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周三开始,我调动到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工作,至今正好一周了。
去年六月份,市教育卫生党委就已经讨论了我的工作调动事项,安排我到考试院工作。因赶上机构调整,人事关系冻结,所以直到最近才落实此事。
到上海工作之后,和考试院之间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对考试院的工作多少还是有点了解的。上海在启动“二期课改”的同时,就在思考如何通过招生考试的“指挥棒”,引导学校和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丰富学习经历,考试院在当时做了一项非常重要的配套改革,就是设置综合能力测试考试科目,考查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等多元化的能力。我有幸作为命题组的成员之一,先后五次参与综合能力测试试题的命题工作,对上海市的高考命题改革做出了自己的一点贡献。当然,收获最大的还是我自己,正是在参加命题的这几年里,结识了一大批学科专家和命题研究的专家,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让自己对课程建设、命题技术、学习评价等理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实践层面也更加丰富多彩。我在学习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平时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出版了《课题型课程的探究》《高中物理课题研究》等专著,主编了《历史与科学的对话》拓展型教材,自己也因此获评2005年度的“上海市特级教师”荣誉称号。后来因为担任校长、教育局局长的职务,无法参加高考命题了,每年又开始承担各种类型的考试考务工作。比如说每年的中考、高考,以及成人高考、教师资格证考试等等,经常通过考试指挥平台等多种途径和考试院进行工作的沟通和对接,因此对考试院的工作多少是有些了解的。
当然,站在一个机构的外部去了解它的运作情况,与深入其中成为机构的一员并担负相应的责任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的,特别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教育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大背景下,考试院的工作重点、职能、工作范围和要求等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必须要加强学习,提升终身学习的能力,抓紧熟悉相关的业务和工作流程,力争尽快融入团队的工作节奏之中。在到考试院报到之前,我曾在博客上发了一篇小文——“越自律,越优秀”,勉励自己要提升自控力,有所为有所不为,但愿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自己能够做得更好。
今年是调入上海工作的第21个年头。到上海的第一个十年,我在杨浦区工作,除了坚持学科教学之外,还先后担任过杨浦初级中学的校长、建设中学主持工作的副校长、杨浦高级中学副校长等职务,这十年是我从课堂教学转向学校管理的过渡阶段;第二个十年,我在虹口区工作,身份也从教师变为了公务员,代表政府实施对区域基础教育的规划和管理工作,其中担任过3年的区教育局副局长、6年的区教育局局长、1年的区人大常委会科教文卫工委主任等职务,这个阶段是我从学校管理转向教育行政管理的过渡阶段。从现在开始,我的工作性质又有了新的变化,将把工作的重点从教育行政管理向教育测量与评价改革这一方向来过渡。这一转变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只有自己先想明白了,才能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在春天到来之际来到新的岗位,走向新的起点,很有意义。最让我开心的是新单位距离我家比较近,天气好的时候可以走着上下班,既可以减少碳排放,又能够健身强体,一举两得。能在这里工作到退休,真的很愉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