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躁辩证

标签:
健康孔医堂三里屯孔伯华学院阮劲平张绍才 |
分类: 中医辩证 |
烦躁是一种病态反应现象,从中医角度理解,其定义为:“心中烦热谓之烦,手足躁扰谓之躁。”只烦不躁在温病中属于内热不是很重,而躁者属于热象较重的表现。
在温热病中,烦躁证多为表里俱热,并伴有口渴,大便秘结,高热甚至神昏谵语等临床症候表现,脉象也多为滑数,此时治疗或调养适宜表里双解,中药方剂则相应配以双解散,三皇石膏汤,竹叶石膏汤等均为对证之方。也有身无大热现象,烦躁不安,四肢厥逆,脉按之无根,沉微数急,此为阴盛格阳,阳气欲脱之证,属于及其危险之象,须四逆汤急救回阳。
临床中常可见到按现代医学命名属于神经官能症者,其表现出的烦躁与此大不相同,神经官能症以中医理解及就临床中多数患者情况分析,其证多属于肝肾阴虚,多因精神过度紧张,或过度疲劳,或长期忧郁,或因暴怒而致发病。因此调养和治疗上滋补肝肾,兼顾清热以及稍加镇静安神之品,每每能够获得满意之效。
此证有虚实之别,实证多因肝热扰动心包,治宜镇静安神;虚证多因心血不足或肝肾阴虚,治疗采取补气养血和滋补肝肾为主。
生活中尚见一种烦躁,与上述两型或有根本之区别,属人格分裂型,无药可治。
http://i.creativecommons.org/l/by-nc-nd/2.5/cn/88x31.png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2.5中国大陆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本博介绍之所有养生方法及中医验方,并不完全适合所有人,凡属药物,均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