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受聘为智库专家

(2021-04-16 06:23:29)
标签:

中国教育报

特约评论员

智库专家

媒体作用

ppl

分类: 我的心情

《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中国教师报》等由中国教育报刊社出品的报刊,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就是在不断从中汲取能量的过程中获得成长的。

我一直是上述报刊的读者,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认为在其上面发表一篇文章是遥不可及的事情,所以很安心地做读者。直到2008年的下半年,阅读佐藤学的著作《静悄悄的革命》被《中国教育报》看中并刊登,让我与《中国教育报》的关系又增添了一个身份——作者。在第一篇文章刊登之后,再发表文章似乎就容易多了,没多久,就有一系列的读书评论文章在报纸的“读书周刊”专栏刊出。有段时间编辑觉得我发文太过频繁,还让我用了一段时间笔名,呵呵。

中国教育报刊总社是非常重要的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互动交流的平台,依凭这个平台,我自己在各方面都获得了成长。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在《中国教师报》上发表区域教育理念、实践和思考的文章,还经由该报纸进行了不同区域教育局长的交流对话,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也因此被《中国教师报》推举为“2011年最具思想力教育局长”之一。我坚持不懈地每周读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其中的不少文章都在《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上发表,对推动教师阅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被《中国教育报》评为“2012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20125月,《中国教育报》举行“中国教育报新闻评论研讨会”,就当下的报纸如何发表自己的“言论”这一话题展开交流和讨论。会上,《中国教育报》聘请了11位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为“特约评论员”,我也有幸忝列为其中的一员。此前,在由《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奖颁奖典礼暨中国教育创新论坛上,我还荣获了“教育管理创新贡献奖”,成为全国十位获奖者之一。

在这之后,我每年都会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一些文章,时事新闻版块的“言论”版块,给我专设了一个“非常道”栏目,不定期发表我的一些思考;“读书周刊”是老根据地,有一些好的书籍,我也会写出相关的评论文章,在这里发表;“区域周刊”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紧密相关,在教育实践领域的一些思考,给我提供了一个与他人互动的平台。《人民教育》《中国教师报》等,也会隔三差五地写一些东西。

为推动“十四五”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国教育报刊社基础教育中心(《人民教育》杂志)成立了智库,希望通过中国教育报刊社自身影响力及优势,充分整合教育智库专家及教育资源力量,在课程教学改革、卓越教师培养、区域教育经验提炼、前瞻性项目建设等方面与与各地的教育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国家级教育媒体智库与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及基础教育领域学校合作的新模式。我很荣幸,被聘为该智库的专家组成员。上个周末,在江苏常州参加了智库的启动仪式。智库专家的第一个服务项目,就是为常州钟楼区持续推进的“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行动课题出谋划策。

这是一个新的平台,让我有机会更多地了解各地区域教育当前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思考教育未来的发展时可以更加聚焦。

能够在中国教育报刊社的引领下成长,非常难得,需要倍加珍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