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习俗的力量

(2018-09-05 06:20:18)
标签:

印度习俗

野地如厕

文化改造

公共卫生

ppl

分类: 我的心情

——观看印度电影《厕所英雄》有感

习俗的力量

 在对社会传统和习俗的批判和反思上,印度电影还是很有些胆识的,也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厕所英雄》就是这样一部很有特色的影片。

 凯沙夫和他的弟弟经营着一家自行车铺。他年纪已经不小了,但还没有结婚。他的老爸是一个非常迷信的人,为了让凯沙夫交上好运,甚至让他娶了一只奶牛。一次偶然的机会,凯沙夫和电影的女主人公贾耶在火车上相遇,因为上厕所没有关门而争吵,没想到这倒成了两人相爱的起点。从讨厌到喜爱,贾耶最终答应嫁给凯沙夫,但在新婚之夜贾耶才发现,凯沙夫的家里竟然没有厕所!

 贾耶不得不和村里的其他女人一样,凌晨4点左右出门,到村外的野地里方便。没去几次还遇上了从外面骑着摩托车回来的公公,让大家都非常的尴尬。贾耶很生气,凯沙夫也为此想了不少点子,比如借用别人家的厕所、每天利用火车在村子里停留7分钟的时间在火车上上厕所,等等。没想到有一次,贾耶被乘客所带的货物堵在了厕所里出不来,被火车带到了其他地方。贾耶实在受不了了,回到了自己家里居住,并且声明如果不解决厕所的问题,就再也不回来了。

 凯沙夫很想为贾耶做些什么。他去找村长,希望能够在村里建一个厕所,但他的求情遭到了大家的反对;他去找政府部门,被告知厕所的下水道都已经修好了,但农村人就是不让修厕所,他们也无计可施;他看到拍摄电影的摄影组带来了移动厕所,就悄悄搬了一个回家,却被当做小偷抓到了警察局;他决定在自己的家里修建一个厕所,但在建成的时候被他的爸爸派人给砸了……

 为了引起各方的重视,贾耶决定和凯沙夫离婚。这一举措引起了社会的广泛热议,媒体纷纷采访,村民议论纷纷,政府积极引导,直到凯沙夫的奶奶不小心被摔了一跤,没有办法再到村外去方便了,凯沙夫的爸爸才意识到家里有一个厕所是多么的重要……

 电影最后的结局是和谐的,但观看电影之后留给观众的思考是多元的。

 1厕所背后的文化传统

 有关印度,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可能脱口而出的就是扒火车了。其实,印度还有一大奇观,就是整个国家是一个大型的露天厕所。《华盛顿邮报》在2015年曾有一个报道,说在印度,有53%以上的一般家庭、70%以上的农村家庭都没有厕所。人们以天为茅、以地为坑,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对于男人来说,方便这件事情非常“方便”,不用去找厕所,更不用排队,光天化日地随地大小便,墙角、田地、树林、路边等,到处都是攒劲的身影和打尿颤的满足表情。但对女人来说,就成了非常麻烦的事情。每天凌晨,她们会成群结队集体跑到野外去解决,并美其名曰“妇女联合会”,如果没有在天亮前讲这些事情做完,那麻烦可就大了。

 家里不修厕所,与印度宗教和文化传统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古老的经书中,有着不能在家中排泄,污秽之物只能撒在外面的表述。每个村庄的人们,都遵循着古老的教义,把整个大地当做排泄之所,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完全没有公共卫生的概念。家里养的那些牛,可以大摇大摆地在院落里排泄,但人却要走到村庄外面去解决。你可能会认为印度人太不爱干净了。其实不然,印度教对“洁净”有着非常偏执的理念。比如进寺庙必须脱鞋,因为鞋子踩遍了世间的污秽,被视作不洁之物。正是因为太爱干净,所以才会选择在户外解手。如果家里建造了厕所,就需要定期清理、打扫它,这对于印度教徒来说,绝对不能容忍,因为在印度教的种姓制度里,打扫粪便是贱民的工作。

 尽管信息化已经渗透到印度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屏的智能手机成了人们交流和娱乐的主要工具,但不在家里建厕所的习俗依然根深蒂固,很难撼动。智能化的现代潮流和传统习俗之间的巨大落差,构成了当代印度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莫迪上台之后,深深为国人公共卫生意识的淡漠而焦急,发起了“清洁印度”的运动,希望通过公共卫生领域的改革,来达到移风易俗的目的,但看来情况并不乐观。从某种意义上说,《厕所英雄》就是莫迪政府推进卫生改革的宣传片。

