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定制的旅行(十)苍岩山石头村古驿道

标签:
旅行自驾苍岩山于家石头村井陉古驿道 |
全新定制的旅行(十)苍岩山·石头村·古驿道
每每进入天冷时节,河北的雾霾就应时而至。我们进入河北的第二天,就见识到了雾霾的“橙色”警报。
在从赞皇前往苍岩山的路上,满眼的迷蒙,就算是到了山间公路的高处, 1公里之外就变得模模糊糊了。至于8点多钟的太阳,也只是东方惨白的一个圆团,使得天色只有淡淡的红晕而不是明亮。

苍岩山


在关于苍岩山的介绍中,往往会提起苍岩三绝,就是“桥楼殿”、“白檀树”和“古柏朝圣”。
其中的“白檀树”,往往生长成较为怪异的模样,有的树根裸露盘抱巨石,有的树干洞开缺皮少心,许多树龄均在百年以上,最古老的据称有千年的树龄。



福庆寺

怀着敬畏之情,在灵官殿前转身,来到下方拱券支撑的桥面。这里有座重檐歇山顶的楼阁式建筑——天王殿(也称小桥楼殿)。

天王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殿身上下檐均有斗拱,拱头雕作有龙、凤、象,造型各异。殿前后出廊,外檐柱与栏额间有透雕云龙雀替。
据立在天王殿的金泰和二年《苍岩山福庆寺石桥记》碑文载:桥与殿同时建造于金代大定年间,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

在天王殿的东侧,便是苍岩山的最绝之作——“桥楼殿”。一座拱桥凌驾于两面峭壁之间,仰视蓝天狭窄,俯首一线深渊。
这座敞肩拱式石拱桥,桥上还建起一座楼阁,楼阁内又有佛殿,这样的桥楼殿合为一体,凌空在深渊之上,真是绝无仅有,好似图画仙境,被认为是中国三大悬空寺之一。

这桥楼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四周出廊,是一座重檐歇山顶的楼阁式建筑。但桥楼殿及石桥,创造于何时,已无文可查,现存最早清康熙六年的《重建苍岩山桥楼碑记》上,有“不知何时许建桥梁于两壁之间”和“迩来偶遭火劫,顿成灰烬”的文字。
现存的这座楼阁,则是康熙年被火焚毁后重建而成的。





在“桥楼殿”之东,还有一座天桥,横跨两崖之间。这座石拱桥,为民国25年所建,可以将游客分流,避免了全拥挤在“桥楼殿”那里。



沿着山崖栈道,一路经过梳妆楼、关帝庙和藏经楼。

待沿着崖壁转过一个弯,眼前又是公主殿和大乘妙法莲花经塔,两座青灰色的古朴建筑之后,却突兀出一座浓妆艳抹的琉璃瓦屋。

苍岩山不乏裸露的绝壁,而绝壁上也不乏挺身而出的翠柏苍松。苍岩山的三绝之一“古柏朝圣”,就是这些扎根石缝顽强生长的崖柏,它们千姿百态,生长于悬崖峭壁之上。

这里有全新建造的“南阳公主庙”,附会着许多忽悠动人的传说和生意。


挂壁路
在从苍岩山前往于家石头村的途中,居然又遇到了一段挂壁公路。这段挂壁路,也是S202省道中的一段。

这段挂壁路(平涉挂壁),以两段隧洞穿过一片崖壁,两段隧洞各百余米长,一段有4个侧窗,另一段是6个侧窗。洞内壁为开凿过的岩石面,凹凸不平,路面为柏油双向双车道,可以正常行驶。

看来,在太行山一带,恐怕还有更多的挂壁公路,只是名气不大不为人所知罢了。
石头村

于家石头村的高档豪宅,当然不会全部用土产的石头,而是要用青色的砖块,就算是石块也要雕凿得整齐端正。






位于村东口的清凉阁,是于家村的标志性建筑。这座清凉阁突出在村口之上,与旁边的石头墙石头拱门石头路浑然一体,很有震慑之感。

这座清凉阁,是一座三层的楼阁。据介绍,整个楼阁不打根基,不填辅料,纯粹以天然岩石为基础,以块石逐层堆砌,石料粗粗凿平,一派粗放古朴之态。




古驿道
由此,这条位于井陉白石岭附近井陉古驿道(国6)的遗迹,也被命名为“秦皇古驿道”。

二千年前就开始碾压在石块路面的车轮,硬生生的将坚石打磨出两条深凹的车辙印。

古时称五十里为近郊,百里为远郊,而“鄙”是距国都有五百里。





可在只有百多年的变迁后,风驰电掣的高速路却带来了将古驿道变为景点的游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