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头痛击,防患于未然
(2015-12-06 12:35:03)
标签:
孔令谦孔医堂孔伯华疾病预防 |
分类: 养生知识 |
也不知道是哪位高人创造了“化灭”这样两个字。单从字面上理解,化该是一个过程,譬如锅中煮水,水温渐渐升高并不是一下子到达沸点,而是一定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居家饮食蒸馒头也是如此,决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熟了的,我们将这个渐进的过程,称之谓“化”,至沸点时则是变了,因此又有变化之说。《黄帝内经》中对于疾病的预防重点,就是告诉我们,疾病在“化”的过程中就要尽早采取措施,从而使人体阴阳气血相对平衡,不至于真病,不至于变,因此经文中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而对于化灭,是不是因化而灭呢?譬如重症、危症或是元气耗尽之人,阴阳两绝,也就是灭了。
疾病早治疗谁都懂,因为这是很浅显的道理。但就是在这浅显中,一定要熬到比较深奥了,自己弄不明白了,才去医院就医。岂不知自现代医学引入我国后,加之缺乏严谨的知识普及以及现代医学的疾病医学模式,因而将人们的观念模糊了。也就出现了非要等到病了那天,才要去医院,还要找最好的专家,还非要百分百治愈,这又怎么可能。
也难怪,有些健康问题是现代医学无法解决的。譬如头痛,去医院检查,查不出原因,影像检查脑袋里也没有长任何东西。多数人继续忍着头痛,心里却释然了,因为我没病。其实造成头痛的原因太多太多,譬如上火,无论是心火、胃火还是肝火,都会引发这一症状;而现代医学又无上火量化检验之手段和指标,故而无法判断,也就无任何治疗之办法,除非给些镇痛药而已;再譬如肝气串,这在中医中本很好解释,肝气郁结吗,生气生的,针对这样的情况,一般几剂药下去便可消除症状。而此等症状,若以量化检查化验也许无任何之异常,同样是无药可施,直等到影像或化验出问题了,看到里面有东西了,也许是囊肿或是肿瘤,这已经是器质性变化,治疗自然就难,若是恶性肿瘤,不灭才怪。
你的健康你做主,中医给出的模式不但有针对疾病的治疗方案,更重要的是,因其是健康医学模式,还可在疾病形成前即给予迎头痛击,防患于未然。肝气串虽只是症状,迁延时久,必会积渐成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