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8年书单
(2019-01-02 06:12:16)
标签:
读书写作年度总结书目分类阅读拓展ppl |
分类: 读书评论 |
一晃之间,又是一年过去,回顾梳理一年来所读的书,为崭新的2019年的阅读定下基调,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过去的2018年,我继续坚持每周读一本书,读了53本书,并写出54篇读后感。这一年最大的特点,是阅读的范围进一步拓展,在历史、科技、文化、思想等领域都有不少的涉略,让我感到收获满满。特别是啃读了一些像《明朝那些事儿》之类的大部头作品,也算是对自己的一个新挑战。
一、教育类书目
教育类的书籍的阅读,依然是阅读的主线。2018年的阅读,聚焦几个领域:一是学校层面的教育改革,对北京十一学校、中关村三小、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等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学校结构性改革、学校经验的传播与复制等进行了深度学习。二是教师层面的优秀经验,像美国年度教师的优秀经验,李希贵的教育艺术、史金霞的成长启示等,都给了我很多启发;三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比如核心素养、脑科学、翻转课堂、混龄教学等等;四是教育教学的经典著作和新时代的教育理论探索。具体的书目如下:
01.走向现代学校的必由之路——读《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
02.构建多样化的学习关系——读《大家三小》
03.辐射教育经验——读《嫁接十一学校》
04.教育是门艺术——读《教育艺术随想录(增补版)》
05.真正的英雄——读《美国教师》
06.成长的力量——读《教育:一场惊人的旅行》
07.美国教育的新趋向——读《美国如何培养核心素养》
08.将课程改革推向深入——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09.在游戏中享受学习——读《全脑教学与成长型思维教学》
10.在脑科学指导下教学——读《脑科学与课堂》
11.课堂教学变革的有益探索——读《翻转课堂与混合式教学》
15.教育要回归本源——读《让教育更明亮》
二、心理学类著作
作为一个教育者,必须要学习心理学,以此来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有人说,对教师来说,排在首位的专业素养是对儿童的研究,这是很有道理的。
18.人,做得到任何事——读《阿德勒心理学讲义》
三、思想类著作
从阅读的层级来说,思想类的著作处于较高的层面,往往也是比较枯燥的。为了让深奥的思想变的生动有趣,新时代的著作者们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至少我读到的这些书籍,就没有那种晦涩难懂之感,读来心旷神怡,视野大开。
24.大道从简——读《简化》
四、历史类著作
这个方面的阅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类是有关中国历史和其他国家历史的研读,另一类是有关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和演变的历史。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人工智能更是扑面而来,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面向未来。
29.日不落帝国的兴衰史——读《英国简史》
30.一个时代的开始——读《1514:发现大明》
34.计算机简史——读《硅谷之火》
35.人与机器的关系——读《智能机器的未来》
37.即将到来的新型社会——读《微粒社会》
五、哲学类著作
如果深入到哲学领域,你会发现很多很有趣的事情。对很多具体问题的思考,离不开哲学,而有关人生、社会、自然、世界的各种重大问题,无一不是哲学问题。
39.祝你拥有好睡眠——读《失眠夜看的哲学书》
40.哲学最佳入门书——读《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41.胡适论中国哲学——读《中国哲学简史》
42.一本有趣的哲学作品——读《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
六、文学艺术类著作
文学艺术在浸润我们的心灵,促进我们和自然、社会、世界之间的联结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读者,往往可以从中读到自己,读出别样的感受和体悟。
45.呼兰河的女儿——读《一钩新月天如水》
47.珍贵的礼物——读《礼物》
七、生活与工作类著作
学会生活,让自己健健康康地过好每一天,这是对家庭、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善于经营,让自己的工作有条不紊,体现着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水平;而善于奉献爱心,让爱在更大的范围内传递,我们这个世界才会更加美好。
50.经营之道,人生哲理——读《六项精进》
53.吃出健康和快乐——《半年前的食物塑造了今天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