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pplong
pplong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6,637
  • 关注人气:4,9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盏温暖的航标灯

(2022-10-29 06:00:47)
标签:

了解孩子

专业成长

扩展视野

艺术源泉

ppl

分类: 我的著作读者评论

一盏温暖的航标灯

“对于教师而言,读书不仅是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更是专业发展的一条捷径。”一个有着良好阅读习惯的教师,对此肯定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感谢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骆驼街道中心幼儿园江云仙老师对我的著作《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修订本)的阅读。

 

一盏温暖的航标灯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修订本)》读后感

/江云仙

 

常生龙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第一次看到这个书名便觉得与众不同,不在文采,而在视角。从“要读书”这一本原视角出发,通过作者的工作体会与阅读之间结合而得的思索体悟,使得读者明了自己与书籍之间就应达成一种精神的契合,相信通过用心阅读与吸收书中智慧,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思索,进行总结,以提高认识。

正如常生龙所说,在教师群体中有一批出类拔萃者,人们通常称之为“名师”,他们成长历程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善于阅读。正如书中所说:“阅读,应像呼吸一样自然。”阅读是每个人成长的必要途径。对于教师而言,读书不仅是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更是专业发展的一条捷径。常生龙他根据多年的阅读经验,精选了50余部教育类著作,阐述从中得到的诸多收获,其中包括:让学生喜欢你的诀窍,转变“问题生”的各种“法宝”,杜威、佐藤学等经典著作的精华,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前沿的教育理论。

打开浸着墨香的新书,发现这些被作者精心架构的五个小专辑,分别是“教学即创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理论即支点”、“变革即未来”,足见作者的用心。这不是一本普通的文集,而是内在有着严密逻辑联系的教师阅读图谱。阅读之后,我的脑海里,蹦出了几行字:

一、借助阅读,贴近孩子的心声

了解是教育的前提。没有了解,就没有有效沟通,没有有效沟通,就没有理解,没有理解,就没有教育。 用柔软的眼睛看待孩子,愿意为了孩子而改变,找出任何一种和他深层对话的可能,那么你会发现你身边的孩子,正在开始学会微笑,那潜藏在内心的热情,也即将发光发热。

教师和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一对互相影响的伙伴,是一对共同成长的朋友。成人只有放下架子,怀一颗真诚的心,才能走进孩子,了解孩子,理解孩子。教师蹲下身子,就像一堵墙,为学生遮挡风雨;教师弯下腰来,就像一座桥,引领学生走向智慧彼岸;教师挺直腰板儿,就像一把梯子,引导学生攀登科学高峰。教师们常常奇怪为什么自己反复讲的东西学生总是记不住,原来是这大脑的自我系统在作怪。得不到学生自我系统的关注,无论老师讲得怎么卖力,知识如何重要,教师所讲的根本没有进入他们的认知系统。由此可见,激发动机、培养兴趣是关键。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充满情趣的授课方式比学科和教材内容重要。在《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中,常生龙谈及要像做医生那样做老师。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观点,但认同度很高。细想起来,我们对学生的了解远不如医生对病人的了解。医生对每一位病人的病情了如指掌,而且不论他病得多重,都制定最好的方案等待奇迹的出现。想起我们对待学生的态度,顿觉惭愧。所以,我们也要在工作中要像医生了解病人一样去了解每一位学生,对症下药,并且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等待病人病情的好转,哪怕他得了绝症,也不放弃最后的希望。如果我们做到了,就真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了。正如书中所讲:“要善于给孩子们讲故事,每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因为故事本身的情节,可以为孩子的心灵成长提供重要的食粮。孩子们会在倾听故事中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会让他们心中升起温暖和喜悦的感觉。用爱因斯坦的话说,如果想让孩子聪明,就给他讲故事。如果想让他有智慧,就讲更多的故事。讲故事是教师教学的一方面,讲故事才是教师给孩子们珍贵的智慧礼物,最终潜移默化地让孩子们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

