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目养生浅谈
(2009-02-14 15:59:40)
标签:
养生央视春晚春节赤壁孔伯华医馆80后中医杂谈梅兰芳巴以冲突健康 |
分类: 国医学堂 |
明目养生浅谈
明目方曰:“一省读书,二减思虑,三专内视,四简外观,五旦起晚,六早夜眠。凡六物,煞以神火,下以降气,蕴以胸中七日,然后纳诸方寸,修之一月,近能数其目睫,远视尺箠之余。长服不已,洞见墙壁之外,非但明目,乃亦延年。审如是而行之,非可谓之嘲戏,亦奇方也”,上述这段话出自《祐山杂说》中。
所谓“省读书”,并不是叫你不要读书,其内涵是指要讲究用眼卫生,使自己的眼睛不要疲劳过度,这便是不要过度。但在今天以此延伸下去,似乎还存在更深一层的涵义。是否应当是擦亮自己的眼睛,以明辨真伪呢?我以为我们大家自己思索。说到真和伪,人为的东西为造作,属于非自然,就成了一个“伪”字,与之相反则是自然,养生则应该自然而然。
养生首先就要做到“劳”和“逸”均不要过度,从儒学文化角度来看,是“取其两端,不偏不倚”而道中庸了。古人说:“肥肌肤,充肠腹,供嗜欲,养生之末也。”这是指得过逸,其实过劳同样不好,过劳有过劳死之说。中医讲究阴阳平衡,因此养生也要讲究阴阳平衡,什么是阴阳平衡呢?从劳逸上而言,就是劳逸结合,始终处于一种机体的动态平衡。
众所周知,养生首务在于养心,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任何养生保健方法均为徒劳。我国历代养生家将精神调养作为养生寿老之大法,如《淮南子》有“神清志平,百节皆守,养性之本也”。太极拳运动中讲究调精、调气、调神,其根本就在于心神静养。《内经》中提出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的养生思想,其主旨是使人精、气、神内收而不外散,保持人体形神合一的生理状态,有利于促进健康,气血流畅,达到有病则治,无病则防的目的。这便是“减思虑”与“专内视”的要义。
太极拳功法中有站桩之法,它要求我们“眼观鼻,鼻观心,心入定”。这是专内视所表现出来的内涵。要做到这一点,减少杂念,心无旁骛,降低外界影响就要做到简外观。因为外界的感官刺激往往是引起我们强烈欲望的重要因素之一,其负面作用或使人私欲膨胀,或欲望无穷,或在情绪上导致忧虑、失望、苦恼等不良反应,作用到人体则会致病,因此在生活中,可见“简外观”是何等重要。
至于“五旦起晚,六早夜眠”,这是日常生活起居的学问,《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论之甚详,其主导思想主要是告诫我们,日常生活起居要与春、夏、秋、冬四时相应,即天人相应,但此等处之“天人合一”,实在是仍存在一个“知行合一”的涵义,读者切不可呆板理解古书。所谓“知行合一”,知为求识,行为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