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核心素养与学习的变革》读后有感

(2021-07-24 06:53:23)
标签:

核心素养

基础素养

关键能力

必备品格

ppl

分类: 我的著作读者评论

《核心素养与学习的变革》读后有感

    这篇读后感是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蛟川书院胡文娜老师所写的,文章虽然不长,但写出了自己的参加培训活动之后的变化,写出了自己对核心素养的新认识、新感悟,认识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潜移默化地渗透核心素养的教育,这非常难得。读书就是这样,当你读完这本书的时候,你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原来的自己了,尽管自己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核心素养与学习的变革》读后有感

/胡文娜

 

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认真读完《核心素养与学习的变革》,心中不免感叹:如果没有参加这次线上培训,我就不可能静下心来认真通读这本书。平时工作的确很忙,但是这不是不读书的理由!从教几十年,自认为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每年也会“不得不”写一篇教学方面的论文;每个学年也参加各种培训和听课、参加教研活动等,但是读完这本书后,感到自己欠缺的东西还真不少。像这次系统地从头到尾地“研读”一本书,还是比较少的,以前不是跳读就是略读,甚至一目十行地读完,囫囵吞枣,不尽知所以然。所谓”开卷有益“,我终于有了更深的体会。核心素养如雷贯耳,但是从来没有真正地理解过,核心素养究竟是什么,说不上来。曾经读过很多标题冠以“基于核心素养的……”论文,但是还是没有真正弄清楚。但是,读完《核心素养与学习的变革》这本书后,总算有了比较明确的清晰的定义。

核心素养是近年来教育界频繁出现的一个热词,读完书后,终于明白了其含义和本质。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中的独特贡献。核心素养不是基础素养(身体素养,道德素养,智力素养,审美素养和劳动素养等),它是以知识为本转向以人为本,是一次重要的教育理念的转型过程。它是为数不多的关键素养,具有超越学科、超越学段的特点。核心素养指向高阶思维能力,它关注的是批判性思维、决策能力、问题解决和自我调整之类的高阶思维能力,沟通与写作之类的社会技能,以及反省、自律、协作和责任感等人格特征和态度。书里面的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现在的学校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性的人才,与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总是将目光聚焦在低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上是有很大关系的。” 事实上,我们真的是一直致力于“灌输式”的教学!

核心素养的另外两个特征是,它可以后天习得,无论是显性教育还是隐性教育,都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经。它是可以监测的,具有可以教可以学的特征,同时它也是一个“冰山模型”。因此,核心素养的主体是学生,本质上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它面向学生,不可或缺。对于我们教师而言,领悟核心素养,真正理解核心素养,无疑可以让我们对自我职业的定位从“教书匠”提升为育人者。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教师肩负的责任只增不减。我们既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引导他们在学习中感悟人生,不断发展自我。

这本书中另一处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育人方面提出的“公德心”一节,除了尊重和奉献精神,作者还提到了同理心,感触特别深。以前很少有专家提及。一个有同理心的人就是有共情能力的人,在现代社会交往工作中尤其重要。同理心就是站在别人的角度和位置,客观理解对方的内心感受,并且把这种理解传达给对方。也许我们无法做到感同身受,但是如果人人都能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这个社会将会是多么和谐!如果我们教师能在有限的课堂中,在平时的育人中渗透同理心的重要性,学生将会受益终生,因为越有同理心的人,越懂得帮助他人,也越有可能具备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这肯定有助于提高一个人的情商,有助于他未来的人生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