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走边境到看国保(6)蔚县堡子多

标签:
旅行自驾暖泉古镇飞狐峪摆宴坨 |
从走边境到看国保(6)蔚县堡子多
蔚州留下的古老建筑,以古城堡、古寺庙、古戏楼、古民居为主。这里曾有“八百庄堡”之说,数量多分布广,几乎是有村便有堡见堡则是村。这些随处可见的古堡从建筑形式上分为独门堡、连环堡等,从用途上可分为军堡、官堡和民堡。

可随着历史的变迁,众多古堡在历经岁月沧桑之后,渐渐被风雨侵蚀和人为去除,很多已经成为残垣断壁。如今蔚县的古堡保存较为完整的据称还有300多座,我们要去探访其中的几处。
宋家庄堡
位于县城之南的宋家庄堡,被认为是蔚县古堡中有古文化色彩的村堡之一。在高大的堡门上有一块青石匾额,上面刻有“昌明”二字。在门洞的两侧各有照壁一面,照壁上还留有淡淡的革命宣传文字。堡门上建有一座魁星楼,登楼可以俯瞰整个古堡的建筑格局。

在堡门之后,紧接着就是一座戏楼。戏楼为明代建筑,卷棚顶与硬山顶两勾连搭式,硬山作后台,卷棚为前台,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古戏楼内墙壁有各种精美壁画。戏楼中部开有一通道,平时方便通车行人,如遇有演出,通道上盖木板,前后置木闸板,即可封闭通道形成演出的唱念做打台面。如此的构造,所以这座戏楼又被称为“空心戏楼”。

在这座古堡内,有传统的三大家族:苏、邹、韩,拥有各自的大院甚至镖局。留下的古典建筑大院,院落连环相套,门楼、影壁、窗棂均有砖雕和木刻图案,非常精美。

宋家庄堡的内部布局,为三横一纵的街道,巧合的形成一个“王”字。在位于正北堡墙的高处建有一真武庙,也恰好在“王”字上添加了一点,形成了一个“主”字。

上苏庄堡

上苏庄由于紧靠飞狐峪古道的出口,这里曾经商业兴盛,有客栈、百货、酒楼、骡帮等行业,在堡子的内外建有多座寺庙。在一般村堡的北端,建造的都是真武庙,可是上苏庄的北端却建了“三义庙”,供奉刘、关、张三人。


上苏庄还有一古老的民俗文化活动——拜灯山,据说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
,可以使村庄更加兴旺。在堡子的南端建起一灯山楼,供奉火神。在这不大的灯山楼内,有放置小小油盏的层层木搁架和供人登上放油灯的五层木梯。在拜灯山时,首先要将几百个油灯盏摆在灯楼内的木搁架上,并且可以摆出图形和吉祥字样的造型。然后将浸泡麻油的灯捻逐一插入摆好的灯盏内并点燃。
在夜色里,灯山楼里的点点灯火燃亮,显得红火喜庆,将抚慰庄民的心灵。

卜北村堡

卜北堡有东西两个堡门,东堡门是经过修缮后的老堡门,堡门由砖石砌成,高大而坚固。堡门的石匾雕刻着“卜庄北堡”四个大字,堡门有精美的砖雕和石雕,堡门楼上建有阁楼。

在东堡门的南侧,有一座玉泉寺(国7),在这座建于明正统四年的寺院里,居然有一座高规格的佛殿,顶着建筑屋顶的最高形式——庑殿顶。
据说,卜北堡村是明朝宦官王振的家乡,而王振又是明英宗所垂青的宦官,所以王振能够在家乡盖起了这样足以耀宗光祖的寺庙。

玉泉寺坐北朝南,在中轴线上依次是天王殿和大雄宝殿,这个寺庙看点,除了大雄宝殿的单檐庑殿顶以及外加的前抱厦结构,还有殿内的明代水陆故事壁画。


单堠堡
单堠堡较为偏远,形状也不是规整的方形或矩形,而是个“L”形。堡子有东、南两个堡门,夯土的高大堡门外面砌有青砖,在堡门的石匾上雕有单堠村三个大字。


不过,我们来单堠堡,却是为了看看两根石头旗杆(省保)。在东堡门外建有关帝庙,远远望去高大的两个石旗杆非常醒目,两根旗杆东西相距4米,旗杆通高10米。

旗杆由底座、杆身、杆刹三部分组成,包括底座一尊、杆身两节、杆刹两节。还有两个起连接固定杆身作用的方斗,方斗四面有雕刻,东为“忠心贯日”,西为“义气参天”,斗下四角倚柱子雕花边。杆身有楹联一幅,东联:三分气压吴江冷,西联:一烛光摇汉月明。
这样保存完好的石旗杆尚属少见,更是罕有人来这冷僻地方探望。

西古堡

这暖泉古镇里,最值得看的还是建于明嘉靖年间的西古堡(国6),也是整个蔚县最好的古堡。西古堡属官堡,初建时为独门堡,只有一个南门。到了清顺治年间,又增开一北门,并在南北门各自增建了瓮城,使得城堡的防御更加坚固。

西古堡整个城堡的布局呈方形,边长约230多米,高约9米。由黄土夯制而成的城墙上窄下宽,南北两座瓮城的堡门朝东,城门由砖石砌筑而成,在蔚县的所有古堡中是特别的高大壮观。

从北堡门进入古堡,高大堡门上的石匾遗迹模糊不清,但是堡门里的青石路面上深深的车辙印,却成为了古堡历史沧桑的见证。

进入堡内后,一眼望去就是南北主街,大街两旁是古色古香的商铺。南北主街的东西各有小街巷三条,另外在堡墙下有一条围绕整个古堡一周的小巷。于是整个堡内的建筑街巷格局便呈现出“国”字形,这在蔚县众多的古堡里是独一无二的。

经南北大街进入南瓮城,这里的古建筑很多。围绕着天井般的瓮城,周围古建筑环绕,有戏楼、马王庙、三义殿、观音殿、地藏寺等。

暖泉镇的古民居很多,除了典型的明清时期建筑风格外,还有不少含有引进元素的民国时期建筑。这些有着精美的砖雕、木雕和彩绘的连环院、四合院,以及有高大门楼的讲究商铺,都可以想象当年这里的繁华富庶。

中小堡
在暖泉古镇的“吉祥三堡”中,除了西古堡外,还有北官堡和中小堡。其中的中小堡就在西古堡的东侧,与西古堡紧靠。也许是当年的西古堡也属于蔚县的一线城市,落户不易,于是后来者就在郊区安营扎寨,成立了新区新堡子。



飞狐峪
“飞狐”一词,在金庸的《雪山飞狐》出版后变得出名。可其实这是一条连接蔚县与涞源之间交通的峡谷路,也是从内蒙古高原进入华北平原腹地的一条捷径要道。由飞狐陉穿越太行山,即可迂回至幽州、蓟州的西南一侧,直接威胁皇帝的宝座。

可是这条飞狐陉,必须经过大山之中的一条峡谷,这里两崖峭立,一线蜿蜓,处处是如被刀斧劈割出来的峰岭,古称“飞狐峪”。古人云:踞飞狐,扼吭拊背,进逼幽、燕,最胜之地也。

如今有孟涞线公路穿越飞狐峪。在这约20公里的峡谷中,狭窄处仅有20多米,两侧满是奇峰怪崖。有一根巨石从地面凸起,独立遗世,被称为“一炷香”。

这条古道崎岖蜿蜒,在往昔的战时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山巅的岩壁隆起处,有一圆洞透亮,被命名为“箭眼”,传说为杨六郎的“一箭定三川”的故事,成为途中胜景。

摆宴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