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pplong
pplong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6,637
  • 关注人气:4,9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果时间倒流……

(2018-09-14 06:11:44)
标签:

感受心灵

陪伴成长

爱要放手

真正童年

ppl

分类: 我的著作读者评论

如果时间倒流……

    在阅读过程中,我时而如孩子般大喊起来“对啊!就是这样!”;时而因品读某个环节而深锁眉头。无论是站在教师还是家长的角度上,于我而言,这本书里的每一章都对我有深刻的启示作用。阅读浙江省宁波市镇海炼化小学刘侃飞老师的这篇读后感,仿佛看到了他手捧《让教育更明亮》一书醉心阅读的场景,真的非常美好!

 

如果时间倒流……

/刘侃飞

 

 如果时间倒流,让你重回孩童时代,你还会喜欢现在的自己吗?

 2018130日,我人生第一次读到了常生龙先生的作品——《让教育更明亮》,从此,这个问题便不时地闪现在我的脑子里。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邻座的同事就悄悄地说了一句:这个作家非常会写,他写的书都很好看!我带着无限的期待与惊喜,迫不及待地读完了整本书。第一遍读后的感受是:常先生何止是非常会写啊!在我眼中,他博学、个性十足、见解独到、富有同理心、智慧而又不乏幽默。在阅读过程中,我时而如孩子般大喊起来“对啊!就是这样!”;时而因品读某个环节而深锁眉头。无论是站在教师还是家长的角度上,于我而言,这本书里的每一章都对我有深刻的启示作用。站在高人的肩膀上,我看到了一些从未涉及过的风景,也让自己那些羞于见人的短处与不足暴露在阳光下。

 一、感受孩子的心灵——让春风陪伴孩子的成长

 每一个成人都是从儿童时期转变过来的,小时候的我们会有自己委屈,自己的无奈,自己对成人世界权威的抗争。可是无奈于没有话语权,我们总是遗憾着过渡到了成年。可是,当我们成人时,却又不由自主地成为了自己儿童时期最讨厌的那种人的类型。将我们曾经遭遇到的不公平、不理解、不平等重新复制到我们的孩子中,就此,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上学的时候,我喜欢温柔的老师,讨厌上课总拖课的老师;喜欢爱给我们讲故事的老师,讨厌整天说教的老师;喜欢上课总是微笑着表扬我们的老师,讨厌整天板着一张臭脸的老师;喜欢会给我们放电影给我们制造惊喜的老师,讨厌总是按部就班地走教案的老师……于是,小时候的我给自己制定了人生目标——我要成为一名真正爱学生为学生考虑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

 长大后,我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今年,是我教师生涯中的第五个年头了,现在的我是二年级的一名语文老师。可是,今年的我彻底地失落了,因为我发现我的学生们变了。我永远都记得,那是二年级上册的开学初,我休完假期回学校,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对孩子们来说似乎特别漫长,当我从外面走进教室的时候,几只“花蝴蝶”便一下子围在身边,他们一遍遍地告诉我他们对我的思念“刘老师,我太想您了”“刘老师,我昨天做梦都做到您啦”“刘老师,我想抱抱您”· ……那时的自己,被突如其来的表白感动地一塌糊涂,我一遍遍抚摸着他们的小脑袋,一一回应他们的热情。可是,才过了短短的半年的时间,孩子们怎么都变了?他们见到我的时候,脸上没有一丝的表情,好像我就是一个隐形人?他们一个个端端正正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望着你,可是,看得出来,他们的眼里并没有你。

 一次课间,孩子们之间的对话让我找到了最终的答案。那是一次大课间活动,我留在教室里改作业,倪同学没有完成当日的作业被我叫到了跟前,一句忘记写了,一下子让我火冒三丈,我恶狠狠地把作业本丢在地上,质问她“原来你竟是这么差!”在一旁的小俞同学全程目睹了这一切,她给了倪同学一个温暖的拥抱,并小声地安慰到:“没事,我也被批评过好几次啦,别太伤心了!”小俞同学品学皆优,也被我批评好几次了?什么时候他们之间结成了那样坚固的同盟体,而我仿佛是个大坏蛋,一个局外人!无奈、困惑、悲伤一下子溢满心间。

 回想当初的自己,不就是因为“教师是天底下最阳光的职业”才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师范专业吗?曾经的第一届孩子,我是那样的用心呵护,才会得到那么多孩子的真心诚意。才过了短短的几年工夫,为什么也开始冷漠了起来,也学会了“倚老卖老”,学会了装腔作势,还一直自欺欺人地认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们,将来他们都会懂我的!这是多大的讽刺与悲哀!

