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2022-10-04 20:37:02)
标签:

旅行

自驾

当惹雍错

古象雄遗址

扎日南木措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在阿里一带的自驾线路,除了沿着G317的“大北线”和沿着G219的“阿里南线”外,从革吉县-雄巴乡-亚热乡-帕江乡-措勤县-文部南村-尼玛县的这条线路,被称为“阿里中线”,也是近年来为喜欢另辟蹊径的自驾者所青睐的线路。

我们二百五西游队在走过沿着G317的“大北线”之后,接下来我们就是要走这“阿里中线”文部南村到措勤的一段,然后再从措勤往南,开上G219的“阿里南线”。

 

文部南村

    我们昨天入住的文部南村,是苯教神湖当惹雍错旁仅有的规模较大的村落。在久远的时光中,藏民们便生存在显得如此荒凉的高原上,虽然旁边就是看上去很诱人但却并不能饮用的咸水湖。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不过,就在并不能浇灌土壤的湖水边,却有一片片小块的农田,以高原罕见的翠绿植物伴随着湛蓝湖水。

这是由于当惹雍错的小气候所赐,使得这片海拔4600多米的湖区竟然可以种植青稞和蔬菜,也使得古象雄文明和雍仲苯教能在此萌发壮大,流传着文部南村的生活。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这里田地的灌溉,全靠山泉沿着渠道汩汩流下,浇注着村外一块又一块的耕地。如今的藏族人家,除了传统的农具,还有拖拉机和塑料棚屋等更科学的的耕作方式,可以用在这片上天恩赐的200多亩农田中。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在纪录片《第三极》的一方热土一集中,便讲述了文部南村独特的农耕传统,有兴趣的不妨看看。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古象雄

象雄王国是吐蕃之前在西藏高原雄霸一方的部落国家,而雍仲本教便是古象雄的原始宗教。今天藏族人的习俗和生活方式,有许多也是象雄时代留传下来的,比如转神山、拜神湖、插风马旗、插五彩经幡、刻石头经文、放置玛尼堆等,都有苯教流传的影子。

在有关介绍中,苯教的穹宗位于文部南村南15公里处,沿着当惹雍错东岸的土路即可到达。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在8:30,我们离开文部南村,沿着土路往南,去探寻那古象雄的苯教穹宗。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沿着湖边行驶一段之后,回首看看文部南村,正处于刚刚升出东方山头的阳光照耀中。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前方就是一座凸起的石头山岭。据介绍,那就是当惹穹宗,按照苯教文献的记载,是1000余年前古象雄王国四城五堡的城堡之一。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车子开上高岗,回首再看看当惹雍错,更有一番深远的意味。在苯教的心目中,即使与藏传佛教三大神湖相比,这远在藏北腹地的当惹雍错也是拥有更高地位的宗教神湖。

就从大自然的角度来看,当惹雍错不但是西藏第四大湖,还是仅次于长白山天池的中国最深湖泊。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高岗上隆起了一处石拱门,形似,被认为是大鹏金翅鸟,为象雄文化狮虎穹龙四行的象征之一。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在传说中,象雄的末代国王曾定都于此。但在此看不到任何的城阙遗址,只有一些似乎有点人工的痕迹,让人能够稍稍联系到其扑朔迷离的象雄史上。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在“古象雄遗址”的指示牌下,最显眼的便是漫山遍野的经幡,用五彩斑斓陪伴着圣湖。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就在这处古象雄遗址的坡底下,有几户人家,房舍和羊圈散落。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一位虔诚的老人,从坡底慢慢的走了上来。他一路摇动经轮,在重复着日复一日的习惯,将古老象雄及苯教的曾经延续。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如果从这里继续往南,据介绍还可以沿着湖边陡峭坡地上的土路行驶到当惹雍错的南端达果乡,甚至绕湖一周,顺路看到玉彭寺、斯西寺、达果雪山。

可就算老毕拥有丰富的驾车经验,我们却并不拥有一辆越野车,所以在评估现存的车况和技术后,还是放弃了这样的最后可以吹牛的经历。

 

中线寻路

    今天最重要的也是最有难度的,是要走“阿里中线”文部南村到措勤的一段。可是走怎样路线前往措勤,却有若干的选项。

    首先,如果你只是按照高德或者百度的导航,那么肯定要先回到尼玛县城,再沿着G317G216,往北绕上一大圈行驶500多公里才能到达。

    如果你在导航中选择了骑行模式,那么会得到一条似乎快捷的路线,只要230公里就可以到达措勤。不过,这条路线适合自己的车辆吗?

