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会议较多,周末都在加班开会,搞得经常出现思维短路,有好几次连“今天周几”这样的问题都回答不出来了。
前几天参加的最重要的会议,就是上海市十五届人大第二次会议了。从1月26日(周六)下午举行预备会议,一直开到1月31日结束。有关会议的情况,各种媒体都有非常详尽的报道,这里就不多说了,说几件具体的事情。
1.出行
每次开会,我都尽量选择绿色出行,不给城市添堵。开车过去,路上时间不好控制不说,到了会场所在地想找一个停车位也是非常困难的,经常要停到离会场很远的地方,还不如坐公共交通方便。本次会议期间总体上天气条件不错,虽然期间下过一场小雨,但基本上不影响出行。早晨乘坐大会安排的班车,晚上回来乘坐地铁,虽然要起早贪黑辛苦一点,但时间便于掌控。
今年的人代会,组委会考虑到代表们早上坐班车时间较早,可能来不及吃早饭,特别为代表们提供早餐服务,得到了代表们的普遍称赞。
2.履职
全勤出席人代会,没有请一次假,从一方面反映了自己的履职态度。
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对政府工作报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高级法院工作报告、检察院工作报告、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立法等进行审议,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相关的媒体对我的审议和发言进行了报道。
和其他代表联合提出“关于结合垃圾分类等工作对《上海市居民委员会工作条例》进行修法调研的议案”,被市人大所采纳。今年人代会的一个重头戏就是《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立法,随着这一法规的审议通过并实施,必然会涉及到与此前确立的居委会的工作条例、物业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的协调问题,这一议案就是针对法规之间的相关问题而提出来的。
撰写了两条建议。一是关于严格执行学校教室声学环境建设标准的建议。此前我已经在博客中讨论过这一话题,并引起了不少博友的共鸣。二是关于重视特殊老年群体养老问题的建议,这是我在看望虹口区民进老领导的过程中发现了养老工作可以在进一步提升能级的一个问题。上海这些年坚持不懈地推进养老工作,做出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一建议是希望在后续工作中进一步分类施策,让阿尔茨海默病、少数民族老人等享受到更多的关爱,有更多的获得感。
履职镜头
3.热点
每年开两会,教育经常会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议论的热点。今年两会期间,有关教育的话题不多,主要是因为有其他两大热点把大家都吸引住了。
热点之一就是上海的三大任务,包括建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在上海证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将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等,如何推进这些任务的落地落实,成了代表们普遍关心的话题。在今年的人代会专题审议中,这些任务也成了代表们讨论的热点。
热点之二就是《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立法。在上海,每天生活垃圾的清运量高达2万吨,垃圾围城的压力,使得推进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管理刻不容缓,并且亟需通过立法来强化制度保障。事实上,早在2000年,上海就被列为全国首批8个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2014年,市政府颁布《上海市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法》。实践中,从社区到企业,从城区到农村,都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和做法。但是要在整体上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依然任重道远。2017年,《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启动立法调研。去年的一年,这一条例的立法被提上了正式日程。《条例》对生活垃圾的源头减量、全程分类、无害化处置等流程,进行了法律规范。从去年9月首次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到1月31日表决通过,条例《草案》历经多轮修改,并动员了全社会力量,努力增进百姓共识。在人代会期间,代表们也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最终被采纳的就有33条之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