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伯华影视创作素材一(孔伯华的启蒙教育)

(2014-04-05 22:22:28)
标签:

孔伯华

孔伯华学院

孔令谦太极

孔医堂

四大名医

文化

孔伯华出身名门望族,系“至圣先师”孔子第六十二代衍圣公孔闻韶的第二子孔贞宁的后裔,孔子第七十四代孙。在他之前,祖辈大多世代为官,曾祖父孔昭慈曾任台澎兵备道,后仰药于台湾彰化文庙,谥刚介公,于立功之地建祠。祖父孔宪高于光绪八年(一八八三年)中进士,诰授中宪大父,先后于直棣的新河、新城、衡水、丰润、栾城、邯郸等地为官。孔伯华的祖母乃是光绪时的内阁大学士徐桐之女。孔伯华的父亲孔庆铣也曾中进士,为候补知县。

孔伯华出生在书香门第、官宦之家,所受到的诗书礼仪、琴棋书画方面的熏陶自然胜过寻常人家。长辈们对孔伯华的教育十分重视,除了家长亲自施教,还在他六岁时便送入私塾,熟读四书五经,学礼孔孟之道。孔伯华自幼博闻强记,对于各种典故,信手拈来,绝无谬误。早期的启蒙使他具备了深厚的国学根底,也为他日后研习医学古籍,终成一代大家打下了基础。

孔伯华工于书法,写得一手好字,临证所书的处方,字体俊逸清秀,笔势潇洒。有时兴之所至,喜将“颜柳欧赵”四种字体换着用,不少人以收集到他亲笔所写的方子为趣。他极爱兰花,闲时也常和人吟诗作对,濡墨丹青,终其一生,都体现着中国传统文人的淡然俊逸。

孔伯华虽出身官宦世家,却生性淡泊,不慕荣利。虽然他有很高的文学和史学修养,也喜欢和人谈经论史,但从未打算将一生花费在追求金榜题名上。

祖父孔宪高对孔伯华的一生影响甚大。孔宪高不但精于文史,而且熟读《黄帝内经》、《神农本草》、《伤寒论》等医学著作,对于岐黄之术颇有研究。

孔伯华的母亲体弱多病,又经常随家迁徙,因此常有不适之时。有些地方偏远荒僻,缺医少药,全靠祖父代为诊治调理,家人平日有病,也不须另请医生。孔伯华幼年最大的乐趣,就是跟随在祖父身边,看他开方抓药,自制汤剂,祖父也乐得将自己的医术教授给他。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孔伯华自幼就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