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论今说201
(2022-06-11 10:20:54)
标签:
佛学教育历史文化杂谈 |
如佛初游迦毗罗婆国,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悉是梵志之身。供养火故,形容憔悴;绝食苦行故,肤体瘦黑。净饭王心念言:“我子侍从,虽复心清净洁,并无容貌。
佛陀最初游历迦毗罗卫国,与一千二百五十个比丘在一起,都是婆罗门出身。因为供养火的缘故,面色都很憔悴;又因为苦行的缘故,皮肤瘦黑。净饭王心中想:“我的弟子们侍从于我,虽然心都很清净,但形象却不美好。”
我当择取累重多子孙者,家出一人,为佛弟子。”如是思惟已,敕下国中:“拣择诸释贵族子弟,应书之身,皆令出家。”是时,斛饭王子提婆达多,出家学道,诵六万法聚,精进修行,满十二年。
我应该从子孙多的家庭里选出一人作为佛陀的弟子。这样想完后,在国中下令:“在释迦族的子弟里,选取应该读书的人出家。”这时,斛饭王的儿子提婆达多,出家学道,读诵六万种法,精进修行了十二年。
其后为供养利故,来至佛所,求学神通。佛告憍昙:“以观五阴无常,可以得道,亦得神通。”而不为说取通之法。出求舍利弗、目揵连,乃至五百阿罗汉,皆不为说,言:“汝当观五阴无常,可以得道,可以得通。”
后来为了利养,来到佛陀居所,想学神通。佛陀告诉他:“观五蕴无常,可以得道,也可以获得神通。”而不为他说获得神通的方法。他继而又求舍利弗、目犍连,乃至五百罗汉,都不为他说,都只说:“你应该观察五蕴无常,就可以得道,可以获得神通。”
不得所求,涕泣不乐;到阿难所,求学神通。是时,阿难未得他心智,以其兄故,如佛所言以授。提婆达多受学通法,入山不久,便得五神通。
因为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哭泣不止;最后到阿难的居所,想要学习神通。那时,阿难还没有获得他心智,因为提婆达多是他的哥哥,就把佛陀所教授的告诉了他。提婆达多学会神通后,在山里不久就获得了五种神通。
得五神通已,自念:“谁当与我作檀越者?如王子阿阇世,有大王相。”欲与为亲厚,到天上取天食;还到郁怛罗越,取自然粳米;至阎浮林中,取阎浮果,与王子阿阇世。
获得五神通后,自言自语:“谁能做我的大施主呢?我看阿阇世王子有大王之相。”因为想要跟阿阇世王子亲近,他到天上取了天食;来到郁怛罗越,取了自然粳米;来到印度森林里,取了印度果,一起给了阿阇世王子。
或时自变其身,作象宝马宝,以惑其心;或作婴孩坐其膝上,王子抱之,呜嗽与唾;时时自说己名,令太子知之,种种变态以动其心。
有时变化身体,化作大象,宝马,迷惑王子的心;有时化作婴儿坐在王子膝上,王子抱着他玩耍;经常说自己的名字,让太子知道,都为了打动他的心。
王子意惑,于柰园中立大精舍,四种供养,并种种杂供,无物不备,以给提婆达多;日日率诸大臣,自为送五百釜羹饭。提婆达多大得供养,而徒众鲜少,自念:“我有三十相,减佛未几,直以弟子未集。若大众围绕,与佛何异?”
王子被其迷惑,在柰园中建设了大精舍,四种供养和各种供养,一应俱全,给到提婆达多;每日率领大臣们,亲自送五百锅饭食给他们。提婆达多获得丰富的供养,而门徒稀少,自言自语:“我有三十种变化,跟佛陀也差不了太多,可惜门徒没有聚集而来。如果门徒聚集,跟佛陀还有什么区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