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麦克杜格尔《天生就会跑》一书有感
如果你经常观看《动物世界》,如果你到过非洲大草原,你一定会被哺乳动物全力奔跑的景象所震撼。如果想要捕获某种动物来填饱自己的肚子,就一定要比它跑得快;如果要逃脱某种动物对自己的猎杀,也一定要跑得快。奔跑,是哺乳动物赖以生存的法宝。
奔跑,也是人类能够生存下来,分布在地球各个角落的基础。奔跑可以带来食物,也可以避免自己成为食物;可以找到心仪的伴侣,一起追寻新的生活。你必须爱上奔跑,否则就不可能活下来,更不可能有机会去爱别的东西,奔跑是我们所爱与所渴求的,是藏于血液最深处的遗传。
一、奇妙的人体结构
人天生就会奔跑。人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身体机构是人能够奔跑的物质基础。
首先是我们的呼吸系统。我们知道,肌肉需要氧气来制造能量,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有这样的呼吸机制:从外界摄入氧气,然后排出二氧化碳。这样的本领越强大,就越能长时间维持奔跑的速度。
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都遵循“每步一呼吸”的循环机制。它们在奔跑的时候,体内器官都会前后晃动,就像浴缸里的水。就拿猎豹为例,每当前爪着地时,他的脏器都会随着惯性向前移动,压迫肺部排出气体,而当它伸出前爪迈出下一步时,脏器又会随之后移,使肺部自然吸入气体,很有点像活塞的工作原理(我不是很确定,或许活塞就是从哺乳动物的这种呼吸机制而发明的)。只有人例外,人类都习惯于“两步一呼吸”。
原始人为什么要让前肢离开地面,采取跟所有动物都不一样的直立行走姿势,答案很简单,为了呼吸!为了打开呼吸道,让胸腔充分扩张和收缩,达到比其他动物都高的呼吸效率。也就是说,人类的呼吸原理和其他哺乳动物是不相同的。
其次是汗腺。我们都知道,活塞在运行的过程中,有一个气体推动活塞做功的过程,将自身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和热量释放。陆生的毛皮动物也是如此,其主要的散热方式就是呼吸,这就使得动物的肺承担了通气与散热的双重任务。如果动物持续进行高强度的奔跑,体内的热量不能快速地释放出来,自己就会因体温过高而晕倒在地。只有人类拥有数以百万计的汗腺,这是陆生动物中最先进的散热机制。只要我们一直出汗,就可以一直跑下去。换句话说,只要你的汗腺正常,只要行进的路途中有食物和水补给,每个人都是可以完成像马拉松、铁人三项等运动项目的。
大多数的动物在奔跑时都比人跑得快,但为什么最后都会被人类所捕猎甚至驯化呢?汗腺在其中就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就拿马来说,绝大多数马匹的极限冲刺速度在每秒7.7米左右,可以维持大约10分钟。尽管马在一开始跑得比人快,但只要比赛距离足够长,人就可以后来居上。
跑步者分为两类:短跑手和长跑手。或许人类进化出这样的身体结构是为了适应长距离跑,而不是短距离冲刺。
第三是跟腱和足弓。黑猩猩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物种,但人类有一样东西是黑猩猩没有的,即跟腱,也就是连接小腿肌肉与足跟的肌腱。此外,我们的双脚有足弓,黑猩猩则是平足;我们的脚趾短而直,更适合奔跑,黑猩猩的脚趾则长而弯曲,更适合行走;我们的臀大肌非常发达,黑猩猩的则很不明显;我们的颈后部有项韧带连接头部与背部,而黑猩猩没有。
只有200万年前进化到直立人,跟腱才开始出现。换句话说,人类是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具备了奔跑手的特性。奔跑是一连串双脚交替的跳跃动作。肌腱对行走并没有帮助,却能大大提高跳跃时的能量利用率。
第四是人的项韧带和头颅。项韧带的作用是在快速奔跑时维持头部的稳定,行走者根本不需要。如果你参观过一些超高大楼,一旦你更会注意到大楼顶部悬挂着的维持大楼平衡的重物。位于颈部正上方的头颅,其作用就像摩天大楼顶部的重物防止楼梯随风摇晃一样,发挥着稳定身体的作用。人类之所以能越跑越快、越跑越远,与人的头部逐渐变大,提供了更好的稳定性有关。
富有弹性的腿脚、纤直的躯干、密布的汗腺、光洁的皮肤、能减少日晒面积的直立姿势,难怪我们会成为世界上最擅长长跑的物种。
二、跑鞋能减少运动损伤?
