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比看病更重要
(2015-12-02 09:50:55)
标签:
孙立彬孔医堂宁波馆孔医堂中医孔令谦孔令誉 |
分类: 感悟随笔 |
沟通比看病更重要
孔医堂
最近一直有人问我,我微信里一直说的上工坊到底是做什么的?我的领导也一直问我如何能够让客户直观的了解到业务跟个人健康的关系。琢磨了很久,一直难以找到一个比较直观的切入点,直到跟一位朋友在不经意的一次聊天中,却突然让我找到了灵感。
朋友问我,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感冒后第一位的选择就是西医?而明明外感疾病的治疗中医是很擅长的。他给我举了一个例子,他同事的孩子同样的感冒在医院花费是上千元,有时甚至更多,而这次找了我推荐的中医大夫,药费才几十元(挂号费除外),而且病程也大大缩短。如此差距,为什么很多孩子的家长依旧喜欢挂吊瓶和抗生素呢?
我告诉他,原因诸多,大原因这里不讲了,但有两个直接原因。一是我们中医从业者良莠不齐,二是大家的观念问题。在大家的习惯性思维里,西医是治疗疾病的,中医是调理身体的,中医慢,西医快,正是由于大家的这种观念,才导致了对中医的误解。其实中医最精华的东西并不是中药和所谓什么秘方,而是对疾病过程认识的理念,好的中医大夫对外感疾病的治疗应该像是一位运筹帷幄的将军,可以通过不同的战局运用不同的兵种来御敌,所以可以有不同的战术,也就有了相对好的疗效,这就是中医所言的辩证施治和因人而异的道理。
那么是不是一个好的中医具备这些就足够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当病邪侵入我们人体后,帮助身体奋起御敌,这在中医里其实并不是高明的,更高明的医生应该是让病邪远离人体,御敌于千里之外,御敌于身体之外,才是真正高明的。
或许很多人会问?如何才可以做到这点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很多来看病的孩子,在治疗后我都会告诉孩子的家长,回家后要仔细观察孩子的舌苔或手心的凉热程度,因为这是反应孩子体内饮食是否平衡的一个金指标。如果这些发现异常,那么说明人体里人民内部矛盾尖锐,如果身体外部再有风吹草动,内外夹杂,身体立刻就抵抗不住了,里外都要照顾,抵抗力疲于奔命,当然表现会很重。而假如身体内部平衡,即使有外感的因素,也会很轻,因为身体内部一致对外,这是因为外因要通过内因发生作用的结果,这个道理跟治国的道理其实一样的。
很多家长了解了这个理念后,自然也就成了高明医生的角色,而这个御敌于身体之外的理念就是上工的理念,用中医的术语来说就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这也是我们建立上工坊健康会所的初衷,也由此明白令谦师兄的一番苦心和睿智。
您有兴趣吗?如果有兴趣的话,请把您关心的健康话题告诉我们,我们会以健康沙龙的形式跟大家交流,我们希望能给您传递健康理念,共享幸福生活!(作者:孙立彬,孔医堂中医师,著有黄帝内经经络养生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