 2.如厕背后的社会问题

 《厕所英雄》这部电影源自发生在印度的真实事件。2012年,印度新娘安妮塔·纳利不堪忍受户外如厕的折磨,婚后第四天从丈夫家逃走,声称如果没有一个独立厕所,就不回家。一家慈善机构闻讯后,为她建了一个厕所,厕所启用之日,她也回到了家里。

 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女人都像安妮塔·纳利那样幸运。在野外如厕,会遇到很多问题:一是被毒蛇咬伤的几率很高。印度并不是毒蛇最多的国家,但那些在野外如厕的人们,被毒蛇侵扰的机会很多;二是来自异性的骚扰和侵犯。在印度北方邦格德拉村两名年龄在14岁和15岁的少女在野外如厕时遭到多人强奸致死,随后,女孩们的尸体被强奸犯挂在一棵芒果树上;警方也给出了具体数字,每天接到10起强奸案报案,60%的案件发生在女性外出如厕时。比哈尔邦一名警官说,当地400多起强奸案就发生在女性外出如厕时。在电影《厕所英雄》中,那些在野外如厕的妇女们在不怀好意的男人们的摩托车灯光的照射下,只能用纱巾将自己的面部遮挡起来,而顾不上对身体其它部位的遮挡,这样的尴尬和羞辱,真的是一种心灵的伤害;三是野外如厕容易传播疾病。在印度农村,每年有20万儿童死于腹泻等疾病,这与野外如厕习惯不无关系。因为当人们在露天场所随地方便,停留过的苍蝇可能会带着附着物去接触食物。同时,人类排泄物也可能进入小溪和水井污染饮用水源。

 这些问题的背后,反映的是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虽然每天都要遭受如厕之苦,但女性们却只能选择逆来顺受,当凯沙夫和贾耶提出要修建厕所的时候,连自己的奶奶都不认同,甚至跑到贾耶的家里让她的父母来劝说贾耶不要乱来。好在身为婆罗门的贾耶是下嫁给凯沙夫的,而且不需要赔上嫁妆。有了开明的娘家人撑腰,贾耶不必臣服于丈夫,任由丈夫来摆布。这反过来也说明,女性如果没有社会地位,没有经济上的独立,是不大敢提出“没有厕所就离婚”的主张的。莫迪推动“清洁印度”的运动之所以效果不佳,这也是问题的根源之一,启发民智,需要稳步推进,有一个逐渐觉醒的过程。当然,在信息突然如此发达的今天,多用一些类似《厕所英雄》这样的电影作为媒介,或许可以加快民众觉醒的步伐。

 3.在传统和现实之间找寻出路

 一个民族的历史,凝聚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点上。过去给我们提供了生活经验和方式,有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的;未来向我们描绘了发展的愿景,是我们要努力追求和争取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立足现在,明确要继承的发扬的传统是什么,找寻通过向未来的正确路径。

 文化和经济、科技的发展,一个最大的区别,在于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发展可以突飞猛进,以指数变化的规律超常规进化,但文化的发展一定是缓慢的、渐进的,是润物细无声的。我们对此应该有非常深刻的感受。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在诸多领域的发展都是令人惊叹的,无论是航空航天、轮船高铁、基础设施还是GDP的增长,都让国人有着深深的自豪感。但与此同时,传统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中的那些恶习,也越来越多地暴露和显现出来,让人们觉得不能理解、不可思议。很多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其实就是文化发展和经济科技发展速度的不协调所带来的,也是因此而揭示出来的。印度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在这样的大的社会发展背景下被大家所关注起来的。

 面对传统文化的遗留与现代生活的巨大矛盾冲突,该何如去化解呢?凯沙夫最初的想法是采取改良主义的策略,利用列车在村里停留的7分钟时间,来化解传统文化与媳妇之间如厕困难之间的矛盾。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外在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一定会将这种小心翼翼所寻求的那种平衡给打破的。凯沙夫所代表的,是那些夹杂在新旧思想中间的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一方面想维系传统文化和习俗,另一方面又想对世俗进行改造,以便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但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他们总是小心翼翼地避免去触碰那宗教的传统和文化,以便让自己孤立无援。于是,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寻找灰色地带就成了他们最常采用的途径和方法。但事实证明,人造的灰色地带只会在下一次的冲突时用更大的代价和更赤裸裸的形态出现。要解决问题,必须要站在今天的立场上,对过去的传统进行批判性的取舍,该扬弃的必须要扬弃。

 习俗的力量非常强大,但如果它和社会发展的方向背道而驰,终究还是敌不过社会进步的步伐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