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网截图
准备在当当网上搜几本好书来读,打开教师用书的“图书畅销榜”,赫然看见拙作《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排在热销榜很靠前的位置,令我倍感意外又非常开心。这本书自2015年出版以来,一直得到全国各地教师们的厚爱,很多学校更是将其作为共读书目,以实际行动来推进教师群体的阅读。不仅学校和教师对此书比较关注,一些家长和社会人士也有购买,并通过各种途径分享读书心得,让我愈发感到一本书的价值和意义。
我此前出过几本书,都是学术性或者专业性比较强的书籍,如对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实践与探索,编写的拓展型课程教材等,写一本帮助教师阅读的书还是第一次。在选择相关的内容时,心里有很多的忐忑,既担心个人的阅读品味不高,不能给广大教师阅读方面的引导和启发,又担心所选的内容会过时,让老师们读了之后觉得索然无味。在我的想象中,有很多名家在为教师撰写和阅读有关的书籍,一些新生代的教师在这方面也很有研究,我这本书的寿命大约也就是一两年,然后就会被人们所遗忘了。没想到已经整整三年过去了,这本书始终在当当图书“教师用书”的热销榜单上,有的时候还处在很靠前的位置。一本书,能够被大家所认可,作为作者是最开心的了。
我留意了一下最近这几个月当当网的热销榜单,《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都在其中,但最近突然冲到了很靠前的位置。这与暑期来临,教师们下单购买暑期阅读的书籍应该有很大的关系。最近几年来,大家对阅读越来越重视,相关学科课程方案、教学内容的调整,大都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社会各方在阅读推广方面的不遗余力,也让学校和教师们意识到,必须自己养成阅读的习惯,才能在推广阅读、在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按理说,阅读作为一种习惯,应该成为生活的方式,成为每天自觉的行为。但如果深入了解教师当下的工作,就会发现要坚持每天阅读,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下的教师面临着几个方面的压力:一是教学改革的压力,隔三差五所进行的课程教学改革,让教师很难形成固定的教学节奏,这就像我们平常的生活一样,如果生活规律经常被打破,人会觉得很不舒服,现在的教师在教学上就处于这样的状况;二是课程评价的压力,中考、高考、学业水平考、综合素质评价、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涉及到所有的学段和学科,这些新型的评价方式是前所未有的,需要教师自己去研究、实践,在此基础上形成适合本校,适合所带年级的评级机制;三是信息化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体现在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甚至不是主要的源泉,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或许比教师还要多和便捷,逼着教师要改变。体现在微信家长群让学生和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展现在所有家长的面前,时刻接受家长和社会的“审查”,每个教师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体现在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融合,以及翻转课堂、微课等的运用,让教师不能固守传统的课堂,必须要做出改变;四是学校以及社会对教学成绩的压力。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而且似乎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这样的环境下从事教育工作,教师一定要练就金刚之身,要使出浑身的解数,这还没说教师还要花精力照顾家庭和孩子的事情呢。
所以我在做教育局长期间,尽管自己一直坚持每周读书、写读书笔记,也倡导各个学校成立读书俱乐部,通过各种途径来促进教师的阅读,但始终没有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逼着教师去阅读。我很担心教师原本尚存的一些想要读书的愿望,会因为外界的逼迫而消失殆尽。
对于教师来说,暑期确实是阅读的好时光。没有了教学的的压力,学生也不用自己操更多的心,相比教学阶段要轻松很多。能够合理安排假期生活,读一些自己平时想看但来不及看,读一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或者拓展视野的书籍,让自己广泛汲取智慧和营养,无论对厚实自己的精神底色,还是对今后的教育教学都有很大裨益。一个教师,最吸引学生的地方,往往不是他的学科专业,而是他的风趣幽默,他的知识渊博,他的气宇风度,他的为人师表。这些,大都是在广泛涉猎的过程中,逐渐积淀起来的。
博尔赫斯曾说:“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暑期,给自己一些时空,沉浸在图书的海洋里,就如到了天堂一般呢。
这几年,我先后出了四本书,如果大家有兴趣,也可以找来读一读。同时欢迎大家和我进行沟通和交流,畅谈读书之乐。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2015年9月出版
《物理教师的备课与上课》,2015年11月出版
《给教师的5把钥匙》,2016年10月出版
《让教育更明亮》,2018年1月出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