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选择善良

(2018-03-10 07:36:24)
标签:

奇迹男孩

温馨家庭

真实生活

成长关键

ppl

分类: 我的心情

——观看电影《奇迹男孩》有感

选择善良

 数年前,美国作家帕拉西奥带着自己的孩子外出,停下来买冰激凌时发现排在前面的小女孩脸部严重伤残,她三岁的儿子看到后尖叫着并哭了起来,她赶忙带着孩子离开。事后,她很自责,觉得自己的举动给他人造成了伤害。同时也开始思考:这个小女孩及其家人每天要有多少次这样的经历?那天晚上,听着收音机中播放的娜塔莉·莫森特的歌曲《奇迹》,她随即动笔,写下她的处女作《奇迹》。该书从2012年出版至今获奖无数,连续超过135周蝉联《纽约时报》童书排行榜榜首,至今仍然高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二位。

 《奇迹男孩》这部电影,就是根据《奇迹》这本著作改编而成的。主人公奥吉自出生以来,便得了一种先天性的基因病——单核苷酸缺失突变,这种基因缺陷致使他天生就患上了“下颚骨颅面发育不全症”,虽然前后做了27次手术,依然面部畸形。无论走到哪里,他都戴着一顶宇航员头盔,因为唯有躲在头盔之下,才不会引来别人异样的眼光。出于保护儿子的原因,奥吉的父母一直在家里教导儿子读书。到了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他们觉得奥吉不能总是这样远离校园、远离社会和生活,决定把他送到学校去。于是,一连串的故事发生了……

 学校里的孩子们看到面部畸形的奥吉,仿佛看到了一个“外星人”,那异样的眼光、恶作剧般的捉弄以及一个个的避而远之,让奥吉在学校里倍感孤独和受伤害。姐姐维娅深爱着弟弟,但也有许多被冷落的感受,感到父母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弟弟身上,他是太阳,全家人都行行星始终围绕着太阳在转。维娅与闺蜜米兰达之间也产生了友谊的裂纹,情绪处于崩溃的边缘。母亲伊萨贝尔为了儿子毅然放弃了自己钟爱的事业,在奥吉遭遇困境的时候,母亲在语言和行动上的支持,给了他巨大的动力……《奇迹男孩》用平凡的镜头汇聚成的不平凡的故事,以润物无声的方式给人们带来了最真实的温暖,不仅触动着父母的心,也让孩子们学会怎样去面对社会、面对成长。

 这是一部有关亲情、友情,有关爱、理解、尊重……的影片,看上去是在讲述一个小小少年成长历程的故事,但它所呈现给观众的,远不止这一些。影片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在娓娓道来之中,尽显人性的温暖与光辉,是一部值得仔细品味的佳作。

 一、温馨的家庭为孩子成长奠基

 奥吉是幸运的,他出生在一个尊重生命、尊重他的生存权利的家庭里。27次住院的手环,并他的父母收集起来,成为墙上的一道风景线,在感慨命运多舛的同时,更能体会到父母对奥吉无以复加的关心和爱护。

 每一个身有残疾的人,都非常的敏感,也总想着通过各种方式来掩饰,以便让自己看上去和正常人一样。如果无法掩饰,那么干脆就尽量减少和外界的接触,甘愿做一个“隐身人”。奥吉也不例外,他整天将自己的头套在宇航员的头盔里,就是为了减少和外界的接触,为了逃开他人的眼光。但人是一个社会动物,注定要与其他人建立联系,虽然现在有父母的照应,但父母不可能照应自己一辈子,总有一天需要自己坚强地走出去,面对生活的各种挑战。奥吉的父母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经过成分的准备,决定把他送到学校。

 妈妈伊萨贝尔是家庭的主心骨,在丈夫反对、儿子也深感恐惧的情况下,深感孩子必须走向社会,她掩饰住自己万般的担心,极力促成奥吉去学校读书。当奥吉遍体鳞伤地回到家里,在餐桌上发脾气,赌气回到自己的卧室时,妈妈对他的教育值得所有的母亲学习:首先告诉奥吉因为自己的情绪而离开餐桌是不礼貌的,其次诱导奥吉倾诉自己的情绪、发泄自己的不满和悲伤,最后坚定地告诉奥吉,孩子丑不丑妈妈最有发言权,妈妈的循循善诱,让伤痕累累的奥吉在爱的拥抱中进入了梦乡。

