色小无量殿,最高处为藏经殿。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金光灿灿的铜殿,据说用铜10万斤铸成的。铜殿宽9尺,深8尺,高丈余,外观两层,内为一室,四角立有四柱。殿内上层四面有六扇窗,下层四面为八扇门。殿内四壁铸满了佛像,号称万佛,殿中央供奉着高3尺的铜佛。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如此豪华的铜殿里,就连地面也铺设上翡翠色的玉石。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只有自由飞翔的鸽子,不识人间的种种勾当,将脚爪下的乾隆年大铜缸不当回事。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菩萨顶

    离开显通寺,沿着寺院东侧的坡地往上走,要去小山顶上的菩萨顶。途中可见较为久远的墙体和铺路石,与周围均是修缮一新的形成差异。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菩萨顶(国2)位于台怀镇西侧约百米高的小山顶端,要走过长长的两侧皆是红墙的巷道。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还要一级级的登上108级石阶,才能到达寺院前那座“灵峰胜境”的牌坊。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菩萨顶的中轴线上,排开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文殊殿等。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作为台怀镇上位置最高的寺院,也吸引来更多的游客,缭绕的香烟,也显示出香客更觉得这菩萨顶拥有格外神奇的功效。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在菩萨顶主轴线东侧的院子里,有两座高大的汉白玉四方碑。碑为方座螭首,高达6米,边长近1米。这二通四方碑均为乾隆御碑,碑文为特别喜欢到处写诗题字的乾隆皇帝的诗作,碑身一面为乾隆的御笔书写汉字,而另外三面分别用蒙、藏、满三种文字镌刻。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菩萨顶除了吸引更多的香客,还能吸引皇帝来写诗,也难怪这座寺院修建得更加豪华精致。其实凡夫俗子与皇帝都有追求富裕的愿望,那么愿意普度众生的诸佛和菩萨,想来也会笑纳这样的豪宅。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塔院寺

    我们在台怀镇的游览,将最后一站放在了塔院寺。其实,塔院寺里的那尊高大上白塔,是整个台怀镇最容易被瞩目的地标,在我们去罗睺寺、显通寺、菩萨顶的过程中,这座体型巨大颜色亮丽肚大腰圆的建筑,时常进入视线,也就提前给它聂了影。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这座耸入云天的佛塔,是塔院寺内的主要标志。佛塔全称为释迦牟尼舍利塔,俗称大白塔,在五台山群寺簇拥之下颇为壮观,也成为了五台山的形象标志。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虽然提前就仰视过白塔,可还是要正正经经的拜访塔院寺。来到“清凉胜境”的大牌坊前,怎么白塔在这里就显得很渺小。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一路往里,经过牌坊、石阶、山门、钟鼓楼、天王殿,来到大慈廷寿宝殿,大白塔就在这座大殿之后。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在大白塔的下层,也有殿堂构造,俗称塔殿,这里面安放有文殊、观世音、普贤、地藏四菩萨和佛祖塑像。按照规矩,要顺时针绕着大白塔行走。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高耸在眼前的大白塔,通高75米,环绕一周有83米。塔基为正方形,塔身曲折多变,疏密相间,方圆搭配。在白塔的腰部,有突出的位置上挂着风铃,据介绍全塔共有252个风铃。每当风吹,叮铛声响成一片。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结束了在台怀镇的寺院游览,看看时间尚早,便来到2公里外的南山寺。这南山寺(国8)始建于元,明嘉靖年重建,据说里面的明代塑像十八罗汉甚好。可惜又是闭门。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于是,我们的正式旅行,从山海关的受阻,到南山寺的闭门,从精心炮制的计划,到随时变动的“没头苍蝇”,最终实现了一个贯穿首尾的“疫情闭门”。

 

结束返回

    在结束了五台山的游览之后,由于山西中部太原和阳泉皆有高风险区,并且寺院已经看得太多了,所以决定立即开始返程。

有几条返程线路可以选择,也可以在返程中顺路玩玩,可是将心仪地点的疫情了解之后,便放弃了一路回家一路玩的想法,还是径直的回家吧。

这让老羊很是郁闷,准备游玩一个月,可是缩水了整整50%。为了安抚老羊,便特意在曲阳县停留,去看了北岳庙(国2)和修德寺塔(国6.

    当晚住在定州,住得很好,早餐也很好,居然还有咖啡。

    然后在开元寺塔(国1)旁停靠,让老羊也看了一下这座中国最高的古塔。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12)五台山的台外台内

  当天,回到了南京,结束了我们的“计划不如变化”的自驾旅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