既然人天就是奔跑的高手,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却害怕跑步、不愿跑步呢?
这其中的原因多种多样,但经常看与运动有关的电视或者收听有关运动的广播,你会发现时不时就会有人在运动中受伤。既是那些拥有专业教练、有专门的鞋厂为其定制运动鞋的明星也不例外。这样的事例多了,人们潜意识里就会掂量此事,把运动与受伤建立起必然的关联。一方面,让自己适量运动,避免在剧烈的运动中受伤;另一方面给自己添加各种装备,购买最好的跑鞋,以便防止脚部受伤。
但我们或许完全做错了。本书的作者通过详细的考据和实证性的研究告诉我们,跑鞋,或许是人类对自己双脚最大的摧残。今天我们足部和膝关节受到的损伤,很大一部分是跑鞋导致的。穿着跑鞋跑步会让足部肌腱逐渐变弱,过度足内翻,导致膝盖受伤。穿顶级跑鞋跑步的人,受伤的概率比穿便宜鞋子跑步的人要高123%,你付了双倍的钱,得到了双倍的受伤概率。在耐克公司1972年发明现代跑鞋之前,人们一直是穿着薄底鞋跑步,足部和膝关节受伤的概率要比现在低得多。
每次跑步之前先拉伸韧带作为热身,甚至也会起到反效果,让受伤的概率提高33%。自70年代末到现在,跑步者跟腱损伤的概率上升了10%。事实上,根本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跑鞋能够起到预防损伤的作用,历史上从未有过任何一项基于事实证据的研究能够证明,穿跑鞋跑步会降低你的受伤几率。
如果你仔细观看兔子的奔跑,就会发现当它们蹬直后腿时,背部会彻底舒展,而前腿着地时,背部就立刻全蜷成弓形。为什么是弓形?想想赵州桥就可以明白,弓形结构既可以有效分解桥身和桥面重物的压力,让自身的结构不受损伤。跑步时,你双腿受到的最大冲击力是你体重的12倍还多,怎么能指望他被一两厘米厚的鞋底吸收掉?
双脚的天然减震系统非常精巧,那种包含的骨骼数量居然达到了人体骨骼总数的1/4,这样的天然结构是避免运动损伤的最佳机制。只需要脱下鞋子,光脚在硬地上跑一段,你会自然而然的用前脚掌外侧着地,让重心从小脚趾过渡到大脚趾,直至脚掌平贴在地面上。这就是足内翻——你的足弓顺畅吸收冲击力的自然过程。脚掌的核心部件是呈弓形的足弓,而弓形正是承重最理想的结构。受压时,拱形结构会更加强固,压力越大,各部分之间的配合就越紧密。我们的双脚只有在承受压力时才能保持健康状态,足弓才会像彩虹般拱起。
我们的脚底非常敏感,天生具有自动修正跑步姿势的机制,会让你在跑步的时候后背挺直,双脚一直落在臀部正下方。而一旦你穿上了跑鞋,就可以毫无顾忌的迈开大步,让脚跟着地,结果只是给腰部带来更大的冲击力。鞋底的缓冲性越好,实际为双脚提供的保护反而越差。
就像你踩到冰面时,双臂会不由自主地挥舞着维持平衡一样,当你脚下踩的是柔软的表面时,腿和脚会自动增加下踏的力度,穿着具有良好缓冲性的厚底跑鞋奔跑时,双脚会本能的试图踩穿鞋底,寻找下面的坚实地面。运动员着地时脚下的垫子越厚,着地冲击力就越大,因为他们会本能的保持身体平衡,但他没敢感觉双脚接触到柔软的表面时,就会用整个脚掌拍下去,以确保身体不会失衡。所以又进一步增大了冲击力,增添了受伤的几率。
