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承思路之我见
(2011-05-10 12:11:50)
标签:
杂说中医传承中医继承教育精神杂谈 |
分类: 感悟随笔 |
前些日与好友观涛聊起中医药传承之思路,并一一记录,今得闲暇,依次梳理,遂始清晰。
围绕中医学传承两个重要载体——中医古籍文献和名医名家开展保护、继承性研究,将传世典籍中所蕴藏的中医经典理论和技术转化为中医原始创新的知识服务源泉,将口传心授的心得经验提升为学术思想和理论,为中医科研、临床、教学和产业开发提供支撑和指导。由此导出两个研究方向,也是当下普遍依据的,其分别为:
研究方向一:中医古籍整理与知识服务(今日中医所有均可在古籍中找到痕迹,因此中医是具历史传承特色的)
研究方向二: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传承(所谓临床经验经整理就是医案,实乃前人试验之记录,且直接以人为试验对象,而非猫、狗、耗子等)
感言:
假若当年张仲景、叶天士等临床大家,能有一支录音笔、一个摄像机紧跟其身,记录下其诊治、思考、带教的全程,留下如同释家的“如是我闻”、儒家的“子曰”,该是何等珍贵!而在中医师承领域,通过对一位临床大师之录音(录像)全纪录的编辑出版,《师承讲记》系列(相当于不定期杂志式的系列出版物)将为每位中医学人奉献原汁原味、现场实录的“如是我闻”。
为了让读者亲身感受“临床家风范”,可以记录和出版当代临床家不同时期“连续不间断、完整不删节”的《临床现场完全实录》(比如连续抄方30天),相当于让读者“亲自待诊抄方,感受真实之现场再现”。医界的人都知道:很多专家是没有胆量把自己的诊疗全程,完全透明地让同行观摩和评议的!而敢于把诊疗现场完全透明地进行公布,是需要艺高胆大的“临床硬功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