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书推荐——《核心素养与学习的变革》

(2022-10-08 06:00:28)
标签:

关键能力

必备品格

学习变革

核心素养

ppl

分类: 我的著作读者评论

好书推荐——《核心素养与学习的变革》

伴随着“双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全面推进,理解核心素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觉践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教师的应有职责。山西省太原市聋人学校的刘宇晟老师,向大家推荐我的著作《核心素养与学习的变革》,希望这本书可以在教育变革的当下,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

 

好书推荐——《核心素养与学习的变革》

/刘宇晟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都明确要求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通过各学科教学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作为教师我们如何理解核心素养呢?如何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呢?我们应当关注学生学习的哪些方面呢?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今天为大家推荐的上海市特级教师常生龙老师撰写的《核心素养与学习的变革》一书中。本书由上海教育出版社于20208月出版。

我阅读本书时,感觉作者和我在当面谈论一样,语言有一种亲切感。常生龙老师的文字功夫很精练,能把概念和原理、各家学术观点与方法,用普通教师能读懂并理解的日常语言表述出来。如关于好奇心的论述:好奇心不会和现实的奖励或者及时的回报挂钩;好奇心不在于你不知道什么,而在于你知道了什么;好奇心最妙的境界就是人能大致猜想到问题的答案,但又不确定。

本书有四辑内容,分别是重新认识素养、能力才是学习的目的、锻造必备品格、让个性化学习成为新常态。第一辑重新认识素养,探讨了素养这一概念在教育领域的演变历程,并将素养分为基础素养、核心素养和职业素养三类,逐一进行了讨论。我们常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素养担负着为人的一生成长奠基的重任,在素养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核心素养是本书讨论的重心,在这一部分,重点介绍核心素养的基本特点,更多的内容在后面几辑中陆续展开。将职业素养单独作为一种类型,是考虑到这类素养是每个走上社会的人都必须具备的,但因为人们从事的职业不同又有鲜明区别,它既不具有基础素养的普适性,又缺少一些核心素养的关键特征。第二辑能力才是学习的目的,集中讨论关键能力。我国的上位文件对关键能力有明确的界定,包括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等,写作这一部分时的依据就在于此。文件中提到的职业能力已经被我归入职业素养的范畴,文件中没有提到但非常重要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这里单独列出一节予以讨论。这几种关键能力既是我们在平时教与学的过程中比较欠缺的,也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必须具备的。第三辑锻造必备品格,对必备品格做了解读。虽然各方都认识到必备品格的重要性,但真正要对必备品格做出界定并给出相关的维度还是有一些难度的。在本辑中,从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社会以及事物的关系的角度,对协调这些关系需要具备的品格特质做了讨论。作者深信,人的必备品格一定不止书中罗列的这些;书中所述的或许还不全是最为重要的必备品格;在具体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必备品格更多是以综合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很难将其归为某种类型。但作者深信,这样的分析和讨论是很有必要的,随着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发表真知灼见,我们对必备品格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清晰。第四辑让个性化学习成为新常态,讨论了学校如何实施核心素养培育的问题。从作者自己从事教育工作的切身体会来看,观念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人的一切行为都受观念的支配。如果不能切实转变育人观念,再多的措施都可能会走样。作者一直不太赞同“转变学习方式”这样的提法,觉得现在的问题是学习方式太单一了,不能适应多元化的学习和生活的需要,要丰富学习的方式。同时,本辑还对人与技术的关系,以及在这样的关系下的深度学习做了讨论。

常生龙老师能很好地把多本学术著作和学术论文的观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出来。如交往能力:人是群体性动物,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善于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在这个群体中生存的法宝。团队协作更是需要成员之间愿景一致、坦诚交流。但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很多人把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沉浸在虚拟的世界里,与现实生活脱节,与他人的交往能力有逐步萎缩的趋势。对这些问题如果不重视并加以解决,人最终将会被自己毁灭。各国均将“交往”作为核心素养来培育,其意义就在于此。

读完此书,可以让教师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自己的观念与认识是否与学生的核心素养高度契合;书中列举的课例与案例也提醒我们如何在自己的课堂进行实践。书籍如同一味良药的引子,若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还需要我们一步一步扎实工作,努力实践自己的正确想法,努力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好书推荐——《核心素养与学习的变革》
欢迎添加我的微信公众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