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常生龙、冷玉斌倾情推荐暑期书单

(2018-07-11 06:02:02)
标签:

教师阅读

暑期推荐

中国教育报

读书周刊

ppl

杂谈

分类: 读书评论

    根据《中国教育报》的要求,推荐了两本书作为教师暑期阅读的参考书目。相关的文本发表在周一出版的报纸上,以及《老师阅读吧》微信公众号上。

 

1.指导教师运用脑科学于教学实际的佳作

常生龙

常生龙、冷玉斌倾情推荐暑期书单


《脑科学与课堂:以脑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美]玛丽亚·哈迪曼   杨志等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课堂教学最核心的变革之一,就是从关注“教”到关注“学”的转变,这需要我们对人是如何学习的有更多的了解。脑科学发展,使得我们对学习的机制、影响学习的因素等有了更多的认知,哈迪曼的这本《脑科学与课堂》,就是一本介绍脑科学最新进展,并指导教师运用脑科学于教学实际的佳作。

本书重点介绍了以脑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在备课阶段要特别关注三个问题:创设情绪氛围,营造物理环境,整体设计教学。在课堂教学环节要把握两个要点:让学生精熟掌握所学知识,如果没有厚实的知识背景,想创新是不大可能的;要设计富有价值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评价中更加关注过程性的评价,让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助推器。作者不仅根据脑科学研究的发现提出了教学实践的原则和具体操作要领,还提供了丰富的实例,有利于一线的教师学以致用。这本书在现实的课堂教学和基于脑科学的研究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让教师可以在遵循现有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体验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在教学实际中的运用,便于模仿和借鉴。

 

2.如何应对三大革命带来的巨大挑战?

常生龙

常生龙、冷玉斌倾情推荐暑期书单

《微粒社会:数字化时代的社会模式》

[]克里斯托夫·库里克里     黄昆 夏柯   中信出版社 


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具有颠覆性的社会形态变革,这场变革由三种革命联合推动:一是差异革命,建立在大量事实的统计规律之上的科学、经济和社会的运行规律,伴随着“大数据”的来临而遭遇挑战,随着个体积累的数据越来越多,原来适用于群体的规律逐渐被淘汰,有关个体的独特的规律逐渐被揭示。在教育领域,“因材施教”正越来越变为现实。二是智能革命,智能机器的大规模使用将导致知识技术和经济机会的重新分配,这种重新分配不仅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也发生在人与机器之间。人工智能自适应的学习方式,将对未来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三是控制革命,随着个体活动的身体、情绪和资本流动等信息和数据越来越多地被监控、采集和处理,个体也将越来越精细地被他人所掌控,成为别人操纵的傀儡。

三种革命带来的挑战是巨大的:诸如群体、文化、社会、或者阶级等观念,会因为大数据而走向终结;在智能机器的学习速度方面,人类根本没有胜出的希望;而最终控制人类的,是程序算法。作者对未来做出了一些预测,通过游戏理解机器、提升移情的能力,消除自己与其他人的差距。对此,您怎么看?

 

3.台湾作家笔下的“儿童立场”

冷玉斌(江苏省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师)

常生龙、冷玉斌倾情推荐暑期书单

《山童岁月:通向孩子心灵的15条小径》

凌拂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是台湾作家兼教师凌拂的作品。前阵子编写材料,遇到她的文章《打架》,特别有意味,也好玩,于是顺手一搜,才发现教育随笔《山童岁月》早在2012年就由“尊师园书坊”引进了,赶紧买来,读完可真是喜欢。

《山童岁月》写的是山中儿童的一段学习经历,换个角度表现出凌拂作为教育者的可贵的“儿童立场”。她在远离大都市的山中小学校,以文学之笔写出儿童的纯真、野性、期待与哀愁。她没有把儿童挂在嘴边,但眼里、手下皆是儿童,由此反观出大人的短视与潦草,“情境未到的时候急不得。面对孩子我们常期望立竿见影,事后反观,‘急’只是我们内在的无明”。

读凌拂的作品,更加明白教育教学永远是现象学,是在现场之中的圆融,就像她某次教育事件后的领悟:“这是一个速度的年代,大人面对孩子有时缺乏耐心,与其带着成人的权威短兵相接,倒不如倾听,打开对话的机制。”但如何听?许多症结的端倪,只出在那灵光一闪的片断。山童岁月里熠熠生辉的正是坚定的儿童立场,儿童立场下安然过去的就成了山童岁月。

 

4.照亮儿童文学世界的一座灯塔

冷玉斌(江苏省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师)

常生龙、冷玉斌倾情推荐暑期书单


《文心雕虎全编》

刘绪源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是今年初辞世的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刘绪源先生的作品。“文心雕虎”是近二十年前,刘先生在《中国儿童文学》杂志所开专栏的名字,他一写多年,厚重而犀利的评论成了杂志上的一道风景。这些评论后来结集为《文心雕虎》一书,早已绝版,多年后,刘先生重新整理,将19992016年间发表的儿童文学评论合在一起,出版了此“全编”。

《文心雕虎全编》涵盖刘先生对童话、幻想小说、动物小说、童诗等多种类型文学的观察与批评。这些文章历经多年,仍不失其鲜明的价值,对中国儿童文学他是真心关切、真实思考,如提出的“儿童文学的神秘入口”“美与绮丽”,既有文学批评的专业性,又有着极为动人的儿童观念,耐人寻味,不落窠臼。

这本书的封面上是一座高大的放射光芒的灯塔,庄严却温暖,清新也深远,我觉得刘绪源先生就是一座灯塔,他以他的真性情、真观察、真表达,写下这么多精彩的真文字。斯人已去,风范永存,这些饱蘸作者心血与热情的儿童文学评论,是我们的指路明灯,将长久地照亮儿童文学的世界和童稚生活的秘境。


原文刊载于《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20187912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