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论今说202
(2022-06-12 10:26:53)
标签:
杂谈佛学教育历史文化 |
如是思惟已,生心破僧,得五百弟子;舍利弗、目揵连说法教化,僧还和合。尔时,提婆达多便生恶心,推山压佛,金刚力士以金刚杵而遥掷之,碎石迸来,伤佛足指。
这样思考完毕,于是想办法破坏了佛陀的僧团,获得了五百个弟子;舍利弗、目犍连想办法教育他们,五百弟子又回到僧团。那时,提婆达多怀恨在心,在山上推下石头害佛,金刚力士飞来金刚杵将石头砸碎,只有一些小石头伤到了佛陀的脚趾。
华色比丘尼诃之,复以拳打尼,尼即时眼出而死,作三逆罪。与恶邪师富兰那外道等为亲厚,断诸善根,心无愧悔。复以恶毒著指爪中,欲因礼佛以中伤佛;欲去未到王舍城中,地自然破裂,火车来迎,生入地狱。
华色比丘尼发现了提婆达多的恶行,于是呵斥他,他又用拳头打比丘尼,比丘尼当时眼睛崩裂而死,作下了三逆之罪。然后又与邪师富兰那等外道交朋友,断掉各种好的基因,心中毫无悔恨。还把毒药放在指甲里,想要礼拜佛陀时毒害佛陀;正赶往王舍城时,突然地面裂开,过来一辆燃烧的马车,载上他直接去了地狱。
提婆达多身有三十相,而不能忍伏其心,为供养利故,而作大罪,生入地狱。以是故言利养疮深,破皮至髓,当应除却爱供养人心。是为菩萨忍,心不爱著供养恭敬人。
提婆达多已有三十种变化,但却不能调服自己的心,为了名闻利养,而犯下大罪,生身入地狱。也因此,说名闻利养就像脓疮,能破坏皮肤直达骨髓,应该除掉喜爱供养人的心。心不喜爱供养和恭敬的人,就是菩萨忍。
复次,供养有三种:一者、先世因缘福德故;二者、今世功德,修戒、禅定、智慧故,为人敬养;三者、虚妄欺惑,内无实德,外如清白,以诳时人而得供养。
再者,供养有三种原因:第一、前世因缘的福德;第二、今世功德、因勤修戒定慧而受人敬仰;第三、虚伪狡诈,表面清白,用谎言欺骗获得供养。
于此三种供养中,心自思惟:“若先世因缘勤修福德,今得供养,是为勤身作之而自得耳!何为于此而生贡高?譬如春种秋获,自以力得,何足自憍?”如是思惟已,忍伏其心,不著不憍。
在这三种供养中,可以用心想想:“如果是因为前世勤修福德的因缘,现在获得供养,这是因为勤劳而得,有什么必要产生贡高我慢?就像春天播种,秋天收获,自力更生,何故傲慢?”这样思维后,调服自己的心,不执著不傲慢。
若今世功德故而得供养,当自思惟:“我以智慧,若知诸法实相,若能断结,以此功德故,是人供养,于我无事。”如是思惟已,自伏其心,不自憍高:“此实爱乐功德,不爱我也。”
如果是因为今世的功德而获得供养,应该想想:“我用智慧,获知事物的真相,能断除烦恼,用这样的功德获得别人供养,跟我有什么关系。”这样想完了,调服自己的心,不再傲慢:“他们其实是喜爱功德,并不是喜爱我。”
譬如罽宾三藏比丘,行阿兰若法,至一王寺,寺设大会,守门人见其衣服粗弊,遮门不前。如是数数,以衣服弊故,每不得前,便作方便,假借好衣而来,门家见之,听前不禁;既至会坐,得种种好食,先以与衣。
比如罽宾三藏比丘,修行阿兰若法,来到一王寺,寺里正好举办大会,守门人看见他衣服粗陋,就不让他进去。这样试了好多次,都是因为衣服粗陋不能进,于是去借了好衣服,守门人见了就不再阻止;他来到大会里坐下,获得各种美食,而他却首先用美食供养衣服。
众人问言:“何以尔也?”答言:“我比数来,每不得入。今以衣故得在此坐,得种种好食,实是衣故得之,故以与衣。”行者以修行功德,持戒智慧故而得供养,自念:“此为功德,非为我也。”
众人问:“为什么要这样呢?”他说:“我来了很多次,每次都无法进入。现在因为这身衣服才能在这里坐着,获得各种美食,实在是因为衣服的功劳啊,所以要先供养它。”行者因为修行持戒、智慧的功德而获得供养,应自己常想:“这都是给功德的,并不是给我的。”
如是思惟,能自伏心,是名为忍。若虚妄欺伪而得供养,是为自害,不可近也。当自思惟:“若我以此虚妄而得供养,与恶贼劫盗得食无异,是为堕欺妄罪。”如是于三种供养人中,心不爱著,亦不自高,是名生忍。
这样想完后,就能调服自己的心,被称为忍。如果因为虚伪狡诈而获得供养,就是在自己害自己,必须远离这样的人。应自己想想:“如果我用虚伪获得供养,其实跟恶贼强盗抢劫食物没有区别,这是堕入了欺诈罪。”诸如此类,在因为这三种原因而供养的人中,心不贪爱,也不高傲,被称为生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