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悔的青春

(2019-05-18 06:53:59)
标签:

青春年华

协奏曲

交响乐

咏叹调

ppl

分类: 我的心情

——观看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有感

无悔的青春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是九把刀的自传体小说,
2006年在台湾首次出版,2011年被搬上荧幕。电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柯景腾在初中时是一个成绩暴烂而且又调皮捣蛋的学生,他有4个一起疯玩的死党,用各自不同的方式挥洒着青春,但有一件事在同一频道上,他们都喜欢班上成绩最好的女生沈佳仪。沈佳仪气质出众,功课好,人缘佳,每天到校也很早。老师为约束柯景腾想尽了各种办法,并把他“托付”给了沈佳仪,让柯景腾坐在沈佳仪前面,帮助对柯进行协管。

 沈佳仪对老师交付的任务非常认真,柯景腾趴在桌上睡觉或不认真学习时,便会用原子笔朝柯景腾背上猛刺,蓝色的墨点在他白色的校服上留下了洗不掉的印记。因担心被踢出班级,柯景腾无奈放下尊严在沈佳仪的鼓励和监督下开始学习,慢慢地成绩有所回升,让他发现努力用功读书也是一件热血沸腾的事情。最终,柯景腾以及他的死党们都如愿进入了高中。

 柯景腾对沈佳仪的喜欢成为了他勤奋学习的动力,这也让他的课业成绩始终维持在全校三十名之内。是柯景腾从未向沈佳仪表露自己的情愫,沈佳仪也未曾打破这段微妙的关系。直到联考结束,得知沈佳仪考试失常而大哭时,柯景腾才想着要去表白,但又怕遭到拒绝而止步不前,他希望等到沈佳仪更多喜欢他一点时再表白。

 他们分别上了不同的大学。柯景腾为了展现自己的能力,组织了一场自由拳击赛,邀请沈佳仪来观看,想以此进一步拉近两人之间的感情,没想到却被沈佳仪斥之幼稚,并直接导致了两人关系的冷淡。柯景腾一直在心里惦念着沈佳仪,突如其来的地震发生时,柯景腾冲出宿舍,拼命在城市中奔跑寻找有手机信号的地方,拨通很久没有联系的沈佳仪的电话,以确认她的安全。但最终,他们还是没有走到一起。电影在柯景腾和他的死党们参加沈佳仪的婚礼中结束。

 我是在一次出差的飞行旅途中,在飞机上看的这部电影,而且还是2018年日本翻拍的版本。影片中的演员都是日本的演员,但故事还是那个故事,日本方拍摄时的外景也选在台湾,有些重点戏份甚至与原电影的拍摄地点完全一致。

 1.青春的协奏曲

 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引起很大的反响,甚至韩国、日本等都愿意出资购买电影的版权重新加以包装和翻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电影非常真实地描绘了处于青春花季的学子的校园生活,每一个观众都是过来人,都可以被电影中的某一场景所触动,唤醒自己当年中学时期的多彩记忆。那是一段情窦初开的时光,也是自我成长的关键阶段,朦胧的爱恋、同学的友情、和老师的对峙、自己内心的纠结,不管是那个年代出生的人,只要经历过这样的年华,就一定会奏响青春的协奏曲。

 近些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也不断加快,童安格多少脸孔,茫然随波逐流,他们在追寻什么是很多人现实生活的写照。而这部电影仅仅抓住了网络社会语境下埋藏在多数人心底的怀旧情结,让人们回味自己学生时代那单纯的无比珍贵。

 2.成长的交响乐

 从初中到大学的三个学段,对一个学生来说,绝对如一场具有磅礴气势的交响乐。

 初中阶段最具标志性的事件,就是青春期的到来。这既是人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也是性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很多孩子明显地意识到自长大了,想通过各种行为来展现自己的成长。抽咽、喝酒、说脏话、夜不归宿、与老师和家长对着干等行为,就是最为具体的表现。在影片中,柯景腾喜欢在上课时乱开玩笑,爱跟周遭同学抬扛,在学习上一点也不用功,也是他在用自己所理解的方式来展示成长的具体举措。

 到了高中阶段,学生进入青年期。青年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在生理、心理发展水平上都有极大的变化,许多社会现象也相对集中地体现在这一时期。一方面,身体和心理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的关注以及与性有关的兴趣进一步提升,情绪表现也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这在电影中都有很好的体现。另一方面,开始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谋划,对将来的工作、对如何和他人相处等话题的兴趣渐浓。学着独立地决定自己的生活,也是高中阶段学生的一大特点。

 而进入大学之后的学生,真正地走向了独立,要学着自己来安排生活和学习,妥善处理和周边、和同学、和世界的关系,着力寻找自己在其中的位置,为自己今后安身立命寻找支点。这样的一系列变化,最终都落脚到各自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完善上。沈佳仪在中学时期对柯景腾一往情深,到了大学之后却选择分手,与她在成长过程中的三观的成熟和完善是有直接的关系的。

 3.心灵的咏叹调

 青春,既有激情澎湃的一面又有细腻柔和的情怀,既有豪情万丈的勇气又有一颗忐忑不安的玻璃心。处于青春年少的每一个男孩的心中都藏着一个征服世界的梦,在这样的梦中又有一个自己喜欢的女孩,但如果让男孩将喜欢的话语表达出来,那真是异常艰难。看看柯景腾在电影中的表现就可以明白这一点。

 从生理发育的角度看,女孩比男孩成熟的快,早一两年先进入青春期。也真是因为成长过程中的不一致,导致女孩子在看待男孩的行为时,总结的比较幼稚,但男孩往往浑而不觉。柯景腾想要用一场搏击比赛向沈佳宜证明自己的勇敢,可在沈佳仪看来,这种作法简直幼稚无聊,以至于在大雨中,用泪水告诉他:“笨蛋,大笨蛋!”本来那么不太成熟的柯景腾如何受得这委屈,自己明明为了她,却得不到她的安慰与理解。于是,冷战便一发不可收拾。正如《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这本书中所说的那样:“你永远都看不见我放弃的背影有多么伤心,我的幼稚出自我热血的根性,就是靠着这股热血,我才能喜欢你这么久。而这份热血,竟成了你否定的无谓存在”。

 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天不怕地不怕,但最怕的就是面对女生,如果自认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竟然被一个女孩拒绝,该是多么难堪与羞愧,于是尽管自己心里有很多的想法,就是不愿表达出来。而沈佳仪呢,也有自己的想法,本来自己最得意的就是学习成绩,没想到却在升大学的联考中发挥失常,一下子让自己变的不再那么完美了,认为不值得自己心爱的男孩子为自己付出感情,所以也不愿意坦露自己的心意,即使自己也很爱很爱柯景腾。

 相信很多观看电影的人们都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但事实并非如此。电影告诉我们,青春虽然无比绚丽和多彩,但处于青春阶段的人们心智还不够成熟,还不懂得如何去爱,也不懂得如何表达爱。尽管如此,能够拥抱青春,也是无悔的选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