其实,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大量的阅读。阅读应该像吃饭穿衣一样,成为我们生活的方式。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当然,我们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黄金屋”和“颜如玉”,但书籍确实能给我们生活所需要的物质和内在的精神享受,也就是说,阅读能够让我们活得更好。心理学研究和大量的事实还证明了阅读是医治心灵的灵丹妙药。除此之外,独立思考的能力离不开批判性阅读。阅读是最重要的课程,阅读不是科目而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只读教科书上的东西,未来的人生只能走进死胡同。只有深层的阅读,让灵魂完全与哲人对话,接受精神的滋养与洗礼,才能让自己在不断获得丢弃再获得再丢弃的过程中成长。

二、齐心协力,沐浴在阅读阳光里

人生就是一场修炼,对于教师而言,读书是最好的修行方式。阅读好书,就是与智者对话,那种读到精彩之处如沐春风的感觉,读到妙语慧言拍案叫绝的感觉,读到独到见解醍醐灌顶的感觉,不是真正的读书人,永难体会其中乐趣。常生龙以教师如何才能上好课、教育的外延与生活是一致的、学校如何主导社会文化发展、教育理论的价值和作用、数字化时代与教育变革等五个维度,汇编成《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在这本书中,常生龙将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同古今中外优秀的教学理论和案例相结合,从教学即创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理论即支点、变革即未来五个方面,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使我们通过借鉴前人的宝贵经验,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可以少走许多弯路,在教育探索的道路上获得更多的成功。

读什么书好呢?其实没有标准答案。不过,阅读的面要尽可能广,不要仅仅局限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或者教育领域。世界原本就是一个整体,相互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其他领域中处理问题的方式,或许可以借鉴到教育中来,为我所用。好书就是让你读后掩卷沉思,读书就是为你的修行,提供一个清明灵秀的气场,让你获得圆融完满的人生。为什么不爱阅读?因为阅读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常生龙在《学校,一个让学生变笨的地方》一文中说:“原本在生活中非常普遍的体验式学习很少见了,抽象的、符号体系的记忆式学习铺天盖地。学生的学习像鹦鹉学舌那样,他们既不知道也不了解一个关系式和实际事物之间的关系,或与其他领域的关系,只是盲目地背诵。”阅读,不是考试的工具,是精神营养的必需品。书的封面是一句特有诗意的文字:“坚持不懈地阅读,就是与最美景致一次次的邂逅。”打动人的,是坚持不懈的精神,是邂逅的美妙,是阅读的神奇。书确实像开山的斧头,像涉水的轻舟,像茫茫大海上的灯塔。当你安静阅读的时候,总有一些心仪的观点跳出来,令你怦然心动。

三、读书修行,教育的艺术源泉

教育是一门艺术,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教育,教育是一门事业,需要教师用一生去经营、奋斗并体会当中的成就。阅读了这本书,书中的精髓提炼到了情感的升华。让我融入到自己的实践中来,让阅读与平凡的工作有机结合。擦亮自己的双眼,真正领悟到《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才能做最完美的自己。我们平时的工作确实繁忙,但是当你捧起书来阅读时,似乎忘记了所有的疲劳,心灵间有了属于自己的答案。

读书的过程,实际上是在两个方向上不断探索的过程。一个方向是向内,不断探索自己的内心,尝试正确地认识自己。另一个方向是向外,不断探索与自己生活、工作相关的领域,建构起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常生龙认为,教师刻意回避阅读和写作,实际上是他们在关闭自己和世界、自己和他人联系的通道。在教育工作中,每个教师都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惑,而解惑的途径有很多种,除了自己的实践之外,则可以从阅读中获得解答、找到答案。总之,阅读能让教师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或他人实践的基础上继续前行,而少花无用功。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自有自己的独特感悟。这是我的感悟,是我的收获,满满的。很幸运地与《读书是最好的修行》一书及书作者的相遇,如在茫茫书海中,看见了一盏温暖的航标灯,照亮我前方漫漫修行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