    当然还可以借鉴前自驾者行驶的经验,从“六只脚”或者“两步路”里下载别人走过的轨迹,然后沿着轨迹行驶即可。

    不过,由于我们只是一辆城市型的SUV,并不具备强悍的越野能力,还需要更多的了解和应变。于是,将奥维的卫星地图放大后仔细的辨认,再结合其等高线图进行判别,在最终有了全程的地貌印象后,开始了我们的中线寻路。

    先沿着当惹雍错西侧的公路前行,这是一条有铺装的路面,可以顺畅的行驶。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在这一路上,当惹雍错南面的达果雪山,处于很显眼的位置上。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当行驶到了当惹雍错狭窄的腰部时,如果继续沿着“六只脚”上的轨迹,前方就是看上去很不好的路况,我们的车子会很吃力。于是,在这里转向,离开当惹雍错往西,进入起伏的山路。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前方进入到砂石泥土路,虽然看上去路况很差,可是在老毕的驾驭之下,我们的车子还是行驶得很顺当。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在穿越过一段山谷道路后,进入到开阔的草原之中。从卫星地图上看,是处于几个大小湖泊与北部山地之间的平坦地带。

    在这一段地带,并没有明显的公路路基,而是散落在草原上的多条车辙印。虽然这些车辙印似乎乱糟糟的铺开,可却有一致的方向。所以,可以选择其中较为平坦的车辙印,跟随着往前。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前方,出现了一块似乎从天而降的指路牌。随着指路牌指出的两个方向,车辙印也分别通往左右连个方向。

    按照从“六只脚”里下载的轨迹,应该往左;可是根据卫星地图上地貌的判别,似乎应该往右。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有些踌躇,便来到了位于指路牌正前方的一处居民点问路。热情的藏女,讲着不流畅的汉话,指出了我们应该前往的方向。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并且还热情的骑上了摩托,在前方给我们带了一段路,走上了一条捷径。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在一个不大的湖泊边,遇到了来自拉萨的车队——四辆牛头的越野车。他们很娴熟的在湖边摆下了野炊的场面,安排包车的游客午餐。

在气味的刺激下,我们也开始了“屌丝”野炊——自热饭。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在拉萨车队的指点后,更明确了前方的道路——车辙印。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沿着大多数车辙印的方向,也就是开上了正确的道路。

    不禁想起了09年走大北线的过程,那时的“大北线”道路,也就是与眼前一样的车辙印路。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扎日南木措

作为西藏第三大水域面积的扎日南木措,由于距离主要公路干线较远,便铸成了最容易错过的大“错”。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在历史上,扎日南木措拥有比今天还要大出23倍的面积。可是在沧海桑田之后,湖面高度已下降了百米之多,在卫星地图上便能看出那一条条的湖水退缩留痕。

不过,对于不惧一错再错的自驾者来说,“阿里中线”的扎日南木措却是成为了途中不可错过的亮点。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在湖水北岸的中部,隆起了一座约300米高的木若峰。开车上去,便有栈道可以登到顶部的观景台,放眼望去是满眼的壮阔。远方的雪峰一线洁白,眼下的湖水分成了深浅各异的蓝色,大地的土黄色则围绕出婀娜的曲线之美。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离开蓝色湖水后,再沿着车辙印行驶约20公里,就可以回到有路基被硬化的公路上。再行驶不远,便到了措勤县城。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在藏语中,措勤的意思就是大湖

在几年之前,措勤还处于很少有游客的状态,接待设施很少,住宿一夜居然要500多元。可如今作为“阿里中线”与即将开通的“新藏二线”G216上的关键节点,现在的措勤已经好了很多。

 

人生最高

    在海拔4700米的措勤住了一夜,第二天沿着G216往南,要前往G219上的萨嘎。

    在这条路上,再次的“错了又错”。不过,这几天里在出现了很多的错后,我们对于“一再出错”已经麻木。唯一让老毕老羊觉得“错不可当”的就是不该去纳木错,尤其是要不菲的门票——那么错。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其实,在西藏的每天,随时都会有美景入眼。有山川的浩大,有颜色的纯粹,有天地间的坦荡。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还有牧羊女和羊群。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来到了海拔5566米的桑木拉达坂,这里的山形地貌看上去并不出众也不险峻,可却是目前中国公路(一般民用公路)的最高海拔点。

也就是说,如果你并不登山,这里就是你能够达到的人生最高点。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不过,我们并不满足于这5566米,还挣扎着跳了起来,将自己的人生最高点又增添了1米——5567米。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达格架喷泉

    在越过桑木拉达坂后,再走不远就会看到公路左侧的河谷里飘升的白色雾气——达格架喷泉到了。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在这片海拔5080米的高原上,地下的高温压力将热水喷发,在激起出一人过高的水柱之外,还将热力变成飘摇的雾气。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据称,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热喷泉群。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源自地下深处的高压热水,也带出了蕴含的各种矿物质。虽然水色清纯,可是沉淀凝结之后,却有了红白各色。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就在温度颇高的喷泉旁,还流淌着一条小河。河水属于冷静的常温,伴随着热情的喷泉。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从达格架喷泉继续往南20公里,就开上了G219国道。在此右转往西前去萨嘎,接下来就是经典的阿里西线和新藏线了。

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0)阿里中线

    在萨嘎,遇到了老暗和仙人,他们也是同样的路线去新疆。晚餐畅饮后各自叙述前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