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教育话题

(2018-03-06 06:18:38)
标签:

政府报告

教育话题

公平

质量

ppl

分类: 教育漫谈

35日开幕的全国人大会议上,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让我们对当前的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谈到过去5年的工作时,李克强总理指出: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持续超过4%,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提高乡村教师待遇,营养改善计划惠及3600多万农村学生。启动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重点高校专项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人数由1万人增加到10万人。加大对各类学校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力度,4.3亿人次受益。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5年。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教育大国,看上去巨额的教育经费,平均分摊到每个学生的身上,显得就不是那么充裕了;很小的教育问题,一旦和整个受教育群体相联系,立刻就会变成一个很大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去年下半年上海携程亲子园、北京红黄蓝幼儿园先后出现的虐童事件,引起全国的关注,就是很典型的事例。在这样的基础上搞教育,确实步履维艰,但过去的5年所取得的成就,也是举世瞩目的。李总理用很精练的语言概括的过去五年教育成就,相信每个人都感同身受。

在谈到2018年教育工作时,李克强总理说:

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这是对今年教育工作的总体定位。对比一下过去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会发现今年的报告更加务实,更加接地气。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教育的定位是“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2017年的定位是“办好公平优质教育”,从更高质量、更加公平,到公平、优质,再到公平、有质量,反映出政府在教育的发展问题上更加理性了,充分意识到推进教育改革、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这样的定位,也会让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更加稳健,扎扎实实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在上述总的目标定位的基础上,李总理围绕“质量”、“公平”这两个关键词,重点谈了要推进的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教育投入继续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

这很明显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而采取的相应举措。在过去的5年中,政府其实已经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学区化集团化建设、贫困地区教育振兴计划等等。教育公平包括起点的公平、过程的公平以及结果的公平,上述措施在这些方面都有涉及。

2.切实降低农村学生辍学率,抓紧消除城镇大班额,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

农村学生有较多的辍学,与留守儿童、与农村学校被拆并、与农村家庭的贫困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随着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情况日益普遍以及外来务工子女入学问题尚未得到完美的解决,辍学问题已经成了一个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动摇着我们社会稳定的根基。政府对这一问题的关切,让大家看到了希望。

城镇学校“大班额”的情况,与地方的教育政策、教育投入有很大关系。一些地方将农村学校全部拆除,让孩子们聚集到城镇的学校里就读,但又缺乏教育投入,无法提供更多的校舍场地,使得大班额的情况在城镇学校里非常普遍。这是一个大难题,很难在较短的时间里改进,现在急需各级政府形成共识,强力推进。

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已经呼吁了几十年,现在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两会”开幕之前,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出了几份文件,包括规范校外教育、规范各种比赛等等,是否能取得实效,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3.儿童是民族的未来、家庭的希望。更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管,一定要让家长放心安心。

按照教育部给出的幼儿园教职员工的配置标准,截止到2016年底,全国幼儿园尚缺教师248万,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现在所有培养幼儿师资的院校需要11年的时间才能培养出这么多的大学毕业生。学前教育资源的供给,首先是师资的供给,然后是幼儿园舍等硬件设备的配置,这两方面都有很大的欠账,所以陈宝生部长说学前教育是未来五年要啃的一块“硬骨头”。从政府工作报告的表述看,政府将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而且还将采用“弯道超车”的方式,把相关的信息技术等融入到资源整合之中。

4.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

如果国民不改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如果职业教育不能给孩子受人尊敬的地位和待遇,要让社会力量聚焦在职业教育领域,是很难的一件事情。

5.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指的是让初中毕业的学生,都能够在普通高中或者职业学校中接收高中阶段的教育,并非让所有初中毕业生都上普通高中,也并非将义务教育从9年延长到12年。当前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做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但在一些教育薄弱地区,很多孩子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就开始务工了。

6.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快双一流建设,支持中西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

在年前,“双一流”的大学和学科名单已经相继公布,不少学校和学科也已经公布了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行动方案。由国家和政府强有力的支持,相信在推进建设的过程中,这些学校和学科在相应领域中的地位、作用也会进一步凸显的。

7.继续实施农村和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

在阶层逐渐固化的现实条件下,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孩子考取一流大学的的机会越来越少,这很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与教育公平的要义也是背道而驰的。政府推进的专项招生计划,为更多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孩子创设了改变自身面貌的机会,这也是很有效的扶贫举措。

8.发展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

公平,体现在两个维度上,一是同一年龄段的孩子,要对每一个孩子公平对待。发展民族教育、特殊教育,让各民族、身体有各种状况的儿童也能享受公平公正的教育,就是很好的举措;二是拓展教育的受益面,让更多的人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发展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就是很好的举措。这其中,网络教育第一次进入十九大的报告,也是第一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新媒体发展、网络对教育的影响的关注。

9.加强师资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

年初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已经吹响了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号角。在“两会”开幕之际,陈宝生部长在谈到教师队伍建设时,明确提出贯彻落实上述文件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任务,要提高教师地位、荣誉感,让教师成为人们羡慕的职业,重点要办好六件事:一是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二是改革教师编制配备制度;三是要加强师范教育,培育未来的教师,培训现有教师,提高他们的素质;四是要把教师用好,充分发挥作用,给他们压担子、指路子、出点子、给位子、发票子,让他们能够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五是要保障经费投入,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六是在全社会提倡尊师重道,创造教师从业的宽松环境。

在有关教育方面论述的最后,李克强总理提出教育的愿景是:“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让我们一起努力,成就每个人的梦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