 我的理想与我的做法已然背道而驰,感谢在这个关键时期,常先生的一句感受孩子的心灵,让我重新找到了梦想最初生长的样子。我告诫自己:从现在开始,我要开始变得柔软起来,我要真正打开自己的心门,我要不断缩短自己与孩子们心灵的距离,我要转变自己的想当然,要把所有如刀子般的话语统统丢到垃圾桶里去,我要给他们的是我所有的同理心、关心与爱心!

 如果时间倒流,让你重回孩童时代,你还会喜欢你的孩子现在所拥有的童年生活吗?

 初读这本书时我的第一感觉是这位作家,真的是非常得高大上,他的言论立足点非常高,理论和实践都非常充足,一看就是一位踏踏实实在教育界实践、研究的真正的教育家。后来在第二遍啃读的过程中,我从最初的敬佩惊叹更多了一层恐慌与懊悔,常先生在书中举的大量的反面例子中,我读到了很多个自己。作为一名新手妈妈,我很庆幸此时的自己遇到了常先生,前段时间我还在为我的孩子到处乱扔玩具而大发雷霆,而当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症结所在后,一下子便豁然开朗,这些正是孩子成长阶段中的所有特征啊!中国的父母都是无证上路,在做好家长这条道路上,我们都做得太欠缺了。在这本书中所涉及到的所有的策略与对孩子成长阶段特点的剖析都可以让我避免走很多的弯路。

 二、对孩子真正的爱便是放手——请还给孩子们一个真正的童年!

 我清晰地记得,孩提时代的自己,回忆起来还是相当的美好的。我的记忆中,有漫山的映山红,有烤得半生不熟的地瓜,有味美灵活的溪蟹,有香甜可口的野草莓……夏天到了,我跟着小伙伴们下田摸田螺;秋天到了,我跟着父亲下田收稻子;冬天到了, 我直接脱掉鞋子在雪地里飞奔……我的父亲一直想要个儿子,可惜,老天爷不作美,没有实现他的愿景。于是,他是把我当儿子养的在很多人的眼中,我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假小子。就是在这样放任自由的家庭环境下,养育了一个独立、勇敢、好动、精力旺盛的我。

 但反观,我们现在的孩子们,当我和孩子们叙述每个季节里我们可以做的事情的时候,绝大多数的孩子一点儿也不兴奋,因为他们的世界里并没有大自然,对他们而言,最让他们兴奋的莫过于爸爸妈妈给他买了一个高科技,今天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哪个饭店吃了一顿大餐。和自然的接触,和整个大地的接触可以说是少得可怜,有的甚至在双休日还要赶场很多的艺术班、补习班。孩子们的眼镜越来越厚了,背越来越驮了,体质越来越差了,孩子们越来越成熟了,失去了他们原本这个年龄该有的童真与童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祖宗留下来的至理名言我们总会随时挂在嘴边,但我们很多人却很少能真正做到。人总是会有一些自私,我们总会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在很多人的眼中,孩子只是他们的附属品,没有他们哪来的孩子啊!所以他们的孩子们就得按照他们的想法来走他们的人生。自己不想拥有的童年生活,却硬生生地塞给了自己最爱的孩子身上,一个没有童年的人生是真正完整幸福的人生吗?

 我不要一个只有学习生活的孩子,我要一个真正幸福,能感受大自然,有健康的体魄,有趣的灵魂,敢于释放自己,视野宽阔的孩子。我努力着,在给予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的同时,也不断提升我自己的个人修养,我要成为孩子的闺蜜,她的好友,带着她感受一花一木的气息,带着她看遍世间所有的美。

 

 常生龙先生在整本书的后记中这样说道:“自己想明白了、心里通畅透亮了,就会为孩子营造更加明亮的生长环境,孩子的未来自然一片光明。”是啊,这或许就是“让教育更明亮”的一条有效途径吧,朋友们,让我们都行走起来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