 爸爸有点“气管炎”,或许这样的毛病正是因为奥吉的出生带来的。在伊莎贝尔即将拿到硕士学位的时候,奥吉出生了,为了儿子,伊莎贝尔完全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和事业,把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孩子的治疗、照顾以及教育之上。爸爸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自然也会对妻子有所敬畏。当然,爸爸并没有做甩手掌柜,奥吉的科学课程,在学校里独占鳌头,就是爸爸的功劳。除此之外,送孩子上学、陪奥吉玩游戏等等,在孩子身上,他也没少花力气。

 姐姐维娅是一个让人心疼的角色。因为奥吉的特殊性,维娅从小到大受到无数次的忽视,弟弟像是太阳,而姐姐和爸爸妈妈是围绕着宇宙的行星。她早就习惯了这样的规则。只不过,她的内心依然是希望受重视、被人理解的:“能不能有人也问问我?”“我只希望妈妈也能好好看看我,哪怕只有一次。”这样的话语,让人听着一阵心酸。维娅疼爱着弟弟奥吉,虽然常因为弟弟抢走了父母几乎全部的关注而痛苦,但她仍然理解这一切。在失去了闺蜜米拉达的友情而心烦意乱的情况下,她依然没有忘记做为姐姐的责任,在看到弟弟伤心难过的那一刻,冲到他的房间,坚持和他手挽手度过他最喜欢的万圣节。

 温馨的家庭有着非常重要的亲密关系,体现在夫妻之间、晚辈和长辈之间以及兄弟姐妹之间。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兄妹关系是否处的好,关键在于回应,在于其中的一方遇到问题、发出声音的时候,另一方是否能够及时回应、有效回应。大家都能始终看见对方、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爱,就会充盈在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心田,无论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都能够被克服。

 二、真实的生活让孩子走向坚强

 尽管有这样一个温馨的、深爱着自己的家庭,但也不能保证奥吉不受伤。

 奥吉对他的面部畸形是非常在意的,这从他的一些表现就可以看得出来。他对宇航员有着无比的钟爱,幻想自己穿着宇航服在太空之中遨游,即使在游戏里,奥吉也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戴着头盔的宇航员。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因为不愿看到别人异样的目光,不愿让别人看到自己的面孔。

 为了让奥吉尽快融入学校,开学前,学校就安排三位同学带着他参观学校和课堂。就在这个过程中,奥吉就已经感受到了同学的“残忍”。他有一段独白,说“小孩子带有一种天然的残忍,他们不会掩饰自己的好奇,他们不会像大人那样伪装自己。”三位陪同者之一的朱利安,不停地追问奥吉的脸为什么会这样,或许他仅仅是好奇,没有什么恶意,但对奥吉来说,这无疑就是很大的伤害。在我们的身边,随意评价他人的情况,特别是针对某人的身体缺陷而进行的评论也是比比皆是,有时还夹杂着不怀好意的意图甚至是恶意的诽谤,很多成人都不能坦然面对,一个内心敏感的孩子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在心里尚不成熟的年级,如果这样的伤害太多,或许就会导致孩子产生自卑的心理,影响他一生的生活。

 这还是刚刚开始。奥吉进校之后发生的一连串事情,件件都在刺激着他的神经。各种诽谤、排挤和孤立,让奥吉备受打击,甚至数次想要退出学校,带上头盔回到那个对自己而言十分安全的家里。杰克·威尔是第一个对奥吉敞开心扉的同学,杰克的家庭不是很富裕,非常需要学校的奖学金,他也是在万般不情愿之下接触的奥吉,带着任务去照顾奥吉,但是随着交往的密切,他发现了奥吉可爱的地方。当当奥吉对等在校门口的妈妈说:“杰克可以去我们家玩吗?”的时候,妈妈露出了惊喜又难以置信的表情,她没想到自己的儿子能这么快就交到朋友。不过,班级里的富家子弟朱利安也不是一个好惹的人物,为了讨好朱利安,显得自己和他们合群,杰克在他们面前说出的“如果我长成他那样,就去自杀”的话语,深深刺痛了奥吉,朋友的背叛让他难以忍受。而最终,奥吉通过《我的世界》这个游戏和杰克重归于好。