换句话说,光脚时脚底受到的冲击力最低,穿薄底鞋时也很低,换上厚底跑鞋后则很高。穿上厚底跑鞋等于让我们双脚关掉了自身的保护机制,这是导致受伤的重要原因。几个世纪以来,工程师们始终没能复制出人类脚掌的精密结构,因此设计出来的跑鞋也不可能起到真正的保护作用。鞋业生产者是利用我们害怕受伤的恐惧心理来挣钱的。
三、人类天生就会跑
在墨西哥的铜峡谷,隐居着史上最强的长跑族群塔拉乌马拉人。他们能活下来,是因为父辈跑得比鹿快,而父辈能活下来,是因为祖父跑得比阿帕奇人的战马快。他们永远不知道追赶猎物时要跑多快多久。只有随时调整姿势、方向和速度,敏捷地在石块和沟壑间蹦跳,才能跑过错综的山路,爬上陡峭的岩壁,直到跑回自己的家中。现代人遇到的各种问题:鸡眼、拇指外翻、脚趾畸形、平足、足弓下陷等,在这些习惯光脚运动的地区几乎根本不存在。
塔拉乌马拉人并不是神,他们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人,连续奔跑100英里,对他们来说同样不是容易的事情,他们跟所有人一样,要面对内心深处的疑虑,跟那个在耳边轻声引诱他们放弃的魔鬼斗争到底。
在超长距离奔跑面前,一切现有的经验通通颠倒:女人比男人跑得快,老人比年轻人跑得快,穿着拖鞋的土著人比所有人都跑得快。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秘诀,就是面对疲劳你不能退缩,而是要全身心的拥抱他,甚至不能放它离开。等到你熟悉了它,就再也不会害怕它了。冲破疲劳和绝望的极限,可以找到我们从未梦想拥有的自在与力量,这些潜在的力量未被激活,是因为我们不曾突破障碍去求索。只要你足够放松,身体就会沉浸在如摇篮般的节奏里,甚至会忘记了自己是在奔跑。所谓挑战极限,并不在于你做的事情有多么危险,而在于你能拥有多少好奇心和勇气。
人类真是一种离奇的生物,不仅非常擅长耐力跑,而且几乎一辈子都保持着强大的跑步能力。我们天生就是为跑步而打造的机器,并且所有的部件都不会磨损殆尽。跑步是一种独特的体验,迎合了人类的两种原始冲动:恐惧与快感。无论是害怕了还是快活了,即使奔跑着逃开不幸,也是奔跑着追寻幸福。
也许是因为人类心理存在着某种开关机制,意识到危险来临时,就会激活最原始的求生本能。人类天生就具有奔跑的欲望,需要做的只是将它释放出来。性与速度,不都是我们的生存之本吗?没有爱,我们不会出生,没有跑,我们无法存活。所以当我们擅长其中一种时,或许也会自然而然地擅长另一种。
跑步根植在我们这个物种的群体想象之中,我们的想象力正发源于跑步,语言、艺术、科学、航天飞机、梵高的名画《星空》、微血管手术,这一切都源自我们跑步的能力。是将我们塑造为人的超级力量,凡是人类都具备的天生能力。
但在今天,我们要特别警惕的,就是人类的思维和身体之间存在着的矛盾:我们的身体结构是为了有更好的运动表现,而思维却总是追求更省力的捷径。身体的进化是为了适应长时间的耐力输出,可如今这样的耐力输出已经没有必要。当我们剥夺了身体原本的任务,就会付出一定的代价,几乎所有当今西方世界的致命疾病——心脏病、心肌梗塞、糖尿病、抑郁症、高血压和各类癌症,在我们的祖先中间都不存在。
你给身体某一部分增加外援,就会导致这一部分变弱。这是用进废退的道理。为了你的健康,扔掉跑鞋,开始奔跑吧!
《天生就会跑》 [美]
克里斯托弗·麦克杜格尔/著
严冬冬/译
南海出版公司 2012.0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