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书的人无处可逃

(2006-05-30 13:45:38)
昨天晚上到北师大那里买书,那个熟悉的书店没了。
沿街找了很久,确实没了。
看来开书店真的不挣钱,要不英国那个查令十字街84号的书店现在也没了啊。

最后在一个叫学而雅的小书店,买了一大堆的书。
真可怜那些写书的人们,吃着馒头米饭,写出了一本又一本的书,里面全是思想啊。
但是开书店还是赔钱。
于是加劲的买,最后一算帐,真他妈贵。

服务员把堆在货底的看上去就高深莫测的书,一一搬出来,连连夸耀这些书卖的好。
去你大爷的,卖的好的书堆成货底?
但还是买了,看着就喜欢,想想那些高深莫测的作者,思想家们,小资们,拼着时间,生命,费尽心机的琢磨,一个字一个字的敲出来,还得搭上十几年的教育,几十年的生命体验,一点一点积淀的思想,然后版式设计,印刷,发行,经营出版社,才换来店面上这些书们,还不一定有人看。悲哀啊。

如果有一亿人象我这样装门面和爱书并举,那写书的人该多幸福啊,每天还不吃香的喝辣的。

因为买书的人太少了,那个一直在查令十字街84号邮购二手书的纽约老姑娘和店掌柜的通信录,才成了一本宝典。

那个位于英国查令十字街84号的二手书店叫马克斯与科恩书店,那个没成名的老姑娘叫海莲,后来她把那些信件出版了,于是也出了名,那个通信集子成了全球爱书人的圣经。

“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它良多。”海莲写道。
因为没钱,海莲一直没有机会去那里感恩一下。
是美国欠海莲的,这么牛逼的一个国家,居然养不起一个读书的老姑娘。虽然是战争年代,但那个年代造出了两个叫“小男孩”的原子弹啊。

后来许多人去了伦敦,但那里已经成了一家酒吧,地址也已经不是84号了。
那本书大家都知道,书名就叫《查令十字街84号》。
关于那本书的内容,我就不介绍了,买本书或者上网查一下,一目了然。
对了,书的后面还有老六写的书评。
据说老六还保存了一本原版书,虽然他不一定看得懂原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