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5G是个非常热的词汇,人们在纷纷议论这一新生事物的时候,是否对它的前世今生有一定的了解?
1、通信方式
从技术的角度看,通信的基本方式有两种: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
如果你在北京,我在上海,两人通过家中的固定电话沟通交流,这就是有线通信的典型案例。有线通信时,信号需要借助看得见的介质进行传播,这一介质或是一根铜线,或是一根光纤,“千里姻缘一线牵”,通信用的电缆线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线通信,因为有传播介质的保障,可以获得很高的传播速率。以光纤为例,在实验室中,单条光纤最大速度已达到了26Tbps,是传统网线的两万六千倍。传播速率高、信号保真性好,是有线通信的显著优点。但其缺点也是不言而喻的,光缆铺设的成本很高;沟通交流受到地点的限制,很不方便;一旦有人将通信线路控制住,也就卡住了通信的咽喉。基于这样的境况,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无线通信(移动通信)。
我和你两个人通过手机进行通话,这就是无线通信的典型事例。在通话的过程中,电磁波会在空中传播一段时间和距离,这是无线通信最大的瓶颈所在。目前主流的移动通信标准,是
4G LTE,理论速率只有 150Mbps(不包括载波聚合)。这个和有线是完全没办法相比的。
之所以发展5G,主要是实现端到端的高速率,而其重点则是突破无线这部分的瓶颈。
2、波段
我们知道,无线通信利用电磁波进行通信。所有的电波和光波,都属于电磁波。
电磁波按照频率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依次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电磁波的功能特性,是由它的频率决定的。不同频率的电磁波,有不同的属性特点,从而有不同的用途。比如说红外线,具有热效应的特点,人们经常利用它来实现保温、加热等;再比如紫外线的杀菌,高频的γ射线,具有很大的杀伤力,可以用来治疗肿瘤等。
通信,当然也必须要凭借电磁波。无论是
1G、2G、3G,还是 4G、5G,万变不离其宗,全部都是在电磁波的身上做文章,没有跳出它的“五指山”。
无线电波属于电磁波的一种,它的频率资源是有限的。为了避免干扰和冲突,我们在电波这条公路上进一步划分车道,分配给不同的对象和用途。在2G、3G时代,经常有“GSM900”、“CDMA800”的说法,其实意思就是指,工作频段在900MHz的GSM,和工作频段在800MHz的CDMA。
随着 1G、2G、3G、4G 的发展,使用的电波频率是越来越高的。这主要是因为,频率越高,能使用的频率资源越丰富。频率资源越丰富,能实现的传输速率就越高。
我国制定的 4G LTE 技术标准
这应该不难理解吧?频率资源就像车厢,越高的频率,车厢越多,相同时间内能装载的信息就越多。
更高的频率→更多的资源→更快的速度
那么,5G
使用的频率具体是多少呢?5G 的频率范围,分为两种:一种是
6GHz 以下,这个和目前我们的2/3/4G
差别不算太大。还有一种,就很高了,在 24GHz 以上。目前,国际上主要使用
28GHz 进行试验。这个频率对应的电磁波的波长是10.7mm,是典型的毫米波。
3、5G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如果频率越高,能实现的传播速率越高,为什么此前不用这样的超高频率的波段呢?
不是不想用,是用不起。
电磁波的显著特点是:频率越高,波长越短,越趋近于直线传播(绕射能力越差)。频率越高,在传播介质中的衰减也越大。你平时要是使用激光笔(波长
635nm 左右),就会发现,它射出的光是直的,只要有障碍物就过不去了。卫星通信和GPS导航(波长1cm左右)也是如此,如果有遮挡物,就没信号了。移动通信如果用了高频段,它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传输距离大幅缩短,覆盖能力大幅减弱。原来用一个基站就可以覆盖很大一片区域,现在必须布点很多个基站,才能实现覆盖的目标。这就意味着在基站建设上必须大量投入,又抬高了投资的成本。
为了减轻5G网络建设方面的成本压力,5G 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第一,建设微基站。简而言之,就像我们家里常用的无线wifi的盒子那样,装上很多个小型的基站,到处都有,随时可见。确保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有至少一个基站为你提供通信服务。基站越小,其电磁辐射的副作用也越少,还可以减少电磁辐射带来的污染,一举两得。
第二,多天线技术。以前用大哥大和老式的手机时,手机上会有一根天线,通话时需要抽出来,才能保证通话的效果。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1G、2G模式的无线通信,电磁波的频率低,波长长,而天线的长度需要和波长相匹配,才能有好的接受效果。在5G超高频率模式下,电磁波属于毫米级,手机的天线直接就装在手机内部了,外观根本不需要显现。天线不仅可以完全塞进手机的里面,而且可以塞很多根,多根天线发送,多根天线接收,这样通信的速率和效能自然会大幅提升啊!
第三,波束赋形。从波源发出的信号向外传播,就像房间里的灯照亮真个房间一样。你需要的是它射向某个方向上的灯光,但它给出的各个方向上都有,有很多被浪费掉了。基站也是一样,大量的能量和资源都浪费了。能不能找到一只无形的手,把散开的光束缚起来呢?这样既节约了能量,也保证了要照亮的区域有足够的光。
科学家们已经解决了这一问题。5G的微基站上布设天线阵列,通过对射频信号相位的控制,使得相互作用后的电磁波的波瓣变得非常狭窄,并指向它所提供服务的手机,而且能跟据手机的移动而转变方向。这种空间复用技术,由全向的信号覆盖变为了精准指向性服务,波束之间不会干扰,在相同的空间中提供更多的通信链路,极大地提高基站的服务容量。
第四,节约资源。在当下的移动通信网络中,即使是两个人面对面拨打对方的手机(或手机对传照片),信号都是通过基站进行中转的,包括控制信令和数据包,这就需要使用者交通信费、流量费。而在
5G 时代,这种情况就不一定了。5G 时代,同一基站下的两个用户,如果互相进行通信,他们的数据将不再通过基站转发,而是直接手机到手机,既节约了大量的空中资源,也减轻了基站的压力。
通信技术并不神秘,5G 作为通信技术皇冠上最耀眼的宝石,也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创新革命技术,它更多是对现有通信技术的演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