蓍草:曾经的长寿神草

标签:
长寿植物云南蓍药用价值ppl |
分类: 旅途随记 |
蓍(sh)草,看到这种草的名字,是不是觉得这个字和另外一个汉字存在渊源?是的,我说的就是耆(qí)字。《说文》云:“耆,老也。”指的是年纪大的人。《礼记·曲礼》进一步明确:“六十曰耆”,指六十岁以上的人。过去的人们人均寿命很低,能够活到60岁以上绝对是长寿之人啊!
那么,蓍草和“耆”有关联吗?答案是肯定的。《碑雅》称蓍为“草中多寿者,故字从耆”。形容蓍草是种很长寿的草本。《博物志》说“蓍千岁而三百茎,故知吉凶”。相传伏羲氏曾用蓍草画卦占卜,古人相信蓍草是草本植物中寿命最长者,是不死而神,具有数往知来的本领,常常使用四十九只蓍草进行卜筮。你看,在你周边生长着的蓍草,曾经还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呢。
蓍草花
蓍草是菊科蓍属多年生的野生草本植物,在中国植物志中的正式名称为云南蓍。它的茎直立,有八棱、有节、中空,草梗很硬,茎的上半部分通常被白色长柔毛,高度一般在40-100厘米之间。上部分枝或不分枝,中部以上叶腋常有缩短的不育枝。
它的叶子无柄,长5-7厘米,二至三回羽状全裂,呈暗绿色锯齿状,摸起来还有点硬,所有它有一个别名叫锯齿草。人们由此联想到了鲁班,有一个传说的版本,说鲁班就是从蓍草叶子的形状得到灵感,而发明了锯子的。我觉得这个传说有点牵强。
蓍草还有一个别名叫蜈蚣草,不放仔细观赏一下蓍草的叶子,是否有点像蜈蚣?这种命名方式也是很常见的。
蓍草
在一条又一条像蜈蚣的叶子上面,开着一朵朵的小花。蓍草是头状花序,密集成直径2-6厘米的复伞房状。我们可以仔细地来欣赏一下它的花儿。
每一朵小花的外部由五个花片组成,人们很可能会误认为它们就是这朵小花的花瓣,其实不是的,他们不是花瓣是舌状花,也叫做边花;每一片舌状花由两个或三个花瓣所组成。舌片的形状接近圆形,颜色有白色、黄色、粉红色或淡紫红色等多种,长度一般在1.5-3毫米、宽一般在2-2.5毫米之间。舌状花通常都是单性花。
每一朵小花的中间,密生的是一朵朵的筒状花,它是双性花,雄蕊和雌蕊都包裹在其中。通常情况下,这小小的筒状花会自外圈向内逐渐发育开放。菊科植物多是异花受粉,蓍草也是如此。
具有舌状花和筒状花,是大部分菊科植物与其他植物一个很重要的区别。我们平常所见到的菊花,经过人工培育之后,很多品种的花蕊已经变异,成了各种形状的舌状花,所以看上去很漂亮,但已经无法通过授粉繁殖了。蓍草大多处于野生的状态,近些年才开始被人们关注和人工栽培,所以依然保持着它原始的特征。
蓍草花
陆游在《甲子秋八月偶思出游往往累日不能归或远至傍》一诗中写道:“蓍囊药芨每随身,问病求占日日新。向道不能渠岂信,随宜酬答免违人。”从诗中可知,蓍草在过去就是一味中药。
研究发现,蓍草含有多种氨基酸, 花蕾及盛开的花中含挥发油较多, 花和叶中含黄酮甙, 花中含水苏碱、甜菜碱、胆碱及脂肪酸。叶中还含有蓍素等, 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全草供药用, 可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疼痛、经闭腹痛、毒蛇咬伤、肿毒等症, 现代医学临床上可治疗阑尾炎、扁桃腺炎、泌尿系统感染、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和盆腔炎等急、慢性炎症。
不仅本土的蓍草具有很好的药效。西洋蓍草也可药用,能直接影响骨髓,促进血液更新,帮助骨骼健康的作用。对于血管方面以及循环上的疾病都有很好的改善效果,如静脉曲张、痔疮等。西洋蓍草还有很好的收敛恢复作用,对伤口发炎,皮肤皲裂等,或者是皮肤溃疡,有缓慢但有效的愈合作用。把西洋蓍草浸泡作为喷雾或者是营养水,对于油性肌肤有很好的平衡作用。另外,它也是知名的头皮滋润剂,可刺激毛发生长,进而改善落发、甚至秃头的问题,使头发浓密润滑。
蓍草花
《左传》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晋国有一个国君叫晋献公,在一次征战中俘虏了一个美丽的外族女子骊姬,他很想娶她。听到这个消息,晋国群臣忧心忡忡,苦思劝谏之法。毕竟骊姬是晋国伐西戎时虏来的骊戎国君之女,怎么能和从齐国明媒正娶来的夫人相比呢?群臣私下商定,当借占卜所得的“天意”,来规劝国君。担任“太卜”的郭偃,为新立夫人一事,以龟甲进行了占卜。结果显示:人心有变,美恶倒置,十年不宁。晋献公听罢,十分不悦,让郭偃再用蓍草卜卦。