 尽管奥吉在学校里处处“碰壁”,自己也身心疲惫,但在父母和姐姐的鼓励和支持下,他逐渐学会了坚强地做自己。在和外界世界的接触中,他感受到了原来这个世界不是每个人都看脸,大部分人更看重能力与才华,更看重彼此之间交往产生的情谊,也更愿意传递给别人爱与正能量。奥吉在科学课上的突出表现被同学们所折服;杰克成了奥吉的死党,甚至不惜冒着被开除的风险与处处为难奥吉的朱利安大打出手;图什曼、布朗老师,以及莎莫他们会由衷地去关心奥吉,让他感到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人的内心都这么黑暗,这个社会还有更多的好人。奥吉有着超乎同龄人的强大内心,尽管不断为世界所伤,但他对这个充满恶意的世界始终充满着希望,仍旧温柔以待,它用心地去看每一个人,不带偏见的去迎接明天。他用自己的真诚逐渐赢得了大家的认可,被评为学校的年度人物。在领奖台上,他说的一句话也让大家非常感动:“善良一点,用心去看每一个人。”是的,积善余庆,如果我们善良一些,必将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三、成长的关键是让孩子学会自己走

 《奇迹男孩》这部电影很值得父母们、教育工作者去观看和品味。大家都承担着教育、引导孩子成长的重任,但如何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这部电影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奥吉的父母,最值得家长们学习。面对一个特殊的孩子,很多家长自己都会觉得没面子,会让自己难堪,会想法设法把这个孩子隐藏起来,不让大家知道。但奥吉的父母不是这样,他们不仅全身心地接纳奥吉,而且勇于让奥吉离开家庭,走向学校、接触社会,敢于让自己这个特殊的儿子去体验社会的真实、残酷和生命的精彩。要做到这一点,他们的内心要多强大啊!

 奥吉的父母明白,真正的爱不是溺爱、不是过度保护,而是在适当的时候放手让他经历风雨,直面磨难,这样才能激发他自我的潜能,学习和锻炼各种能力。当然,让孩子自己走,不是父母就撒开手什么都不管了,恰恰相反,要对孩子在自己走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出预判,尽可能帮助孩子做好迎接困难的准备。对可能出现的同学们的反应,奥吉的妈妈给出的建议是“宽容”,让奥吉理解人具有的本能反应,要理解同学们初次见到自己时可能出现的不知所措、害怕或者躲避等行为,不要放在心上;奥吉的爸爸则小声地告诉他,如果别人对你造成伤害,那么要勇敢给予回击。奥吉敢于和欺负他们的7年级学生打架,就与此有关。想想看,我们身边的那些四肢健全的孩子,反倒是缺少自己走的机会。父母爱孩子,但舍不得放手,很多家长以爱的名字,将孩子牢牢地捆绑在自己的身边。孩子整天奔波在父母安排的各项活动和培训之中,没有自己可以自主的、能够自由支配的时空。看上去家长是在关心和爱护孩子,但其实在“爱”的背后,是对孩子生活和学习状态的步步紧逼,是在一点点地剪除掉他们的翅膀,让孩子他们自己一样成为无法飞翔的小鸭。

 奥吉自己也体会到,友情不但是快乐的源泉,还能够互相激发、彼此成就。在食堂孤零零地一个人吃饭时,奥吉承受着被孤立的煎熬,对朋友有着无比的渴望和期待。奥吉的妈妈得知杰克要到他们家做客的时候,表现出来的那种不可思议的表情,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们全家对奥吉赢得友谊、能够和同学们和谐相处的渴望。奥吉通过自己的聪敏、风趣和分享,得到了同学们的信任,他们也从奥吉的身上,学会了善良、反省、捍卫友谊、勇气、正直等等。

 让孩子自己走,最终受益的不仅仅是孩子自己,还有我们每一个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