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先父孔少华治疗无名高热医案两则

(2008-11-27 10:13:08)
标签:

孔伯华医馆

孔少华

孔令谦杂谈

养生医药浅说

名家研究室

杂谈

医案:阳明热盛案

刘某  男 7个月

一月前感冒,发热,吃西药退烧药、消炎药后稍仍不退,反致药物过敏,全身起红色皮疹,后又出现两次心衰,经抢救脱险,持续高烧一个月,经骨穿检查均无异常,后经人介绍来诊,症见:发热39度,口唇红赤,精神上可,咳嗽有痰,不易出,全身红色皮疹,指纹深紫,仍在风关。热仍在阳明气分,仍宜清解。

处方:生石膏10克(先煎) 薄荷3克 地骨皮5克 霜桑叶5克 杭菊花5克  金银花7克 青连翘5克 鲜茅苇根各10克 全蝉衣5克  条黄芩7克 全瓜蒌10克  杏仁泥5克 滑石块8克 羚羊镑1克(先煎) 紫雪半支分冲  二剂

复诊:药进一剂后高烧即退,现症仍见咳嗽,皮疹未退,上方加净蛇蜕5克、桑白皮5克、川贝母3克、白蒺藜5克 又晋五剂,痊愈。

按,此例其实就是一例简单的太阴风温外感,然治不得法,表邪未解,里热未清,此小儿体内热偏盛,而且兼有湿邪,西药虽消炎退烧,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儿体内之积热,而且此小儿尚有药物过敏的问题,这种药物过敏或与患儿体内有湿热有关,而且药物过敏也可能是高热不退的原因之一。患儿虽发烧一月,且曾经出现两次心衰,但来诊时,体质尚可,热仍在阳明气分,其全身红色皮疹乃是药物过敏所致,原因是体内有湿气,并非热入营血,故仍以清解阳明为主,白虎银翘桑菊同施,薄荷、地骨皮以退热,滑石利湿,内热偏盛,又加羚羊、紫雪,咳嗽有痰,痰热蕴肺,加杏仁、瓜蒌、桑白皮川贝母、,皮肤湿疹,加蝉衣、蛇蜕、白蒺藜,方证相对,故能使一月之高烧,一剂而退,数剂而愈。

 

亦有里虚湿热兼有外感风温者,不宜用生石膏者,如郑案:

郑某 男  58岁

素体湿热,体胖,两年前曾因心梗做搭桥手术,平时动则气喘;又患较严重的痛风,每饮食不注意,或变天,或外感则下肢红肿疼痛,痛不可忍。此次发病因于外感,发烧十余日不退,伴痛风发作,左膝关节红肿发热,剧烈疼痛,血尿酸高,胸闷憋气,咽喉疼痛,舌苔黄厚而腻,脉象洪数中空,左寸沉,输各种消炎药、退烧药高烧依然不退,吃西药退烧,药后大汗淋漓,烧退,而周身虚乏,二三小时后高烧必复起,此心气阴不足,湿热内蕴,兼有外感,发汗伤阳,不可大发汗,白虎亦慎用,先拟清解:金银花15克、青连翘10克、薄荷5克、地骨皮10克、生知柏10克、条黄芩10克、霜桑叶10克、杭菊花10克、鲜苇根30克、滑石块15克、白通草5克、全蝉衣10克、大青叶15克 、嫩桑枝30克、丝瓜络10克  二剂

傍晚吃上药,觉身上微微汗出,至半夜烧已退,后未反复。并配合吃秋水仙碱排尿酸而膝关节红肿热痛消失。此方以桑菊银翘加减,方中桑菊薄蝉辛凉解表,银翘青芩解毒清热,薄荷配地骨皮以退热而不伤阴,蝉衣配大青叶解毒利咽,生知柏配滑石块、白通草清热利湿诸药配合,辛凉清化,不伤气阴,故一剂热退。

此例患者素体湿热,痛风时作,而且痛风发作时常伴发热不退,此发热多由于内热升腾,同时受时邪外感引发。又此例患者因做过心脏搭桥手术,心脏功能极差,发热则喘憋不得平卧,脉洪大中空,左寸沉,以前治疗,住院吃西药每迁延多日发热不退,而且西药退烧药发汗力强,服后大汗淋漓不仅伤阳且反复不愈,此患者心气阴两虚,不可大发汗,内热虽盛,白虎汤辛凉重剂亦当慎用,而此方辛凉清解,以桑菊、银翘辛凉轻剂、平剂为主,退热时微微汗出,且能收到烧退不复之效,可见中药退烧远较西药安全有效。后每有外感发热,必以此方加减,多能一剂烧退、喘平。又体会治疗此例痛风时,中药对于排除尿酸消肿止痛的效果是有的,但不及西药秋水仙碱起效快,故痛风发作时宜中西药配合治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