用蓍草卜得的卦象,解释为:从门缝向外窥视,利于女子守正持德。晋献公大喜,郭偃却劝国君:问卜的规矩,若是龟甲和蓍草卜卦相冲突,应遵从龟甲。晋献公不乐意了,呵斥道:“周文王曾被囚困在羑里,哪能找到龟甲呢?他用蓍草来精研卜卦之道,这才有了《周易》。而后周公也弃龟甲而信蓍草。难道他们不如你懂吗?”郭偃再不敢多言,于是立骊姬为夫人一事,正式决定下来。后来,晋献公果然被骊姬忽悠,做了很多坏事,最后家破人亡,一代英雄憋屈而死。
按照民俗学家的研究,最早的时候人们仅仅是使用蓍草燃烧起来烧灼龟甲,仅仅是占卜中的一个配角。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占卜需求的越来越多和乌龟数量不太够用的矛盾,这样一来,可以反复重复使用的蓍草就逐渐成为了人们的首选。
蓍草花
用蓍草卜筮的方式,叫作“揲蓍”。在《周易·系辞传》中记载有用蓍草占卜的方法,即:“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
秋熟之后选粗细湘近、节长相近,每根有十二个节(不必拘于此数)的蓍草一共五十根,然后取出其中一根,放在旁边不用,象征其本体,意为无用之用。将剩余的四十九根蓍草随意分为两部分,左手所持有的部分表示“天”,右手所持有的部分表示“地”。再从右手任意取出一根放在左手小指和无名指之间,表示“人”。此后继续以每四根为一组表示“四季”进行分发,先用右手分数左手的蓍草,再用左手分数右手的蓍草。直至分到出现以下规律:左余一,右余三,左余二,右余二,左余三,右余一,左余四,右余四。然后,将左手所剩蓍草放在右手中指和无名指之间,右手所剩蓍草放在左手食指与中指之间,这就完成了“第一变”。“第二变”如法炮制,去除指缝间的余数,将剩余的蓍草按“第一变”的顺序和方法继续演算。然后按间样的顺序和办法进行第三次演算。“三变”之后,两手所持的蓍草总数应为三十六、三十二、二十四。然后除以四,得到一爻。
蓍草占卜共有六爻,必须经过十八次演算,才能得到一个卦象,因此又被称为“六爻”。推演过程全部结束后,根据推论规则对卦象进行解释,占卜才算真正完成。蓍草占卜的方法费时费力,占卜一次约花费30分钟时间。古代卦师后来发明的铜钱占卜,及梅花易数占卜则快很多。这也是蓍草占卜这种方式后来慢慢绝迹的缘故吧。
蓍草
在古诗词中,谈及蓍草时大多都与蓍草占卜相关。我们不妨选择一些诗句和大家一道分享。先看唐代诗人白居易撰写的相关诗词:“端详筮仕蓍,磨拭穿杨镞”。(《和梦游春诗一百韵》);“行为时领袖,言作世蓍龟”。( 《叙德书情四十韵上宣歙翟中丞》);“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放言五首·三》);“毛龟蓍下老,蝙蝠鼠中仙。”(《喜老自嘲》);“人道蓍神龟骨灵,试卜鱼牛那至此。”(《偶然二首·二》)。也有描述蓍草作为中药的药效和价格的:“鄜州驿路好马来,长安药肆黄蓍贱。”(白居易《新乐府·城盐州·美圣谟而诮边将也》)。你看,仅仅在白居易的诗篇中翻阅一番,就能找出如此多的诗句来,可见当时蓍草在人们心中的作用和地位。
宋代也有很多涉及到蓍草的诗篇。如“难将蓍草算,除用佛眼照。”(苏轼《曹既见和复次韵》);“臧否不出口,默识如蓍龟。”(苏轼《送王竦朝散赴阙》);“蓍草晨占大易爻,松肪夜借隠书抄”。(陆游《野兴》);“青史满前闲即读,几人为我作蓍龟。”(陆游《小饮梅花下作》);“斸地秋畦药,焚香夜揲蓍。”(陆游《幽居即事二首·其二》);“祸福如白黑,不待诹蓍龟。”(陆游《病中有述二首·其一》),等等。
在古代的各种文献中,与蓍草相关的确实太丰富了,有人已经就《诗经》中的蓍草、唐诗中的蓍草等撰写了相关的书籍、文章来详细研究。如果您有兴趣,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研究题材。
蓍草
蓍草的长相也很平凡,有一点点像艾蒿,长着一身锯齿形的叶子,像是一丛鸟类的羽毛,也像是某种多足纲的虫子。它开出的小花,不好看也不能算丑,平凡而已。要说蓍草和其它草类有什么不同,可能就在于它比其它的草本植物活得稍微长一点而已。
蓍草的花语是:安慰、治疗。这与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有直接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